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皓潔
摘? 要:如今教育改革不斷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學方式也不斷優(yōu)化,為了提升教學的效率,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的模式。游戲是由一定的動作和情節(jié)組成的一種綜合性的活動,游戲教學內容豐富,形式生動活潑,能夠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及思維。教師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開展綜合多樣的游戲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游戲中建立起學習語文的興趣,促使其參與到語文課堂中,有效培養(yǎng)學習主動性,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文章以小學語文為例,在創(chuàng)新驅動背景下,探究游戲教學在語文課堂上的運用,并提出完善措施,以期為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游戲教學;教學情境
小學生年齡比較小,正處在好奇心強的階段,在學習時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此時教師應當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將過去僵化、枯燥無味的教學模式轉變?yōu)槿の缎詮姷慕虒W模式。小學生天性愛玩,對外界游戲比較感興趣,因此教師應當采用游戲教學的方式,建立趣味課堂,營造一個有趣的游戲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全程參與課堂教學,提升學習效果。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游戲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提升學生的積極性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將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主要教學目標。小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對外界事物充滿興趣,教師應當利用學生的心理特征,開展游戲教學。課堂游戲教學可以將教學內容與游戲融在一起,讓教學內容以游戲的方式呈現出來,從而提升學習的趣味性;此外,游戲教學還能降低學生的壓力,讓學生全身得到放松,消除掉學生的抵觸情緒,不斷提升教學效果。
(二)加強師生互動
如今我國正在提倡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強調以人為本,而且注重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以及學生和教師在教學中的平等地位,教師在與學生的平等交流中,讓學生得到成長。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注重知識的講授,教師是課堂的主角,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師生之間互動交流的頻率較低,教學效果不顯著。課堂游戲教學能打破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教師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加入游戲,建立了師生平等交流的空間,不斷提升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效果,也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提升教學質量
課堂游戲教學法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更加靈活,形式更加豐富,教師能按照不同的教學內容,選取綜合的游戲情節(jié),最大限度地體現出游戲教學的效果,讓學生在玩中學習到知識。
例如,在課堂開始前,教師組織學生玩一些小游戲,并將學生帶到情境教學中;當課程開展到一半,學生的注意力開始渙散,此時教師再開展一些游戲,讓學生重新回到課堂軌道中來;在課堂將要結束時,教師應當組織與課程有關的一些游戲,加深學生的記憶和理解,讓學生在游戲中消化已經學到的知識??傊?,在語文教學中,開展游戲教學能夠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二、當前小學語文游戲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游戲教學效果不顯著
當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游戲教學的運用不夠成熟,游戲教學的效果還不顯著。在外界環(huán)境方面,教師的教學理念未能及時改變,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還有待提升,還有些教師不能正確認識游戲教學法的作用,教學方法不夠完善。此外,學生的個體特征,如個人興趣、成長環(huán)境、學習基礎等因素也會影響游戲教學的效果。教師在選取游戲時,一旦出現失誤,將不能發(fā)揮出游戲教學的真正作用,甚至還會讓學生分不清楚學習和游戲的界限。從主觀上來看,一些教師沿用舊的教學方式已成為習慣,對游戲教學法比較生疏,也會降低游戲教學效果。
(二)游戲教學模式不科學
課堂游戲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具備多種形態(tài),但是如果游戲教學方式不完善、不科學,很難發(fā)揮出實際作用。例如,如果教師很難從游戲中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那么對學生的考核也不客觀和不科學,則很難提升學生的素養(yǎng),教師也不能科學指導學生。
(三)教學環(huán)境需改進
如今一些學校依然不能完全推行小班教學模式,班級的學生比較多。課堂游戲教學法與過去的教學模式不同,課堂游戲需要充足的空間,需要學生做一些活動,如果班級人數比較多,學生的活動空間有限,在開展游戲活動時,可能教師無法完全顧及幾十名學生,而且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也比較大,教師很難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造成教學壓力。
三、基于創(chuàng)新驅動背景的小學游戲教學策略
(一)運用信息技術建立完善的游戲情境
如今小學語文教學已經實現了信息技術的全覆蓋,信息技術已經融入語文教學中。在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能夠提升教學質量。教師應當使用AR技術等建立豐富的游戲情境,提升游戲教學的效果,讓學生在綜合多樣的游戲中充滿興趣,提升學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課文《秋天的雨》中,教師應當運用AR技術為學生播放一些與秋天的雨相關的視頻,然后以此為契機,結合課文內容講解。在播放視頻時,教師應當找一些清晰的視頻播放,這樣可以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學生看完視頻后,教師應當讓學生回憶秋天下雨時的感受,并用語言描述出來,這樣既能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也能為后續(xù)教學打下基礎。然后,教師可以在班級內開展接龍游戲,教師應將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一個小組應由幾名學習程度相近的成員組成,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在班級內組織游戲活動。在游戲期間,每一個小組需要用3~4分鐘的時間闡述秋天的雨的特征,組內成員應提前討論好,教師留給每個小組的討論總結時間為5~10分鐘,每個小組至少用學過的詞匯總結出兩個特征。在接龍游戲期間,哪一個小組總結的特點最多為獲勝,哪一個小組超出規(guī)定的時間則算失敗。
通過接龍游戲,學生會逐漸感到語文的學習是充滿樂趣的,不會感到枯燥無味。此外,為了使游戲更精彩,教師在學生接龍期間,可以播放與秋天的雨的背景音樂,這樣就能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學生可以邊聽背景音樂邊思考、邊討論。這種游戲讓學生口腦并用,學生和小組成員討論時,能鍛煉交流和溝通能力,學生在思考時,能開拓思維??傊?,游戲形式比較靈活,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能獲得樂趣,實現一舉兩得的效果。
(二)深入挖掘教材,開展角色扮演
小學語文教材內容比較豐富,尤其是一到三年級的教材,有很多插畫和圖片,符合學生的興趣,能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因此,教師在選擇游戲教學模式時,應當深入挖掘教材,以小學生的興趣為出發(fā)點,如可以選擇角色扮演類的游戲,角色扮演類游戲是小學生喜歡玩的游戲之一,小學生喜歡看動畫片,尤其喜歡模仿動畫片中的各種角色,這樣就與學生的愛好不謀而合。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中的內容,適當地安排角色扮演,并將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探究,自主編排角色,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來將更有動力。
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課文《小馬過河》中,為了讓學生透徹理解課文中的道理,教師可以根據文章內容,讓四名學生扮演不同角色,分別扮演馬媽媽、小馬、松鼠和牛伯伯。為了使游戲體驗更好,教師可以提前購買一些兒童玩具服裝,讓學生穿上,使游戲更加逼真,然后讓學生依據課文中四個角色出場的先后順序,分別用相關的語言和形象的表演動作,把小馬過河的過程展現出來。由于課文中四個不同的角色都有對應的臺詞,因此教師應提前讓學生背好臺詞,可以讓學生提前記住臺詞中的關鍵詞,然后根據關鍵詞,將故事情節(jié)貫穿在一起,使表演更加生動。
在此過程中,不同的角色說話口氣不同,教師應當讓學生仔細揣摩不同角色的性格特點,并準確表達。這個過程既能鍛煉學生的交流能力,也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學生在班級學生面前表演,需要具備一定的勇氣,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參加。教師可以安排不同組的學生分別開展角色扮演游戲,然后讓每一個小組進行表演比賽,評選出哪一個小組表演得更加生動形象。
(三)建立良好的學習情境
從一定程度上講,學習情境能激勵學生的學習,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行為,在不知不覺間影響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情感認知,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因此在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運用游戲建立良好完善的學習情境,讓學生處在一種全身心投入的狀態(tài),這樣,學生就能容易地接受課堂的安排和進度,接受教師的指導,學生在此狀態(tài)下會自覺挖掘自身的學習靈感和內在潛能。要想達到這一效果,小學語文教師應加強創(chuàng)新,本著“源于生活”的教學原則,讓學生接觸和生活相關的熟悉的元素,這樣能避免學生產生疑惑、不安和緊張的心理;如果條件允許,教師應當主動融入學生的游戲中,這種方式能增進師生感情,也能讓學生更有表現欲。學生在和教師親密交流時,會感到身心愉悅,展現出更強的創(chuàng)造力。
例如,在組織“長大以后做什么”這一趣味活動時,教師應提前安排好游戲任務,準備好游戲道具。教師可以讓學生從家中帶來一些閑置的衣服作為“職業(yè)服裝”,然后教師給全班學生分組,每一個小組選出一個職業(yè)進行分析討論,總結出這個職業(yè)的特點,并說明如果自己從事這個職業(yè),將來會如何發(fā)展。在討論完后,教師應讓每一個小組在班級內進行演繹表演,最后全班學生通過投票的形式,選出一到兩個“最佳劇組”。在這一活動中,學生會對不同的職業(yè)有更多的體驗和感受,對不同的職業(yè)有更深入的認識,這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還能讓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形成熱愛勞動的精神。
(四)使用字卡游戲開展教學
小學生,尤其是一、二年級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認識很多漢字。漢字的結構一般較為復雜,由不同偏旁和筆畫構成,需要學生準確掌握相關的規(guī)律,這給學生帶來了難度。如果教師不加以總結,只是讓學生機械地背誦,學生雖然能迅速記住,但也容易忘記,后續(xù)需要不斷地復習鞏固才能強化記憶。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快樂學習,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借助字卡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在游戲中快速記憶不同漢字。
例如,教師可以舉行“找朋友”的字卡游戲活動。根據學習的不同漢字的結構特征,將漢字拆開,將不同漢字的部首和筆畫拆分在不同的字卡中,并讓學生了解游戲規(guī)則和卡片的作用,向學生闡述游戲中怎樣運用卡片。教師在說出一個生字之后,學生應立刻回答出這個漢字由哪兩張字卡組合而來,這樣可以快速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行開展活動,教師給每一個小組布置游戲任務。如當學習完一節(jié)課的生字后,教師將每一個漢字拆開,做成不同的卡片,然后教師將這些卡片打亂,讓小組學生重新拼接起來,拼漢字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挑戰(zhàn)的過程,學生在此過程中會發(fā)現字卡游戲的趣味,每一個小組成員加強合作,共同通過拆字卡,拼字卡來認識更多的漢字。最后教師還應讓小組間進行比賽,比一比哪一個小組認識的漢字更多,對優(yōu)秀的小組應獎勵小紅花,得到小紅花數量最多的小組獲勝,這樣可以大幅提升學生的積極性。
在新課標理念下,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需要教師加以重視,并運用先進的教學策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質量。游戲化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提倡寓教于樂的精神,學生在游戲中可以輕松學習并掌握學習內容。教師應當設計趣味性強的游戲,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蒙彥霞. 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游戲的策略[J]. 基礎教育論壇,2022(25):50-51.
[2]李蘇琴. 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 提升教學質量:小學語文情境游戲教學策略例談[J]. 華夏教師,2022(22):63-65.
[3]劉洋. 游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設計及運用[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2(04):224-226.
[4]楊小娟.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基礎教育論壇,2022(28):5-6.
[5]鄒小翠. 小學低段(1~2年級)語文游戲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西部素質教育,2022,8(11):193-195.
[6]石艷霞.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使用[J]. 教育實踐與研究:A,2022(Z1):21-23.
[7]吳雪瑛. 讓學生在快樂中成長:談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J]. 學周刊,2022(27):136-138.
(責任編輯:鄒宇銘)
*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專項課題“‘雙減背景下小學低年級RGIE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220534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