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今時代,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不斷加強,中西方之間的商務貿易往來愈發(fā)密切,商務英語得到了更多的重視和應用空間,其不僅涵蓋中西方文化,也包括大量貿易術語的學習與翻譯,有著較強的專業(yè)性。在跨文化交際視域下,想要提高商務英語的翻譯質量和效率,必須把握商務英語的特點,從不同角度認識文化差異對英語翻譯的影響,針對當前商務英語翻譯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解決策略。具體而言,可以從強化差異意識、體察受眾心理、加強文化補償以及強化常態(tài)積累等方面落實。
關鍵詞:跨文化;商務英語;翻譯技巧;策略探究
作者簡介:全炳炎,湛江科技學院。
商務英語伴隨著中西方商務交流活動而發(fā)展,其主要價值在于服務商業(yè)活動、職場活動,涉及與商務相關的文化、政策、法規(guī)以及術語等各個方面。在翻譯中,不能僅僅采取直譯的方式,這樣很容易產生翻譯不準確、歧義以及其他無法有效服務商務活動的問題。因此,商務英語翻譯具有顯著的特殊性和專業(yè)性,需要系統(tǒng)的知識積累和技巧經驗作為支撐,只有深入考慮受眾的表達交流習慣以及當?shù)氐奈幕厣?,才能有效拉近貿易雙方的關系,提高彼此之間的互信程度,從而將翻譯工作完成得更加出色。
一、從跨文化視角看商務英語的特點
只有正確把握商務英語的特點,才能更好地完成準備和翻譯工作,從跨文化交際視角來看,商務英語具有以下特征。
詞匯方面。商務英語需要譯者積累大量專業(yè)性較強的詞匯,這些詞匯總體數(shù)量較大、涉獵面很廣。例如,貿易領域中Free on board一詞,還有經濟領域inflationary spiral一詞,此類詞匯很少出現(xiàn)在英語日??谡Z交流中,難以通過上下文語義推測其含義以及隱藏含義。還有些詞匯會在商務貿易環(huán)境下改變其常見釋義,不能按照習慣進行翻譯。此外,為了提高貿易交流的效率,節(jié)省時間和精力,商務貿易、金融交易中,還有許多縮寫情況。這同樣給翻譯人員帶來了挑戰(zhàn),需要在日常學習中針對性地加強積累。
語法方面。商務交流中往往會涉及許多長難句,存在多層次短句的嵌套問題,此類語法結構復雜,譯者在分析語法結構時,往往會遇到各種困難和阻力。但是,長難句又無法避免,這是為了將信息表達得更為嚴謹完善,確保貿易交流內容不存在歧義,兼顧貿易雙方的利益。此外,商務英語在表達特色上強調簡潔明快,力求弱化主觀色彩和情感色彩,譯者也應當注意到這一點,確保翻譯內容的精簡準確即可,無需進行過多不必要的修飾。
二、跨文化交際對商務英語翻譯的影響
跨文化交際的雙方主要為中國民眾與西方國家民眾,中西方風俗習慣、文化內涵以及表達習慣等方面的差異,都會對商務貿易活動產生影響,也對譯者提出了各種挑戰(zhàn)。
其一,風俗習慣的影響。在政治、地理、歷史等因素的影響下,中西方的風俗人情、民俗習慣有著較大的差異。這些差異習慣受國家和地區(qū)特色影響,表現(xiàn)于具有顯著規(guī)范性的活動,能夠顯著地映射到商務活動中,對于商務英語的翻譯工作造成影響。例如,在中國文化中,“龍”具有權威、高貴以及祥瑞等象征意義,但西方國家的民眾顯然缺乏這種理解和認同。因此,在針對“亞洲四小龍”進行翻譯時,如果直接譯為“Four Dragons In Asia”,那么西方國家的民眾則會難以理解。對此,應當翻譯為“Four Asian Tigers”,這樣更加容易被西方民眾所接受和理解。
其二,文化差異的影響。中西方文化之間存在各種差異,對于商務貿易和翻譯工作有著重要影響?;谶@一背景,如果貿易雙方在交流溝通過程中忽視文化差異,那么很容易在細節(jié)上出現(xiàn)分歧,甚至影響貿易合作的順利推進。以“數(shù)字”的使用習慣為例,不同的地區(qū)對于數(shù)字的寓意有著不同的理解。在中國,人們對“4”十分反感,因為它與“死”諧音,部分做生意的人士對此更為敏感,有的開發(fā)商在設置樓號時會將“14”改為“13A”,正是出于這一考慮。而在西方國家,人們普遍對“4”沒有忌諱,而是認為“13”這個數(shù)字不吉利,這與西方民眾的宗教信仰密切相關。因此,譯者在翻譯時必須正視這些差異,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其三。文化表達的影響。中西方不僅在文化內涵上存在差異,在表達交流習慣上也存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譯者應當客觀認知這種表達習慣差異。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中國人民往往更加愿意換位思考、尊重對方,在語言表達中經常用到各種謙辭。例如,在寫學術論文時,中國人常常會用到“淺談”“芻議”等詞語,以此表示自己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和短板,體現(xiàn)出一種謙虛態(tài)度。在西方國家,則很少重視謙辭的使用,他們通常表現(xiàn)得比較自信和直接。例如,在貿易合同的起草中,中國人普遍會有“本著雙方平等互利的原則”之類的表達,而在西方民眾的認知中,此類表達則沒有必要。因此,在商務英語的翻譯中,譯者需要對雙方的表達習慣有一定的了解。
三、跨文化交際視域下商務英語翻譯中存在的問題
商務英語翻譯是國際商務活動中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翻譯的準確性和專業(yè)性直接影響商務溝通的順利進行。然而,實際的商務英語翻譯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會對商務活動產生不利影響。以下將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其一,缺乏專業(yè)知識和背景知識。商務英語翻譯要求譯者具備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和背景知識,因為商務英語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包括經濟、法律、財務、市場營銷等,如果譯者缺乏相關的專業(yè)知識和背景知識,就很難準確翻譯商務英語中的專業(yè)術語和表達方式,從而影響商務溝通的效果。但從實際情況來看,許多初入行業(yè)的譯者顯然不具備這些知識儲備,更多地只能依靠學校專業(yè)課中學習到的內容來應對。
其二,文化和語言差異造成的挑戰(zhàn)。商務英語翻譯不僅要求譯者具備較高的語言能力,還要求譯者了解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文化背景和語言習慣。由于文化和語言的差異,商務英語翻譯中常常會出現(xiàn)一些難以理解或者存在誤解的情況。比如,一些表達方式在某些文化中是禮貌的,但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是不禮貌的,如果翻譯不當就可能影響到商務活動的正常進行。面對這些挑戰(zhàn),譯者需要強化文化知識積累,在成功的翻譯案例中尋求經驗和思路。
其三,語境理解能力不足。商務英語翻譯中,語境理解非常重要。同一句話在不同的語境下可能有不同的含義,而譯者如果沒有充分理解語境,就可能誤解原文的意思,從而產生誤譯。在實際翻譯中,許多譯者缺乏結合語境靈活翻譯的能力,更多是生搬硬套,這就導致翻譯效果不佳,難以滿足貿易雙方交流溝通的基本需求。
其四,缺乏專業(yè)培訓和學習。很多譯者在商務英語翻譯方面缺乏專業(yè)的培訓和學習,這就導致他們在翻譯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錯誤。因此,譯者應該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商務環(huán)境。然而,在實際翻譯中,由于缺乏統(tǒng)一的翻譯規(guī)范和標準,不同的譯者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和表達方式,從而影響到商務溝通的統(tǒng)一性和順暢性。
四、跨文化交際視域下商務英語翻譯技巧
(一)強化差異意識,保證精準用詞
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在文化層面上也各不相同,因而民眾對于文化內容和形式的接納程度也不同。從本質上來看,商務英語翻譯既是英漢語言的轉化,也是不同國家文化碰撞與交流的過程。所以,譯者必須能夠深入理解雙方的語言文化不同,全方位理解翻譯對象的原意,明白雙方語言背后的文化內涵,如此才能更好地服務于跨文化貿易活動,助力雙方順利展開溝通交流。優(yōu)秀的譯者不僅需要做到自由轉化語言,還要能夠基于文化差異,在“信”和“達”的基礎上去追求“雅”,通過主觀能動性讓翻譯更加自然得體,將譯文作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在商務英語翻譯中,專業(yè)人員需要夯實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同時不斷強化跨文化意識,從而將貿易雙方的真實意圖傳遞給彼此。在樹立跨文化意識的同時,譯者需要深刻認識到,商務英語翻譯責任重大,務必按照合同條款原本的內容進行翻譯,確保其法律效力不被打破。因此,在選擇詞匯和用語時必須做到嚴謹認真,確保精準地復述原文內容,為雙方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交流環(huán)境,對于雙方表達中的縮略語、隱晦的內容,譯者應當適當點明和提醒。
(二)體察受眾心理,尊重文化差異
在商務英語翻譯中,中西方文化差異客觀存在,為譯者帶來了困難和阻力,甚至造成雙方不對等的翻譯失誤。對此,譯者需要從受眾的心理和接受能力上進行考慮,不斷拓展自身的知識儲備,深化對中西方文化傳統(tǒng)的了解,構建目標語與源語之間的契合點,以靈活巧妙的翻譯解決文化差異導致的問題。商務英語翻譯會涉及不同類型的語篇內容,包括商務信函、法律文件、商務合同以及廣告等內容,這些語篇對于貿易推進、增強雙方互信有著重要意義。譯者在翻譯時,應當考慮受眾的文化習慣和語言接受能力,做到語義、風格、文化特征以及商務信息的對等,讓譯文的受眾能夠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圖和情感。在跨文化視域下,商務英語翻譯工作需要重視保持信息風格的一致性,尤其是針對由于風俗習慣、表達特點以及居住環(huán)境導致的差異,必須做到有效地處理和規(guī)避。中西方文化之間雖然有差異,但民眾在商務活動中總會存在思維、習慣以及合作經驗的共通之處,譯者需要找到雙方這種共性,在開展工作之前查閱資料、做足功課,從而讓翻譯結果能夠更好地為雙方所接受。
(三)利用文化補償,靈活增刪內容
在跨文化視域下,商務英語翻譯工作需要在考慮譯文受眾心理的同時,強化對源語文化的思考,對其中隱晦的表達和不易直接翻譯出來的內容,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文化補償翻譯。在中西方文化和貿易交流中,語言是重要橋梁,而有效的翻譯則能夠為語言插上翅膀,打破地域間的距離與隔閡,讓雙方乃至多方民眾彼此了解和互信。需要注意的是,翻譯中如果一味地遷就受眾,很容易造成對源語文化的誤解和掩蓋,甚至使譯文的受眾產生誤解,對文化的交融造成阻礙。基于中西方文化不對等的客觀基礎,商務英語翻譯工作對于譯者的主觀能動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做到兼顧尊重源語和照顧受眾,需要大量的知識和經驗作為支撐。在具體工作中,譯者需要結合原文本的行文思路、語言特色以及語法邏輯,科學合理地增譯原文中有語義映射卻沒有明確表達的內容,讓原文本的完整語義得以有效傳播;同時,對于原文中冗余、缺乏實質意義的詞語,也可以進行適當?shù)木喓蛣h除,減輕貿易雙方的溝通交流負擔。此外,不論是利用文化補償機制豐富源語的含義,還是對原文內容進行刪減,都不能脫離原文,擅自融入自己的主觀理解甚至揣測。
(四)加強常態(tài)積累,學習專業(yè)案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商務英語翻譯中,譯者的翻譯技巧不僅來自于思路上的拓展,更需要日復一日的訓練和積累,通過常態(tài)化的學習不斷拓展專有名詞的儲備量,將經典翻譯案例內化于心。相較于普通翻譯工作而言,商務翻譯活動往往發(fā)生在特殊語境下,涉及大量專有名詞和語法表達,包括縮略詞、新詞以及特定用詞等。譯者應當熟練掌握這些詞匯并靈活應用,避免在翻譯工作中失去專業(yè)性,導致翻譯內容不夠精準。例如,CBD為cash before delivery的縮略詞,是“付現(xiàn)提貨”的意思;FOB為free on board的縮略詞,是“離岸價格”的意思,譯者只有熟練掌握這些內容,才能確保翻譯的高效、精準。再如,翻譯商務合同中的法規(guī)文件時,其中的術語也有著統(tǒng)一的標準和規(guī)定,譯者需要熟練掌握這些內容,體現(xiàn)出自身的專業(yè)性。從高校角度來看,應當開展更為專業(yè)細致的教育培訓,通過實操模擬、考評監(jiān)督等方式,提高商務英語專業(yè)學生的知識儲備;從譯者自身來說,應當積極發(fā)揮互聯(lián)網的優(yōu)勢,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將最前沿的商務用語、翻譯案例內化于心。
五、結語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之間貿易往來的頻次和深度都有了重大提升,商務英語翻譯工作中對譯者綜合素養(yǎng)的要求越來越高。相較于普通翻譯工作而言,跨文化視域下商務英語翻譯有自身的特色和難點,針對當前部分譯者知識基礎不扎實、應變能力較差以及文化差異帶來的其他挑戰(zhàn),高校應當積極作為,在日常教育工作和課程建設中突出針對性,幫助相關專業(yè)的學生更好地了解這一行業(yè),從而提高自身能力和知識儲備。在具體工作中,譯者既要關注自身英語水平和翻譯技巧的提升,也要加強對中西方文化和表達習慣的理解,從而更好地服務于中西方貿易活動的開展,促進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參考文獻:
[1]成杰,李文玉.跨文化視角下的商務英語翻譯策略[J].海外英語,2023(4):22-24.
[2]徐子淇.跨文化視域下商務英語翻譯技巧研究[J].現(xiàn)代英語,2023(4):86-89.
[3]王宇哲.跨文化視域下商務英語的語言特點及翻譯策略[J].鄂州大學學報,2023(5):68-69.
[4]高楠.跨文化交際視角下商務英語的翻譯方法探究[J].科教導刊,2022(29):47-49.
[5]蘇雪蓮.跨文化語境下商務英語翻譯中文化意象的傳遞[J].哈爾濱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2(5):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