【摘要】“教—學—評”一體化教學在小學英語單元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能夠提升單元教學效果。文章闡述小學英語單元教學中“教—學—評”一體化設計的作用、要求和有效策略,以期優(yōu)化課程教學,提升小學英語單元教學質量。
【關鍵詞】單元教學;小學英語;“教—學—評”一體化
作者簡介:徐利亭(1990—),女,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尹山湖實驗小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指出,堅持以評促學,以評促教,將評價貫穿英語課程教與學的全過程。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和教學的“評”是相互作用的。在小學英語單元教學中,教師需充分重視“教—學—評”一體化設計。
一、小學英語單元教學中“教—學—評”一體化的作用
“教—學—評”一體化模式具有結構嚴謹、互動性強、關聯(lián)緊密等優(yōu)勢。在小學英語單元教學中進行“教—學—評”一體化設計能夠整合單元教學目標,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優(yōu)化課時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結構化設計,整合教學目標
基于“教—學—評”一體化開展單元教學,有助于教師從整體進行教學設計,搭建單元教學框架,理清單元主脈,整合單元教學目標,使教學活動更具指向性,提高單元教學的整體性與有效性。
(二)互動性設計,促進師生交流
小學英語單元教學離不開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基于“教—學—評”一體化開展單元教學能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讓學生成為評價活動的設計者、參與者和合作者,針對評價結果改進不足;讓教師根據(jù)評價結果及時提供反饋和幫助,調整教學策略。
(三)關聯(lián)性設計,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
在小學英語單元教學中進行“教—學—評”一體化設計,能夠促使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挖掘教與學、教與評、學與評的關聯(lián),構建三位一體的教學體系,從而完善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提升單元教學的整體質量。
二、小學英語單元教學中“教—學—評”一體化設計的要求
在小學英語單元教學中實施“教—學—評”一體化,教師需滿足適配性、嚴謹性和整體性等要求,使教學設計與單元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生能力水平相適配,在教學設計與實施過程中更為嚴謹,將“教—學—評”一體化貫穿于單元教學的全過程。
(一)適配性
在進行小學英語單元教學設計時,教師需注意“教—學—評”一體化設計與單元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生能力水平等的適配性。首先,“教—學—評”一體化設計需符合單元教學內容,能夠使學生突破單元重點難點;其次,“教—學—評”一體化設計應以單元教學目標為依據(jù),為實現(xiàn)單元教學目標服務;最后,學生是“教—學—評”一體化設計的對象,“教—學—評”一體化設計需考慮學生的能力水平。適配性是“教—學—評”一體化設計需滿足的首要要求。
(二)嚴謹性
在小學英語單元教學中實施“教—學—評”一體化,教師需要遵循嚴謹性,增強課前準備力度,做好教學與評價材料的設計。在“教—學—評”一體化設計過程中,教師需認真設計評價項目、評價準則與評價要求,重視課程教學中多元助學材料的選擇與應用,奠定課程教學的基礎。在“教—學—評”一體化實施過程中,教師需嚴格按照教學設計開展一體化活動,提升學生對評價活動的重視程度。
(三)整體性
整體性要求教師將“教—學—評”一體化貫穿于單元教學的全過程,重視課程教學前期準備、課堂教學實施過程和課后教學鞏固階段的“教—學—評”一體化設計,加強教學內容之間的銜接?!敖獭獙W—評”一體化的整體設計能有效串聯(lián)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構建系統(tǒng)的英語教學體系。
三、小學英語單元教學中“教—學—評”一體化設計的策略
在小學英語單元教學中,教師可以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時段進行“教—學—評”一體化設計。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教輔材料作為教學導引,將實踐活動作為課堂驅動力,將教學評價作為一體化教學的陣地。這樣能逐層發(fā)揮“教—學—評”一體化教學的作用,構建完整的教學體系。
(一)課前:以材料為導引,筑單元之基
1.準備教學材料,實現(xiàn)學教一致
在開展單元教學前,教師可以將設計重點放在“教”上,以材料導學,為單元教學打下牢固的基礎。教師可以準備教學材料,引發(fā)學生互動,實現(xiàn)教與學的一致。適用于單元教學的材料包括導學材料、情境材料、探究材料等。教師可以借助上述材料分別豐富單元導學環(huán)節(jié)、情境探究環(huán)節(jié)和知識學習環(huán)節(jié),以此提升教學質量,完善教學環(huán)節(jié),促進“學”與“教”的一體化[1]。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5“How old are you?”的單元教學為例。本單元圍繞“年齡”這一主題展開,旨在讓學生關注和探究年齡話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建構與應用能力。在開展單元教學前,教師可為學生提供如下材料。
(1)導學材料:單元導學案。
(2)情境材料:微課程視頻“British children celebrate
their birthdays”。
(3)探究材料:群文閱讀材料“Growing older”
“Age brings change”“Two-year-old sister and brother”。
上述教學材料適用于單元教學過程。教師以材料作為溝通教與學的紐帶,能有效引發(fā)互動,實現(xiàn)教與學的一體化,初步提升單元教學質量。
2.設計教評材料,實現(xiàn)教評一致
在開展單元教學前,教師應依托單元教學目標設計教學評價材料,關聯(lián)教學與評價活動。教評材料應包括評價項目、評價標準。教評材料主要用于分析課堂教學的效果,采集學情,了解學生對本單元教學的感受和看法,搜集學生的建議和需求[2]。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4“I can play basketball”的單元教學為例。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包括學習與球類運動有關的單詞和句式;通過閱讀課文和拓展學習,了解國際運動文化;通過主題意義探究樹立學習自信心;等等。教師可以結合上述單元教學目標,為學生設計如下單元教評表格(見表1)。
上述教評材料的設計能清晰明了地展現(xiàn)單元教學設計水平,體現(xiàn)教學情況,為教師優(yōu)化單元教學設計提供方向。
(二)課中:以實踐為驅動,育學生之能
1.在學中教,學為主導
在單元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學”作為“教—學—評”一體化設計的核心,為學生設計以自主學習為主,以教學指導、評價活動為輔的單元學習活動。教師可以采用先學后教、在學中教的方式,為學生設計學習任務群,指導學生完成單元自主學習,在學生探究陷入困境時及時給予點撥,在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后進行總結。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轉變教學理念,扮演好教學引導者的角色,減少對學生自主探究行為的干預,以啟發(fā)和點撥代替直接講學,訓練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語言實踐、應用能力[3]。
例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 2 “After school”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采取先學后教、在學中教的策略,為學生布置如下學習任務群。
(1)課文朗讀任務:分角色朗讀“Story time”中的對話,做到發(fā)音正確、吐字清晰。
(2)口語交際任務:結合課文內容開展交流,概括課文大意,提煉重點單詞和語句。
(3)口語表達任務:結合課文中提煉的重點單詞和句式進行造句,如“What about Monday?”“Sorry, I have...lessons on Monday/All right!”。
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思路和進度,在必要時給予學生點撥,糾正學生錯誤的發(fā)音、口語交際方式等。在學生完成任務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展示任務探究成果,再結合探究成果開展教學。這種先學后教的教學形式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在學中評,評為輔助
在單元教學中將學習活動與評價活動相結合,構建“學—評”一體化教學活動,能充分發(fā)揮評價的激趣功能,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提升學生的反思意識,取得更好的單元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將評價活動融入學生的單元學習過程中,讓學生不斷反思和調整自身的學習策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學評表格,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評價標準進行自評、互評[4]。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5“What do they do?”的單元教學為例。本單元的教學圍繞“職業(yè)”這一話題展開,要求學生掌握“What do they do?”
“They're...”句式和cook、doctor、driver、farmer等職業(yè)的單詞。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How do you evaluate your performance in this learning activity?”的問題,讓學生對自身學習表現(xiàn)進行評價。在本單元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如下單元學評表(見表2)。
將學生的學習活動與評價活動相結合,能促使學生增強自我評價意識,關注自身學習能力的發(fā)展,根據(jù)評價結果不斷改進學習方式,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提升學習能力。
(三)課后:以評價為陣地,增教學之效
教師可以開展過程性評價,以評促教,結合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動態(tài)表現(xiàn)進行評價,據(jù)此調整教學計劃,為學生實施補充性教學。教師還可以在教學尾聲為學生提供診斷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總結學生本單元學習的綜合表現(xiàn),為學生下一階段的單元學習提供建議。這樣能構成“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活動的完整閉環(huán),充分發(fā)揮評價的優(yōu)勢,為單元英語教學增效[5]。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4“Seeing the doctor”的單元教學為例。本單元圍繞“看病”展開,旨在讓學生學會用新知單詞或句式正確向醫(yī)生表達個人體征和感受。教師可以開展即興評價,如“Well done.”“It could be better.”,以積極的評價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在單元教學尾聲,教師可以簡單總結學生單元學習中的綜合表現(xiàn),如“In this unit of study, I think everyone's performance is very good. The parts that can be improved include...”。學生能在診斷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的指導下增強學習動力,樹立學習自信心,認識到本單元學習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可以在小學英語單元教學中應用“教—學—評”一體化策略,在課前、課中、課后實施“教—學—評”一體化。在“教—學—評”一體化設計中,教師可以將“教”作為單元教學設計的先驅,將“學”作為實施教學的主體,將“評”作為教學實施后的陣地,依次發(fā)揮教、學、評的融合作用,逐步提高單元教學效率,讓學生在完整的單元學習中掌握英語學習要領,獲得學習思路啟示。
【參考文獻】
[1]馮少民.“教—學—評”一體化引領下的小學
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J].英語教師,2022,22(23):123-126.
[2]孫麒麟.教學評一體化理念下小學英語分層作業(yè)設計路徑[J].校園英語,2022(45):100-102.
[3]顧明華.小學英語“教學評一體化”作業(yè)設計思考與實踐[J].校園英語,2021(51):117-118.
[4]朱敏明.基于主題語境的小學英語“教—學—評一體化”設計路徑[J].小學教學設計,2021(24):54-58.
[5]楊靚.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小學英語逆向教學設計:以譯林版英語單元教學為例[J].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20(9):37-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