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
【摘要】通過對小學語文生活作文教學的研究和總結,我們發(fā)現(xiàn),小學生年齡較小、知識積累不足、生活經驗少等是影響小學生創(chuàng)作的重要原因。而生活作文教學對于培養(yǎng)寫作興趣、增強主體地位,豐富寫作素材、開闊寫作思路,以及提升學生思考生活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這要求我們在教學中給予充分的重視,并善于以生活化的方式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水平。這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挖掘生活化的教學素材,以生活情景輔助寫作教學,鼓勵學生以真心傾吐真情,能夠用生活細節(jié)引導寫作技巧等。
【關鍵詞】習作教學? 生活作文? 小學語文? 教學策略? 寫作技巧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3)03-0118-03
羅素曾說過:“教育活動就是要教會學生過美好的生活。”可見生活與教學之間具有密切的關聯(lián)。在教學中,善于從生活的角度深入挖掘、分析和融合,有助于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知識和生活。但是,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單一式的寫作教學使小學生處于較為枯燥、機械化的教學模式中,盡管能夠使學生掌握取得高分的技巧,但是長此以往必定會使學生失去寫作的興趣和創(chuàng)作的動力,對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核心素養(yǎng)都會產生負面影響。然而,在生活教學中以生活為素材,以生活為啟迪,在生活中挖掘素材,營造生活情境,善于觀察生活細節(jié),捕捉真情實感等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提升寫作能力都具有重要價值。
一、小學語文生活作文教學意義
1.培養(yǎng)寫作興趣,增強主體地位
對于小學生而言,濃厚的學習興趣對其寫作學習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小學語文生活作文教學就是將輕松、有趣、熟悉的生活化內容與寫作教學結合起來,為學生營造愉悅、輕松的寫作環(huán)境,在生活化的氛圍中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然而,因小學生生活經驗有限,單純依靠教材內容是難以提升寫作質量的。所以,在教學中滲透生活中的元素,削弱寫作晦澀、難懂的程度,鼓勵學生觀察和描寫身邊的事物,對于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至關重要。
2.豐富寫作素材,開闊寫作思路
小學生活作文重視結合生活元素和生活實踐開展教學。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圍繞小學生身邊的人物、事件和事物等開展教學,也可以多組織學生開展諸如娛樂活動、郊游等活動,為小學生提供更多親近生活的機會,幫助小學生掌握更多的寫作素材。在生活內容相結合的過程中,小學生的視野和思維得到雙重拓展,也能夠從中發(fā)現(xiàn)內心的真實情感,對于提升小學生的感知力和情感表達能力都具有積極意義。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困境
1.寫作興趣不足
在教學改革的逐步推進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也迎來新的變革,教學質量日益提升。然而,仍有部分學生對于寫作懷有不情愿、害怕等情緒,這主要是由于所選素材不能吸引學生而導致的,寫作素材的選擇與學生是否能夠順利完成習作具有密切的聯(lián)系。對于小學生而言,通常對趣味化濃厚的事物更容易產生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善于選材和切入角度,以提升小學生寫作熱情。其次,若寫作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相脫離,對于生活經驗較少、生活閱歷不足的小學生而言難以感知寫作與生活的關聯(lián),也就無從下筆,經常會表現(xiàn)出畏難心理。所以,教師應結合學生基礎和教學內容認真?zhèn)湔n,善于增添和補充具有活力的生活元素,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興趣。
2.學生認知不足
小學生認知水平有限也會影響其寫作能力,主要表現(xiàn)為:首先,學生語言基礎薄弱,盡管小學生的表達能力有所提升,但是詞匯積累較少,語言向文字的轉化也存在一定障礙,需要多加積累。其次,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不強,而一篇流暢的文章離不開良好的思維能力。小學生寫作時經常會因邏輯不嚴密,思維具有跳躍性,導致文章內容紊亂,結構不清晰。最后,小學生的情感把握能力不足,在寫作中經常會出現(xiàn)文不對題的情況,難以表達感情。就心理學的角度而言,其實是小學生對情感的把控水平不足,在某些涉及心理和細節(jié)描寫的部分,經常會出現(xiàn)偏差。
3.教學低效化、形式化
提升小學生寫作水平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在日常學習中慢慢積累和學習。然而,部分教師過于重視寫作效率和形式,在教學中向學生灌輸寫作格式的重要性,多運用名言警句等。盡管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在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但是對于寫作的內涵有所疏忽,也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影響學生寫作的信心。另外,若教師不能及時批閱學生習作,精準反饋寫作情況,也會影響小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三、小學語文生活作文的教學策略
1.挖掘生活化的教學素材
在語文寫作教學中,引導學生重視日常積累是每個語文教師重視的內容,然而,由于日常積累的寫作素材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關聯(lián)較少,致使學生對部分素材所表達的含義理解不深刻,通常采用死記硬背的形式進行。在平常的習作中,也經常靠一句一句的拼湊成文,這就導致學生的習作缺乏創(chuàng)造力,相對死板。因此,在寫作教學中需要教師盡量將寫作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融合在一起,增加學生對寫作的熟悉感,才能夠促使學生從自身生活經驗中挖掘到更豐富的內容。
比如,在學習寫“家鄉(xiāng)的季節(jié)”這一命題作文時,教師首先應就題目中的兩個關鍵詞“家鄉(xiāng)”和“季節(jié)”展開講解,鼓勵學生圍繞這兩個內容展開聯(lián)想,在頭腦中回想自己的家鄉(xiāng)是哪里,有什么樣標志性的建筑或風貌,人們有什么樣的習俗,在四季變換中你最喜歡的是什么等等。這樣在一步一步的引導下,學生就可以聯(lián)想到很多與家鄉(xiāng)風景、民俗等相關的內容,以及在自己身邊發(fā)生的趣事等。同時,也能夠對習作的脈絡進行初步的梳理,為習作奠定基礎。將習作與小學生的生活、情感和經歷等結合起來,能夠幫助學生擺脫“無從下筆”“無話可說”的尷尬境地,將學生有關家鄉(xiāng)的景象、故事、情感等躍然于腦海。然而,雖然在教師的問題引導下學生已經擁有一定的寫作素材,但是這些內容相對雜亂無章、沒有頭緒,這時教師應巧妙地引導學生構建清晰的習作結構。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習作題目確定幾個關鍵詞,如北方的學生可以確定這樣的關鍵詞:東北、冬季、樹掛、冰糖葫蘆、火炕、窗花、打雪仗等。這樣就可以明確習作以冬季為重點,將關鍵詞內容進行串聯(lián)、過渡,將東北冬季的風景、民俗、文化和趣事等表現(xiàn)出來,表達出自己對北方農村冬季生活的懷念和喜愛之情。
2.以生活情境輔助習作教學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思想不成熟,對于新事物和有趣的事物充滿好奇心。新課改提倡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這要求小學階段的教學活動應充分尊重學生的階段性特點,能夠結合小學生的年齡、性格、認知能力等開展教學,以能夠更加充分地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廣泛推廣和應用,習作教學也應充分利用其優(yōu)勢來滿足視覺和聽覺的需求,加深學生對相關內容的理解。
比如,在“家鄉(xiāng)的季節(jié)”這一命題作文的教學中,對于小學生而言,題目較為籠統(tǒng),具有一定難度。并且,景色描寫與敘事文章相比更有難度,對于學生的觀察能力、詞匯量和語言組織能力等都是一項重要的挑戰(zhàn)。這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營造生動的教學情景。比如,播放春天的春光水暖、楊柳吐絲、桃李爭芳;夏日的水光瀲滟、燦爛星河、茂密叢林;秋季的北雁南飛、果實累累、蘆花飄揚;冬日的千里冰封、銀裝素裹等景象,還可以播放一些不同季節(jié)獨有的聲音,比如春天的溪水潺潺,夏日的鳥叫蟲鳴,秋季的寒蟬凄切,冬日的北風呼嘯等,帶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產生情感共鳴,并能夠從不同的角度激發(fā)學生展開更多的聯(lián)想和想象,在頭腦中組織出更多的寫作素材。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帶領小學生們感受春風拂面的溫暖,驕陽似火的炙熱,秋高氣爽的清冷,以及寒風刺骨的凜冽等,走入公園、走近河邊、親近鄉(xiāng)野,在生活中的細節(jié)中感受生命的頑強與熱烈,以及不同季節(jié)的魅力,在接下來的習作中也就能夠做到胸有成竹、下筆有神,使文章更加生動,充滿真情實感。
3.以真心傾吐真情
語文是充滿活力和情感的學科,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而寫作源于生活,小學生缺乏寫作興趣,不會表達情感等,主要都是由于人生經驗少、知識積累少、生活體會少等導致的。大千世界,包羅萬象,但是小學生的見識與成年人相比相差甚遠,所以小學生也較難寫出具有深刻意義和濃厚趣味的文章。所以,在小學寫作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善于觀察,小到身邊的一草一木,大到山川大河等。并且,在寫作中應善于把握情感輸出,緊密貼合生活,用心體會真情實感。創(chuàng)作源于對生活的熱愛,沒有深刻的感悟是難以寫出出色的文章的。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過往,很多事物在初次體驗時覺得只是新鮮,但是在經過時間沉淀后才覺得彌足珍貴。對往事的回憶可以幫助學生重溫那些溫暖動人的經歷,對于學生在寫作中的情感把控具有重要的幫助。
比如,在“我最敬愛的……”這一半命題作文的教學中,顯而易見是一篇寫人的文章,在教學中教師不但要引導小學生描繪出這個人的外貌特點,還應真摯地表達出“敬愛”的情感。在寫作前,教師應引導小學生回憶往事并思考:為什么敬愛這個人,在他身上發(fā)生過什么事情,這些事情對我產生怎樣的影響等。在這樣的問題設置下引導小學生更加全面地展開回憶,并能夠以現(xiàn)在的視角重新審視和評判,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這個人的所作所為的來之不易。那么,在寫作過程中,就越能夠調動小學生的情感,運用更加細膩的筆觸描述過往,在字里行間吐露出對這個人的敬愛之情,使文章情感更加飽滿,讀起來更有韻味。
4.用生活細節(jié)引導寫作技巧
小學生活潑好動,尚未養(yǎng)成細心觀察身邊事物的良好習慣,這也是導致小學生生活作文效果不佳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在寫作教學中涉及到相關生活理論時,教師可以借助生活中的細節(jié)引導學生學習細節(jié)的描寫方法,并幫助學生養(yǎng)成善于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
首先,教師應善于從生活之中的細節(jié)出發(fā),將容易被小學生忽視的細節(jié)予以放大,并將其展現(xiàn)在小學生的視野之中,幫助小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這些細節(jié)的重要性,學會以細節(jié)來烘托人物或事物的品格,為后續(xù)的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并且,教師應在課堂上多列舉一些細節(jié)描寫優(yōu)秀的文章案例,啟發(fā)學生對細節(jié)的理解和感悟,學習細節(jié)描寫的方式等。比如,語文教材中的文章《珍珠鳥》中這樣寫道:“它先是離我較遠,見我不去傷害它,便一點一點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瞧瞧我的反應?!边@段話中只字未提膽小、害怕,卻字字流露出珍珠鳥不敢靠前,小心試探的表現(xiàn)和情感,只是通過對珍珠鳥的動作描寫,就可以將珍珠鳥的小心試探的情景描寫得淋漓盡致。
在小學語文生活寫作教學中,教師也應善于引導小學生從細節(jié)出發(fā),從肖像、語言、動作、表情、服飾、心理等多個角度來襯托人物的性格、品格等。比如,關于細節(jié)描寫的習作練習中,教師可以采用擴句的形式幫助學生掌握細節(jié)描寫的手法和技巧。教學中,教師以一句簡單的陳述句為例,要求學生從多個細節(jié)維度進行擴充,給句子定位不同的情感基調。如,教師給出:“爸爸拉著我的手”,學生則可以展開多個角度的細節(jié)描寫:“身材魁梧的爸爸伸出厚實有力的大手,拉著我冰冷瘦弱的小手,在冬日里大雪飛揚的大街上,堅決、沉穩(wěn)地走著”,或者“爸爸嘴角揚起,露出潔白的牙齒,拉著我的手,在公園的小路上快樂地追趕蝴蝶?!钡鹊?。由此可見,同樣簡短的一句話,通過一些細節(jié)的描述,可以表現(xiàn)出不同的情感基調。所以,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這一點,對于學生關注文章細節(jié),關心生活細節(jié)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寫作能力的提升也十分有益。
四、結語
在小學語文生活作文教學中,融合生活中的元素滿足新的教學理念的要求,也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怎樣在寫作教學中積極實踐,構建高效課堂,成為語文教師關注的重要問題。教師應鼓勵小學生善于觀察生活、記錄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中積累豐富的素材和經驗,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寫作之中,能夠從細節(jié)入手,提升寫作質量。
參考文獻:
[1]陳碧燕.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對策研究[J]. 考試周刊,2022(22):23-26.
[2]楊文.互聯(lián)網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的策略探究[J].學周刊,2022,9(9):26-27.
[3]李鐵艷.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探討[J].讀與寫,2022(18):70-72.
[4]李敏.如何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J].讀與寫,2022(33):40-42.
[5]楊玲.小學語文中年級作文起步教學的策略探究[J]. 考試周刊,2022(6):46-49.
[6]余錦仙.立足生活 注重積累 勤于練筆 ——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課堂內外(小學教研),2022(6):29-30.
[7]王艷麗.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作文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2,1218(9):50-51.
[8]程懷能.分析課外閱讀內容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影響[J].基礎教育論壇,2022(16):99,101.
[9]白玉秀.巧用微課優(yōu)化農村小學低年級作文教學[J].學周刊,2022(13):146-148.
[10]秦銀豆.注重細節(jié) 彰顯文韻——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J].讀與寫,2022(33):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