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是以人為本的教學,分層教學是消除兩極分化現象的利器,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有著積極的作用。分層教學法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切實推動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開展。對學生的分層能夠讓教師更加了解學生的日常學習情況,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和學習變化,為學生制定針對性的提升方案;對教學目標的分層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模式,使得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機會提升自己;智慧課堂和分層練習拉近了師生之間和同學之間的距離;分層評價則讓學生從更多的角度了解到了自己的學習情況,激勵學生不斷進步。分層教學法滿足了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需求,保證了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英語;分層教學法;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余富娟,安徽省阜南縣玉泉中學。
分層教學是分類教學和差異化教學結合,將分層教學應用到教學中去,可以促使教學雙方都得到發(fā)展和進步,取得最大化的教學效果。如今,在新課改助推下,分層教學在教學中受到了熱烈歡迎。如何通過分層教學優(yōu)化教學效果,也成為初中英語教學關心的熱門話題。為此,本文特簡單分析了分層教學的內涵和效果,并就分層教學的具體應用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通過分析分層教學使英語教學實現新的突破。
一、分層教學的內涵
分層教學是一種以教師為實施主體,從學生學習情況、實際能力出發(fā),去設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進行針對性的分層教學,實施差異化的課后練習和教學評價,以滿足學生不同需求,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梯度教學法。分層教學中的分層是多方面的,它不僅包括學生分層,還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后練習和教學評價分層,正是因為“分層”的存在,分層教學才變成了一種具有較強針對性的教學手段。分層教學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其出發(fā)點是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本目的是面向全體學生,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梢哉f,分層教學中的分層是根本,是方法,但是不是目的,通過分層教學縮小學生之間的差異,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共同進步,才是教學的根本目的。在分層教學中,學情是影響教學的根本。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學生之間的差異也是非常明顯,客觀存在的。教師要做的是承認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的差異,以學生為本,根據學生實際水平,包括興趣、個性、學習能力、接受能力,等等,明確教學目標,找準教學的切入點,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讓學生對學習感興趣,為學生學習指明方向,注入動力,使學生跟上教師節(jié)奏和進度,有目的地去學習。與傳統(tǒng)的“一刀切”的教學方法相比,分層教學不僅目的明確,而且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更加合理,所以,它能大大提升教學效果,保障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效率。
二、初中英語分層教學法的效果
(一)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果
初中英語教學中涉及的知識比較多,需要學生有一定的學習基礎,但部分學生由于基礎較差,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一些重難點內容難以理解,在練習時也經常遇到困難。例如英語閱讀,同樣的語篇對不同的學生來說難度大小也不同,這些都是由學生的學習基礎和閱讀水平決定的。利用分層教學能夠使課堂活動的設計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更易于學生理解學習內容,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層次,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學習,逐漸積累英語知識,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果。
(二)符合學生學習實際
在以往的初中英語課堂中,教師通常采用板書講解的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缺乏學生的主動思考和理解,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模式化的教學也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差異,降低了課堂的教學效果,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分層教學模式,能夠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劃分,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獲得相應的知識。教師需要觀察學生學習狀態(tài),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堅持以生為本教學理念,結合學生差異因材施教,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三、初中英語分層教學法的具體應用
(一)根據學生水平,將學生分層
分層教學開展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學情,將學生分層。在分層的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從多個角度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認知和學習興趣,從而有針對性地實施分層教學。學生的學情包括許多內容:學生基礎能力、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學習偏好、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生對當前單元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生的認知能力變化、學生的課堂表現和學生的測驗成績等。這些都是教師在開展分層教學、對學生分層時必須要了解的內容。初中生雖然年齡差別不大,但是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認知能力、思維角度各有不同,教師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鼓勵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了解自己的學習偏好。
通常來說,可以將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其中A層的學生由學優(yōu)生組成,這一層的學生英語基礎和英語成績較好,他們愿意學英語,英語素養(yǎng)水平較高,在課堂上通常表現得積極而主動。B層的學生為中等生,該層學生英語基礎、英語成績一般,在英語學習上有問題,但是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有上升的可能。C層的學生由成績不是很理想的后進生組成,該層的學生在學習上要么是不得其法,成績提升緩慢,要么是缺少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學習中表現得非常消極、被動。在分層教學中,分層的根本目的是讓教學更有目的性。但是,學生分層不是絕對的,應該是動態(tài)的。在老師輔導下,如果學生能力、成績提升較快,要及時將學生調到更高的組層,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
(二)科學設置教學目標,分層教學
根據班級學生的認知、學習能力等,將學生分層,僅僅是分層教學的第一步。教學目標清晰、合理,是有效教學的基礎,也是分層教學的重中之重。所以,在英語分層教學中,需要對教學目標進行清晰的劃分,科學設定,以幫助學生深度理解所學內容。在明確目標的指引下,教師可以為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設置分層學習任務,讓課堂教學因材施教,以學生為本。教師要注意分層教學在教學中的應用,將教學內容分層,以優(yōu)化教學目標,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知識討論、師生互動。
如在“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單元教學中,結合教材可知,本單元的主要目標是“掌握重要短語和句型,熟悉一般過去式,能用一般過去式講述做過的事情”,結合單元教學目標,可以將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分層:讓C層的學生以學習high school、put up、tent、get a surprise、snake、scared、shout out、wake up、forest等單詞和短語為重點,掌握“I was so tired that I went to sleep early.”“When we looked out of our tent, we saw a big snake sleeping near the fire.”等重要句型,知道如何運用一般過去式表達實際情境。讓B層的學生重點學習一般過去時態(tài),進行一般過去式一般疑問句練習。讓A層的學生掌握一般過去式知識,并聽一個小故事,回答由Where、What和Who引導的特殊疑問句。這樣,根據學生分層制定分層教學目標,將教學內容分層,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最大限度保證教學效率。
(三)實施分層教學,構建智慧課堂
初中生的英語基礎和水平,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在課堂教學中,如果忽視學生差異,無差別對待學生,很容易出現學困生“聽不懂,消化不良”,學優(yōu)生“感到厭煩,吃不飽”等問題,從而導致學困生缺乏自信,學優(yōu)生對教學不感興趣。在教學中,根據學生接受能力、學習情況將課堂分層是讓課堂變得更加智慧、高效的要求。因此,在分層教學中,教師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實施分層教學模式,讓學生學習不同的內容,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以減輕學生壓力,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如在“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一課閱讀教學中,結合教材可知,本單元的話題是學生日?;顒樱Y合實際可知,這個話題很接近學生生活,是學生比較感興趣也比較熟悉的話題,相信大家在課堂上,關于“do exercise”也是有許多話要說。因此,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拉家常的形式,先問問大家最喜歡什么運動,平時都選擇哪種方式運動、放松,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接下來,讓學生閱讀課文,并要求不同層次的學生在閱讀時完成不同的任務:C層學生在閱讀時,劃出新單詞、新短語,如even、never、twice、unhealthy,拆分“What do...? How often...?”引導的特殊疑問句的語言結構。讓B層的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利用情景思維轉換具體信息,以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讓A層的學生思考自己平時都吃什么,課后做哪些運動,每項寫三個,并標注頻率,將文中的單詞、短語、頻率副詞等搭配成句,進行問答練習。這樣可以讓學生對學習保持持續(xù)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四)借助分層練習,鞏固學習成果
初中生正處于思維敏捷、求知欲旺盛的青春期,在學習中,雖然對未知的東西充滿好奇,但是不少學生并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缺少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要想有效學習,需要教師引領指導,多加管理。課堂練習和作業(yè)就是管理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的一種方式,也是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改進教學的重要依據。為此,初中英語教師要在設計課堂練習、課后習題時,進行分層設計,爭取讓學生通過練習、作業(yè)分層鞏固課堂學習成果。
如在學習“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一課時,教師可以讓C層的學生,結合課文,進行背誦、聽寫練習,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讓B層學生根據教學內容,編排課本劇或英語小品,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語用能力。讓A層的學生模仿課文進行寫作練習,并讓同層的學生傳閱作文,相互學習。在設計作業(yè)時,教師要豐富作業(yè)類型,將基礎性作業(yè)、拓展性作業(yè)、實踐類作業(yè)組合到一起,分成必做題、選做題、綜合題、拓展題,其中,全班學生都要做必做題,C層學生可以試做選做題。B層學生要做綜合題,可以試做拓展題。A層學生要完成必做題,選做實踐類作業(yè)、拓展題。其目的是讓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鍛煉和提高自己,使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在分層進行習題安排、作業(yè)設計的基礎上,針對那些不理想、有輔導需求的學生,針對學生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教師還要開展分層輔導,指導學生有效學習。如針對學困生,要重點進行知識輔導,讓學生知道成績不理想的原因,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針對普通生,可以讓學優(yōu)生為其提供輔導和幫助,讓學生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五)實施分層評價,讓學生認識自己
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不同,他們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習成績也不一樣。教學評價不僅是檢測學生學習情況的工具,也是調整、改進教學的依據。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表現等,制定科學的分層教學評價機制,開展分層評價,是了解教學情況,改進教學的根本。所以,初中英語分層教學,要注意教學評價這個問題,將學生表現力、興趣、學習情況,包括線上學習、自主學習、進步情況等,都納入教學考核體系,對學生分層評價,客觀評價,讓學生認識自己,并以教學評價為依據,調整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制定個人成才計劃,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教學評價中,對于A層的學生,側重于學習能力與思維的提升,對于這些學生來說,基礎知識難以滿足其學習需求,需要更高難度的知識,滿足學生的成就感。因此,教師在A層學生評價時,則注重學習能力的評價,讓學生自主學習,涉獵更多知識。對于B層與C層次的學生,教學評價時,則注重課堂基礎知識的掌握,采取鼓勵性評價方式,幫助學生樹立英語學習自信,增強學生學習動力。如在考試后,不能僅僅表揚成績好的學生,而忽視了學習較差但有著很大進步的學生,在教學評價中,需要不僅考慮學生成績,還需要考慮學生學習態(tài)度、學習過程,對學生進行科學評價。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是消除兩極分化現象的利器,它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有著積極的作用。所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要正視分層教學法的價值,實施分層教學策略,爭取借助分層教學減小學生的差距,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讓教學更有趣,更有效率。
參考文獻:
[1]韓金青.新課程標準引領下初中英語分層教學的路徑設計與實踐策略[J].現代教育,2022(5):54-56.
[2]張小琴.論新課改下初中英語閱讀中的分層教學策略[J].科教導刊,2022(3):111-113.
[3]代蕓.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英語分層教學策略研究[J].英語廣場,2021(2):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