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英語教學進入新階段。英語繪本是深受學生歡迎的課外閱讀材料,將其引入小學英語閱讀課堂,可促進對學生英語思維的培養(yǎng),有助于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繪本有著生動的故事、圖畫,可實現(xiàn)知識的另類傳授,輔助學生理解英語知識。教師要充分挖掘繪本的價值,設計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創(chuàng)造,實現(xiàn)寓教于樂,提高教學質(zhì)量,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英語繪本;小學英語;閱讀教學
作者簡介:陳娟,安徽省蕪湖市弋江區(qū)利民路小學。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閱讀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繪本因其圖文并茂的獨特展現(xiàn)方式,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英語繪本符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為學生展開英語閱讀提供了新途徑。教師要充分利用繪本中的圖畫、故事情節(jié),依托英語閱讀課堂,結合學生的發(fā)展需求,運用多元化教學手段,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由知識積累轉向能力培養(yǎng),實現(xiàn)學生閱讀能力的顯著提升。
一、英語繪本的特征
(一)趣味性
英語繪本中有著大量的圖片,語言生動、形象,受到很多學生的歡迎。相較于教材,繪本的內(nèi)容更為簡潔,圖片更為直觀,學生即使不理解文字內(nèi)容,也可以根據(jù)圖片展開聯(lián)想,彌補學生知識儲備量不足的短板,從而有效展開閱讀教學。
(二)生活性
英語繪本蘊含著濃厚的生活氣息,大多是從生活取材,理解難度較小。除此之外,很多英語繪本向?qū)W生展示了不同地區(qū)的風土人情,如童謠、習俗,很容易抓住學生的眼球,促使學生主動閱讀繪本,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三)教育性
英語繪本通過通俗易懂的形式,向?qū)W生呈現(xiàn)具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寓教于樂,既可以給學生提供知識,又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閱讀繪本,學生可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完善情感認知,塑造健全人格。
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繪本的意義
(一)助力實現(xiàn)英語閱讀教學目標
英語課程具有人文性、工具性特征。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我國教育事業(yè)邁入新臺階,以教材為依據(jù)的教學活動已經(jīng)無法滿足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英語是一門強調(diào)實踐、應用的語言學科,教師要挖掘課外資源,開闊學生的視野,助其積累語言經(jīng)驗,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繪本相較于教材而言,其最大的優(yōu)勢體現(xiàn)在圖片對文字的補充,以及連貫的故事情節(jié)。學生可以在圖片的輔助下,對生僻詞進行大膽猜測,了解故事的大致內(nèi)容。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圖片,幫助學生進行詞匯、句式的學習,降低學習難度,最終達到預期的閱讀教學目標。
(二)助力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閱讀是學生了解世界、完善認知的重要途徑,可以幫助學生獲取知識、發(fā)散思維,在積累的過程中實現(xiàn)質(zhì)的轉變。從教學角度而言,學生的閱讀能力包括對文章的辨析能力、快速閱讀理解能力、歸納總結能力、猜測生詞能力等,涉及聽、說、讀、寫不同方面。為了更好地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閱讀實踐的機會。利用繪本開展閱讀訓練,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將興趣轉化為動力,培養(yǎng)學生長期閱讀的習慣,逐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助力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認知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堅持“以生為本”的理念,圍繞學生設計課堂活動,引導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認識自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擁有正確的學習意識。繪本符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其語言、圖片更加直觀、生動、有趣,可以很好地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教師要引導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給學生抒發(fā)情感的機會,引導學生深度思考、深化認知,實現(xiàn)向高階思維的轉換。
三、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繪本的措施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靈活運用英語繪本,在讀前、讀中、讀后開展不同的教學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在閱讀中實現(xiàn)能力和素養(yǎng)的發(fā)展。本文以繪本Cat And Dog Play Hide And Seek為例,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繪本的具體措施進行討論。
(一)讀前:游戲體驗,激發(fā)情感
教師要在閱讀開始前,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有溫度、有目的地投入到閱讀當中。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很喜歡游戲。教師可以在讀前階段引入游戲,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調(diào)動情感、展示自我,實現(xiàn)在“玩中學,學中玩”,為接下來的閱讀教學做好鋪墊。
比如,在“Where is it? ”的教學過程中,在讀前階段,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生活經(jīng)驗,引出本次閱讀的“主角”。教師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播放節(jié)奏歡快的童謠,童謠中會涉及一些介詞,像under、in、on。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童謠內(nèi)容做出相應的動作,如“on抬頭,under低頭”。通過這種方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從童謠中提取關鍵詞,確定其在不同語境中的含義,豐富學生的知識相儲備,實現(xiàn)新舊知識聯(lián)系。童謠播放結束后,學生的情緒高漲,教師可以趁機引出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捉迷藏。教師向?qū)W生講解游戲規(guī)則:以同桌為單位展開游戲,一人藏,一人猜,可以將不同的物品藏在不同的地方,猜的人可以詢問“Is it in the pencil-box? Is it right under the table? Is it right behind you?”,在找到物品后,進行角色輪換,繼續(xù)游戲。這個游戲活動不僅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助于學生實現(xiàn)對知識的內(nèi)化、遷移。在完成游戲后,教師向?qū)W生展示繪本的插畫,詢問學生“Where is the kitten hidden? ”,引導學生大膽猜測,開始探究繪本。
(二)讀中:多樣活動,閱讀繪本
1.組織情境活動。語言學習中,語言環(huán)境十分重要。研究發(fā)現(xiàn),在合適的語言環(huán)境中,教師可以更加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的語言機制,發(fā)揮語言的最大效能。教師要創(chuàng)設特定的語言情境,結合教學內(nèi)容,引導學生進入情境,豐富學生的情感,完善學生的認知,讓學生在情境中建構閱讀體系。
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繪本內(nèi)容時,可以先利用繪本封面對學生進行引導,如“同學們覺得故事的主人公是誰呢?”,通過觀察,學生可以確定繪本主人公是小貓和小狗。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繼續(xù)想象,讓學生大膽猜測小貓和小狗之間發(fā)生了什么故事。學生根據(jù)教師的引導,進行深度思考,深度挖掘封面的細節(jié),發(fā)現(xiàn)小狗用雙手捂住眼睛,結合之前的讀前活動,學生猜出小貓和小狗正在玩捉迷藏的游戲。教師可以趁機引導學生:“同學們覺得小貓可能會藏在哪里?”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向?qū)W生展示具體的插畫內(nèi)容,并且出示房間平面圖,詢問學生“Can you find a cat in this house? Do you think he lives here? ”。在問題驅(qū)動下,學生展開“搜查行動”。在“搜查”過程中,有的學生會產(chǎn)生各種疑問,如“Where is the cat? Is he hiding under the table? ”,其他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嘗試著回答,如“I think he was under the table”“I don't think he is under the table.”。學生的探究欲望達到高峰,踴躍加入尋找小貓的隊伍當中。此時,教師可以結合插畫內(nèi)容,給學生播放音頻,讓學生認真聆聽錄音內(nèi)容,找到答案。學生對錄音信息進行提取、思考,得出結論:小貓沒有藏在桌子下面。教師針對不同插畫內(nèi)容,展開相應的情境教學,引導學生自主探索,了解繪本內(nèi)容,找到小貓的藏身之處,鍛煉了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實現(xiàn)了學以致用,提高了教學質(zhì)量。
2.開展講解活動。對繪本進行講解,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由于學生年紀較小,思維發(fā)展、認知能力、語言儲備還不夠完善,在遇到生僻詞時,他們難以通過自己解決問題。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對繪本中的生僻詞、句式進行詳細講解,幫助學生理解繪本內(nèi)容。
比如,在閱讀過程中,學生不理解cupboard的含義。教師可以向?qū)W生展示繪本中的插畫,學生通過觀察,很容易就可以得出“小貓藏在櫥柜”的結論。教師讓學生將cupboard與櫥柜圖片相對應,具象化地展現(xiàn)給學生,幫助學生更簡單地理解它的含義。接著,教師可以基于繪本內(nèi)容,讓同桌之間展開口語交流,一人詢問“小貓藏在櫥柜里嗎?”,一人回答。如此一來,結合語境,學生掌握了新詞匯的含義、運用方式,既增加了知識儲備,又鍛煉了口語能力,實現(xiàn)知識、能力的同步提升。
(三)讀后:隨堂練習,復習繪本
1.復述繪本。復述繪本是指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看法,運用自己的語言,在不改變繪本內(nèi)容的情況下,對繪本內(nèi)容進行復述。在復述繪本的過程中,學生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構建起對繪本的整體認知。在復述的過程中,學生將頭腦中抽象的想法轉換為具體的語言,從而鍛煉思維轉換、語言邏輯能力。
在教師的帶領下,大多數(shù)學生可以理解繪本內(nèi)容,準確說出小貓藏在哪里、小狗與小貓之間的互動。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繪本內(nèi)容。在學生復述的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梳理思路,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促進學生完善認知。在學生復述完后,教師對其進行評價,提出建議,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掃清語言障礙,提升閱讀質(zhì)量。在教師的鼓勵下,很多學生毛遂自薦,展開復述,如“The cat and the dog are playing hide and seek, and when the cat hides in the room,the dog counts. The dog thought, is the kitten hiding under the table? Is the kitten hiding under the bed? Is the kitten hidden in the cupboard? Finally, the dog found the kitten on the chandelier”。在學生復述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其他學生認真聆聽,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框架,吸取他人的長處。通過復述活動,學生對所學知識加以鞏固、運用,夯實語言基礎,鍛煉口語能力,一舉多得。
2.角色扮演。在新課改的推動下,角色扮演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在角色扮演過程中,學生模擬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根據(jù)文本中的描述,做出相應的動作、神態(tài),進行語言表達。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揣摩人物的情感,增強思維能力、語言運用能力,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比如,在繪本“Cat And Dog Play Hide And Seek”的閱讀過程中,教師讓學生扮演小貓和小狗,讓學生站在小狗的角度思考小貓的藏身之處。通過角色扮演,在課堂上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大膽展示自我,運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促使學生主動展開學習,發(fā)展語言應用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課堂融入繪本閱讀,對發(fā)展學生的閱讀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要深度剖析英語繪本的內(nèi)容,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促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英語的動力,通過繪本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師要以繪本為基礎,以活動為抓手,引導學生了解課本以外的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引領其品味語言的魅力,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發(fā)展其情感表現(xiàn)力,使學生實現(xiàn)知識、能力、情感同步提升,同時也使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滿足教學改革和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陳曉婷.繪本助力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開展的策略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3(28):78-80.
[2]張美艷.“繪本”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路徑分析[J].考試周刊,2023(34):113-116.
[3]趙瑩梅.用英語繪本助力小學英語閱讀教學[J].名師在線,2023(23):49-51.
[4]孔雅.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英文繪本的選擇及應用分析[J].教育界,2023(17):38-40.
[5]林敏.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閱讀課堂中的應用研究[J].求知導刊,2023(14):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