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
【摘? 要】在家校協(xié)同育人的實踐工作中,為了更好的形成育人合力,解決學生所面臨的成長問題,就需要通過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的多元一體,構建起多元溝通路徑體系,確保做到實時信息共享,家校深度合作,在共同解決學生問題的過程中,共進共退,共生共長。
【關鍵詞】家校協(xié)同育人;溝通路徑;教育合力
一、家校協(xié)同育人的溝通路徑構建現(xiàn)狀
在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浪潮中,家校協(xié)同育人的溝通路徑構建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以信息技術應用為基礎,為家校雙方的高效溝通,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學校通過線上和線下渠道的運用,借助家校通、家長群、家長學校、家委會群組等眾多形式,與家長建立了緊密的聯(lián)系,能夠做到信息共享,問題共知,切實健全了家校溝通的基礎,使家校雙方能夠更好的助力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成長。
二、家校協(xié)同育人的溝通路徑構建問題
(一)學校支持乏力
從上圖1中可以發(fā)現(xiàn),70%以上的家長認為,學校在支持家校溝通方面的力度明顯不足,40%以上的教師也指出了學校在支持方面的不足問題,更是有60%以上的受訪學生認為,學校在支持家校溝通方面存在著明顯的短板。
(二)教師壓力太大
從上圖2中可以發(fā)現(xiàn),近6成受訪教師存在家校溝通壓力過大的問題,超6成的家長表示認同教師壓力過大的問題。從實踐的觀察中也可以發(fā)現(xiàn),教師是家校溝通的主要負責人,也是教育教學工作的主要負責人,這就使得其工作壓力相對突出,需要面臨的溝通問題比較眾多。
(三)家長參與缺失
在實踐調查中,40%的家長存在家校溝通缺失的問題,在參與家校溝通方面的積極性明顯不足。在與該群體進行溝通時了解到,受到工作影響、習慣影響、家庭環(huán)境影響等諸多因素,家長在主動與學校溝通方面的實際情況各不相同,更希望能夠通過靈活多樣的參與方式,來進行家校溝通。
三、家校協(xié)同育人的多元一體溝通路徑構建策略
(一)學校:平臺支持
一方面,學校從制度方向入手,進一步健全了家校協(xié)同育人的制度保障體系,明確家校溝通的學校職責、家庭責任、教師要求和學生義務,確保能夠通過制度保障的方式,使家校之間保持信息互通,讓家校信任關系得到穩(wěn)步的升級。另一方面,該平臺支持線上線下雙通道的家校溝通,其中,線上通道支持群組、班級群組、年級群組、家委會群組、一對一私聊、一對多會議、遠程直播等多種形式,方便利用線上渠道進行家校溝通。
(二)教師:主動更新
教師會通過家校溝通平臺,以家校信息共享為基礎,共享學生的學習情況,互動情況,班級管理情況等,讓家長能夠實時了解學生在校實際信息,及時關注學校的各項動態(tài)情況,主動更新學生成長記錄,通過量表形式,展現(xiàn)學生的身體成長情況、心理健康成長情況、學習成績變化情況、學習狀態(tài)變化情況等,并通過個性點評的方式,對學生的成長情況進行說明,方便家長深入了解學生的成長情況,深入了解成長動態(tài)。
(三)家長:查閱反饋
家長可以通過手機端登錄學校平臺、班級群組或學生成長記錄冊,對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成長情況進行實時關注,查閱相關的數(shù)據(jù),了解最新的動態(tài),并從歷史數(shù)據(jù)分析的角度,對于學生的成長情況進行分析,結合教師給出的評語,把握學生近期的發(fā)展情況,按照教師所提出的家校協(xié)同育人要求,及時做好家庭端的教育工作。
(四)學生:全程參與
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過程中,學生也可以通過登錄學校平臺的方式,對學校動態(tài)、班級動態(tài)、個人動態(tài)、家校溝通動態(tài)進行實時的了解,掌握家庭和學校協(xié)同育人的最新進展,了解教師和家長的溝通內容,并通過個人數(shù)據(jù)的自主分析,教師評語的自主理解和家長意見的自主接收,切實了解家校雙方對于自己成長的看法。
四、總結
雙減背景下家校協(xié)同育人路徑,將學校、家長、教師、學生緊密結合在一起,讓相關各方能夠共同面對問題,共同解決問題,共同將優(yōu)質資源注入到學生的成長過程之中,實現(xiàn)其全面的發(fā)展。這種溝通路徑體系的構建,得益于學校的平臺支持,也需要教師進行主動的更新和維護,更是希望家長通過查閱反饋的方式,積極參與到協(xié)同育人的工作過程中來。更為關鍵的是,為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全程參與,開辟了新的路徑,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協(xié)同育人的工作之中。在得到各方幫助的同時,也積極的貢獻自己的力量,做好配合工作,更高效的將家校合力轉化為自身的成長動力,實現(xiàn)成長高度的持續(xù)突破。
參考文獻
[1]覃明勇,林劍.“五層級互動式陪伴·共同規(guī)劃式溝通”家校協(xié)同育人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廣西教育,2022(28):11-15.
[2]張寧娟.加強家校溝通,健全家校社協(xié)同育人機制[J].中國德育,2022(03):5-6.
[3]周彥君.“互聯(lián)網(wǎng)+”下如何構建家校協(xié)同育人良性溝通機制[J].智力,2021(32):28-30.
[4]孫清梅.提升班主任家校溝通能力,提高協(xié)同育人質量[J].河北教育(綜合版),2021,59(Z1):72-73.
[5]潘照團.“學為中心”構建家校協(xié)同育人平臺與溝通系統(tǒng)[J].中小學校長,2021(03):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