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板塊。處于小學中段的學生的語文基礎相對薄弱,他們沒有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教師需要提供正確指引他們才能高效完成寫作任務。文章從三個方面闡述了小學中段起步作文指導的意義,并提出了興趣激發(fā)、片段訓練、仿寫結合等建議,希望能給廣大教育工作者帶來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起步作文;指導策略
作者簡介:趙濤(1985 —),男,貴州省畢節(jié)市七星關區(qū)岔河鎮(zhèn)亦樂小學。
作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的表達和認知水平,也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因此,在提供小學中段作文指導時,教師需要積極完善教學模式,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為首要任務開展有針對性的片段訓練,使學生意識到寫作的重要性,掌握多種寫作技巧,積累豐富的語言應用經(jīng)驗,實現(xiàn)語文核心素養(yǎng)提升。
一、小學中段起步作文指導的意義
(一)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雖然處于小學中段的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有待提升,但他們對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樂于進行自我表達[1]。在教學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jù)教師分享的某個話題或某張圖片表達自己的想法,讓他們積累豐富的語言應用經(jīng)驗。這樣的作文指導會讓學生更有參與感,學生可以擁有廣闊的學習空間,進行反復摸索與練習,從而逐漸掌握表達技巧。因此,小學中段的作文指導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同時有利于學生構建完整的學習思路。
(二)強化學生的自我認知
在小學中段的作文指導中,教師應在學生構思時強調(diào)觀察周圍事物的重要性,避免學生在寫作文時僅僅抒發(fā)自己的情感,而是做到集記錄現(xiàn)實生活與抒發(fā)自身情感為一體。為此,教師需要提供豐富的寫作素材,讓學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對外界事物有更加全面的認知,對不同事物有獨特的見解。這樣做不僅有利于學生寫出更高質(zhì)量的作文,也能強化學生的自我認知,讓學生以合理的眼光看待發(fā)生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事。另外,在進行作文指導時,教師也需要給出激勵性評價,這些評價會讓學生感受到成就感,體會到寫作與分享的樂趣。
(三)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作文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對處于小學中段的學生進行作文指導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結合現(xiàn)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創(chuàng)作,這有利于學生掌握多種寫作方法,形成良好的思考習慣。因為如果要寫好一件事,學生不能局限于表現(xiàn)與這件事有關的信息和自己的情緒,而是要深入研究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及其深層次內(nèi)涵,再進行有條理的敘述,這樣的訓練有助于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運用經(jīng)驗和發(fā)展思維能力。此外,在進行作文指導時,教師還要適時介紹相關文化知識,讓學生學會欣賞語言文字的美,這樣具有一定綜合性的教學活動對于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提高也十分有益。
二、小學中段起步作文指導策略
(一)激發(fā)興趣,開啟寫作之門
1.課堂導入激興趣
導入是小學中段寫作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對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有直接影響。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考慮處于小學中段的學生的基本學情,根據(jù)他們的興趣愛好設計課堂活動,利用優(yōu)美的教學語言營造良好的寫作氛圍,讓作文指導課更具活力,讓學生感受到創(chuàng)作的魅力,從而積極地參與寫作訓練[2]。
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播放視頻資料,或者與學生進行實驗,又或者組織室外實踐活動,這些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對寫作環(huán)節(jié)充滿期待,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寫作文的難度,讓學生在興趣的驅(qū)使下主動探究不同的表達方法和技巧。
以習作活動“我來編童話”為例,在課程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白雪公主》這一動畫的片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意識到本次作文指導課的主題與童話有關。在學生觀看動畫片段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復述這則故事的內(nèi)容。接下來,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形式分享曾經(jīng)聽過或閱讀過的童話故事,并在組內(nèi)選出最有趣的故事,派出一名代表在全班同學面前講述故事,營造輕松、愉快的班級氛圍。這樣的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充滿趣味,能夠牢牢地抓住學生,讓他們愿意主動進行表達,不再抗拒寫作。
2.習作評價促完善
在進行起步作文指導時,教師不應該使用傳統(tǒng)的評價模式,而應當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點評,通過激勵性語言驅(qū)動學生寫作,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成就感,更加愿意參與今后的寫作練習。
具體來說,教師在評價學生的作文時,可以給出中等、良好和優(yōu)秀三個等級的評價,并給出有針對性的修改意見,為學生指明改進的方向。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評價學生的作文時,不能一味地給學生糾錯,應以鼓勵為主,指出學生作文的閃光點,幫助學生樹立信心,讓學生對寫作產(chǎn)生更加濃厚的興趣。
以習作活動“我的植物朋友”為例,在參與這一寫作活動時,學生需要通過看、聞、摸等方式從多個角度了解一種自己喜愛的植物,并抓住這種植物的特點描寫這種植物的外形、顏色、氣味等特性,將這種植物清晰地展現(xiàn)出來。在點評學生參與這次習作活動的成果時,教師應注意使用激勵性語言,還要注意結合學生此前的觀察過程進行評價,確保評價更具針對性和趣味性。例如筆者在進行點評時,給一名學生的評價為:“文章書寫工整,條理清晰,語言生動,仙人掌的形象十分立體。而且這篇文章在結尾處升華了主題,強調(diào)我們要學習仙人掌頑強生活、不屈不撓的精神品質(zhì),是一篇立意深刻的優(yōu)秀作品?!睂τ谟忻黠@問題的文章,教師要委婉地指出學生的作文存在的問題,并適當給予學生鼓勵,讓學生有信心修改自己的作文,探索更加有效的表達方法。
(二)片段訓練,奠定寫作基礎
1.積累素材
在指導處于小學中段的學生寫作時,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帶領學生積累寫作素材,豐富其知識儲備。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后,學生在創(chuàng)作時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得心應手[3]。
為引導學生有效積累素材,教師一方面可以鼓勵學生留心觀察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將其作為日后寫作的素材;另一方面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廣泛閱讀,在閱讀中積累優(yōu)美詞句,再將其轉化為自己的語言,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這樣的指導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積累豐富的素材,能夠拓寬學生視野,也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以習作活動“推薦一個好地方”為例,在參與這一寫作活動時,學生需要選取自己想要推薦的景點,介紹這一景點的特點,列出推薦的理由,激發(fā)讀者的向往之情。在組織這一寫作活動前,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閱讀與本次習作主題相關的優(yōu)秀作品,引導學生積累好詞好句,學習不同的表達技巧和表達順序,明確如何在描寫景點特征之后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經(jīng)過這樣的積累環(huán)節(jié),學生的寫作思路會更加清晰,他們也會更明確如何收集與景點相關的信息以及如何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些內(nèi)容,學生的習作質(zhì)量會得到保障。
2.訓練描寫能力
除了引導學生積累習作素材,教師還應該在寫作指導中訓練學生的描寫能力,讓學生學會正確地描述一件事情,讓學生的作文更具條理。
在訓練學生的描寫能力時,教師一方面需要引導學生分析優(yōu)秀作品的寫作特點,讓學生了解如何有效描寫事物或者人的特性;另一方面需要指導學生學習突出事物或人的特性的寫作技巧,讓學生明白如何在寫作時做到詳略得當[4]。以描寫人物的外貌為例,如果在寫作時學生按照由上到下的順序進行敘述,不僅文章讀起來比較啰嗦,讀者也很難對人物的外貌形成深刻的印象。因此,在訓練學生的描寫能力時,教師需要著重強調(diào)以上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
以習作活動“我的‘自畫像’”為例,在學生寫作之前,教師可以提出如下思考問題:“同學們,你們認為自己的外貌有什么特點呢?你們的主要性格特點是什么?愛好和特長是什么?如果讓你們介紹自己,你們還想介紹自己的什么方面呢?”在思考這些問題時,學生會逐漸明確自己想要描寫的內(nèi)容。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描寫范例,如使用“紅撲撲的小臉”“水靈靈的大眼睛”“能說會道的嘴巴”描寫一個人的外貌,使用“活潑”“內(nèi)向”“靦腆”等詞介紹一個人的性格,讓學生可以更順利地進行描寫。
(三)仿寫訓練,提高寫作能力
1.仿結構
在起步作文指導課中,教師應帶領學生認真閱讀優(yōu)秀作品的重點片段,總結作者運用的表達技巧,然后進行仿寫練習。應注意的是,教師要和學生強調(diào),仿寫并不是機械的抄襲,在仿寫時,學生需要模仿優(yōu)秀作品的框架與結構,參考作者使用的寫作手法,寫出自己想要描寫的事物的特點[5]。
例如,教授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材中的《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后,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仿照這篇課文的結構進行仿寫練習。本篇課文用簡潔的語言介紹了爬山虎葉子的形狀特點以及它怎樣用“腳”爬墻,教師可以借此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在引導學生進行仿寫訓練時,教師可以布置如下任務:“參照《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的第四段,用生動的語言介紹一種動物的爬行方式,完成仿寫片段后請同學猜一猜自己描寫的動物是什么。”在這一仿寫活動中,學生需要研究《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的結構后再進行仿寫練習,還要與同學分享自己的仿寫成果,學生不僅可以學會表達技巧,也會通過分享獲得愉悅感。
2.仿寫法
小學中段的語文教材包含多種類型的文章,這些文章的體裁不同,作者運用的寫作手法也存在差異。在帶領學生閱讀寫人的文章時,教師應指導學生分析通過語言、動作、心理描寫有效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在帶領學生閱讀記事的文章時,教師應指導學生分析記敘文三要素,讓學生知道如何合理地描述事情發(fā)生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學會按照事情發(fā)展順序進行描寫;在帶領學生閱讀寫景狀物的文章時,教師應指導學生分析通過靜態(tài)描寫、動態(tài)描寫突出景物特點的方法。在組織仿寫訓練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判斷文章體裁,再分析這篇文章使用的寫作手法,最后分析如何進行仿寫,這對于提升學生的仿寫質(zhì)量、增強學生的寫作自信心也會起到促進作用。
例如,教授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材中的《記金華的雙龍洞》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仿照作者采用的“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nèi)洞—出洞”的描寫順序詳細地描寫某個地區(qū)或景觀,使學生的作文更具層次感和條理性。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中段起步作文指導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促進學生寫作能力提升。首先,教師可以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和評價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片段訓練,讓學生有效積累寫作素材,提升表達能力;最后,教師可以組織仿寫訓練,讓學生模仿優(yōu)秀文章的結構和寫法進行寫作,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郎桂鳳.搭建微模型,表達有特點的人:小學中段語文寫人作文的指導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2(49):70-73.
[2]譚棟梁.小學語文中段作文寫作指導教學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2(19):61-62.
[3]林凌.小學中段作文單元教學問題及策略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2021(43):86-87.
[4]李文.小學語文中段作文寫作指導教學探究[J].學周刊,2021(30):47-48.
[5]李淑霞.小學中段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指導方法[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