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榮德
摘要:教師在數學教學中不僅要傳授數學知識,還需要將思想品德教育與數學教學有機融合,讓學生在課堂中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樹立遠大的學習目標和人生理想,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科素養(yǎng)和道德品質。文章從思想品德教育在數學教學中有機融合的重要作用、思想品德教育在數學教學中有機融合的原則、思想品德教育在數學教學中有機融合的策略三方面,對思想品德教育在數學教學中的有機融合進行探究。
關鍵詞:思想道德教育;小學數學;有機融合;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03-0129-04
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過程中,立德樹人已經成為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有機融合思想品德教育,培養(yǎng)學生學科素養(yǎng),提升學生道德品質,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要實現這一目標,教師不僅要掌握豐富的專業(yè)知識,還要有過硬的業(yè)務能力和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同時,教師還要了解學生學習能力以及思想狀況,具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使思想品德教育與數學教學實現有機融合,以取得顯著成效。本文從思想品德教育在數學教學中有機融合的重要作用、思想品德教育在數學教學中有機融合的原則、思想品德教育在數學教學中有機融合的策略三方面,對思想品德教育在數學教學中的有機融合進行探究。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除了要做到有意識進行滲透外,還要注重激發(fā)學生內在的道德行為動機,為學生創(chuàng)造實踐的機會,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數學教學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不僅能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還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使學生無論在行為上,還是在思想觀念上,都能夠符合時代發(fā)展的要求。
1.從學校角度來看思想品德教育與數學教學融合的重要性
當前,為了更好地推動教育教學發(fā)展,各學校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根據社會發(fā)展需要以及時代發(fā)展需要,鼓勵教師對教育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對學生綜合能力進行培養(yǎng),為學生未來發(fā)展奠定基礎。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緊緊圍繞這一根本任務,引導教師更加自覺地將思想道德教育與學科教學相融合,以提升學生學科素養(yǎng)和道德品質,使學生無論是在行為上,還是在思想觀念上,都能緊跟時代發(fā)展需要。
2.從教學角度來看思想品德教育與數學教學融合的重要性
青少年學生成長環(huán)境各異,學習能力與理解能力各不相同。數學課堂教學相對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不僅難以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還會降低學生學習熱情。青少年學生尚未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對未來發(fā)展目標尚不明確,缺乏學習動力。思想道德教育與數學教學有機融合,不僅能夠豐富數學教學內容,還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在思想品德教育與數學教學有機融合的過程中,教師可將人文知識融入數學教學,增強數學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增強學生學習動力。此外,數學學科邏輯性較強,教師在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時,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性思維。
3.從學生角度來看思想品德教育與數學教學融合的重要性
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教師采用灌輸式教學,為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內容的理解,往往反復講解,雖投入很多精力,但效果并不理想。思想道德教育與數學教學有機融合,能培養(yǎng)學生攻堅克難的意志和積極思考的品質,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學習目標和遠大的人生理想,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1.堅持有效融合的原則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需要堅持有效融合的原則,教師在設置相關課程內容時,需要充分發(fā)掘教學內容中所蘊含的思想品德教育元素,將其滲透到數學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同時,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整理并匯總一些蘊含思想品德教育元素的數學教學資源,讓學生在理解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為此,教師需要了解與思想品德教育相關的數學知識內容,使思想品德教育與數學教學實現有機融合。
2.堅持適量的原則
雖然思想品德教育的融入,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內容,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但是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將關注的重點放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優(yōu)化教學方法上,準確把握學科重點內容,選擇合適的時機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同時,教師要堅持適量的原則,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開展思想品德教育,正確處理思想品德教育與學科教學的關系,使二者實現有機融合,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教師要控制好思想品德教育的時間和內容,將重點始終集中在學科教學中,以思想品德教育促進數學教學的開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思想品德狀況,充分了解學生學習能力,從而更好地選擇相關的思想品德教育內容開展數學教學。
在數學教學中,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從三方面融入,即學校、教師和課程。學校要鼓勵教師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將思想品德教育融入數學教學中,并為思想道德教育融入數學教學中提供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教師作為教育教學的實施者,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教育教學水平,使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典范。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元素,將其與數學知識內容相融合,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1.學校方面
(1)積極開展數學課堂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工作。為了能夠更好地將思想品德教育融入數學教學,學校要對此項工作予以高度重視,并進行檢查指導。只有學校重視這項工作,才能促進工作的有效開展。思想品德教育融入數學教學,能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對學生進行養(yǎng)成教育,充分發(fā)揮學校教書育人的作用。學校應轉變思想觀念,不斷優(yōu)化教育教學體系。在以往“應試教育”背景下,學校往往更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把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作為教育教學的中心。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和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學校應轉變教學觀念,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引導、鼓勵教師將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學科教學,實現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數學知識內容與生活密切相關,思想品德教育與生活緊密相連,學校要鼓勵教師尋找二者之間的結合點,積極開展數學課堂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工作,實現兩者的有機融合。
(2)為教師提供思想品德教育與學科教學相融合的機會。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將數學知識內容以及相關訓練作為教學重點。由于學生理解能力參差不齊,教師為兼顧到更多學生,讓學生跟上教學進度,對同一知識點會進行多次講解,還要反復練習。因此,課堂教學任務較重,課堂時間較為緊張。在這種情形下,要實現思想品德教育與數學教學的有機融合,具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學校應為教師提供將二者有機結合的機會,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要減輕數學教學壓力,學校不僅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以及教學情況調整教學目標,還要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從而真正做到將思想品德教育有機融入數學教學之中。
2.教師方面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習,啟發(fā)學生思考,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發(fā)展學生數學思維,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如果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清楚講解復雜的知識內容,使學生聽得懂,記得牢,他們就會更加崇拜教師,把教師當作自己學習的榜樣。教師要有效利用這種隱性教育,嚴格要求自己,規(guī)范自身行為,努力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
(1)起到表率作用。由于青少年學生尚未進入社會,受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影響較大。因此,教師的行為對學生思想觀念與道德品質的形成具有深遠影響。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自身行為舉止規(guī)范,能夠與其他教師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公平公正地對待學生,對學生富有耐心、愛心,學生就會受到教師的積極影響,逐漸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了能夠更好地通過日常學習和生活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結合數學知識內容與學生進行積極、深入的探討與交流,這樣不僅能夠對學生的思想品德狀況進行深入了解,還能夠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具有方向性的思想品德教育。
(2)深入挖掘教材內容。數學教材不僅有需要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有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素材。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思想品德教育元素,精心設計教案,使思想品德教育與數學教學實現有機融合。學生年齡小,以形象思維為主,對抽象的數學知識的理解較為困難。為此,教師應盡量做到以直觀的方式呈現數學知識,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讓學生更好地進行掌握。此外,教師可將思想品德教育內容與數學知識內容進行有機融合。思想品德教育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其與抽象的數學知識有機融合,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融入數學人文知識,充分運用教材提供的素材開展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可通過中秋節(jié)圖片引導學生了解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進行傳統(tǒng)文化教育;通過對我國在奧運會上獲得的獎牌進行統(tǒng)計,引導學生了解我國運動健兒取得的輝煌成績,進行奧運精神教育;通過喜馬拉雅山圖片,引導學生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夠拓展知識的內容,充分發(fā)掘教材中能夠用于思想品德教育的相關素材,將思想品德教育融入數學教學中。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課堂教學目標之一。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數學學習質量。在傳授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設計具有多種解法的題目,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這不僅能夠對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進行培養(yǎng),還能夠激發(fā)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科學嚴謹的探究精神。同時,教師可根據教材內容,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對同一類型的題目進行反復訓練,以提高學生熟練應用知識的能力。在學生遇到學習困難或出現錯誤時,教師要讓學生敢于面對,勇于承認和改正自己的錯誤,培養(yǎng)學生堅持不懈的精神,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能力,推動數學教學與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機融合。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關注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形式,還要關注思想品德教育,將思想品德教育落到實處。為此,在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時,教師要將思想品德教育內容與教學內容進行有機融合。同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知識基礎以及學習能力不斷調整思想品德教育內容,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內容時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和學習品質。在將思想品德教育內容與數學知識內容融合的過程中,教師要精準把握,做到適合、適度、適量。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和道德品質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為了提高思想品德教育效果而不斷增加思想品德教育內容。
3.課程方面
(1)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要在數學教學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內容,教師就要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并結合教學內容,選擇與之相匹配的思想品德教育內容。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將數學教學內容、思想品德教育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在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象化呈現的同時,讓學生聯系實際生活對所融入的思想品德教育內容進行深刻理解。這樣,能構建相應的教學情境,活躍課堂氛圍,增加師生課堂互動的頻率。在課堂互動中,教師能及時獲得教學反饋,使學生存在的問題得到及時解決。根據教學反饋,教師還可以對教學設計方案進行完善和優(yōu)化,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目的性。此外,要保證思想品德教育在數學教學中融入的有效性,教師要注意尋找合適的切入點,保證思想品德教育內容與數學教學內容銜接順暢,這樣才能在保證教學質量和效率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例如,在教學“一百以內的加減運算”這一知識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為學生講解我國數學發(fā)展歷史和取得的輝煌成就,介紹相關數學著作,如《九章算數》《張丘建算經》等,讓學生了解數學在我國歷史發(fā)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我國對數學研究的歷史。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算盤為學生講解加減法運算,讓學生了解算盤的計算方法。這些內容的融入能增強學生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提升學生文化自信,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在此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教會學生數學知識,還可以對學生進行家國情懷教育,提高學生數學能力,提升學生思想道德品質。
(2)將教學內容與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行有機融合。數學學科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數學教材所涉及的相關內容,是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如數學教材中所提到的我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他在劉徽開創(chuàng)的探索圓周率的精確方法的基礎上,首次將“圓周率”精算到小數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他提出的“祖率”對數學研究有重大貢獻。教學內容與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機融合,能提高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強化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涵蓋提高學生思想認知,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教師通過潛移默化的思想觀念規(guī)范學生行為,能夠起到鍛煉學生意志的作用,有效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知、情、意、行。思想品德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而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自信需要引領學生對我國悠久歷史文化進行傳承和發(fā)展。在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對知識進行拓展的方式,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行滲透,有效利用數學教學傳播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這不僅能活躍課堂氛圍,還能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了解數學知識背后所蘊含的傳統(tǒng)文化,從而達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將思想品德教育內容與數學教學相融合,不僅可以幫助學校和數學教師有效開展思想品德教育,還有利于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總之,思想品德教育在學生成長的各個階段都十分重要,是學生健康成長的保障。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過程中,立德樹人已經成為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有機融合思想品德教育,培養(yǎng)學生學科素養(yǎng),提升學生道德品質,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學校和教師都要重視思想品德教育,將思想品德教育內容與數學知識內容進行有機融合,充分利用課程教學內容開展思想品德教育,助力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王仲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J].吉林教育,2020(04).
[2]馬玉鴻.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自然滲透[J].青海教育,2021(03).
[3]張曉紅.小學數學思想品德教育與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策略[J].數學大世界,2021(03).
[4]趙越.思想品德教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探索[J].天津教育, 2020(33).
[5]汪青.小學數學教學中落實德育的策略淺析[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03).
[6]張國元.數學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徑研究[J].成才之路, 2020(05).
[7]李加利.解讀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J].天津教育,2019(06).
[8]吳育軍.小學數學教學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淺探[J].課程教育研究, 2018(20).
Exploration of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Liu Rongde
(Xuebai Town Teaching Guidance Station, Minqin County, Gansu Province, Minqin 733399, China)
Abstract: Teachers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not only needs to impart mathematical knowledge, but also needs to organically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with mathematics teaching, so that students can regulate their own behavior in the classroom, establish ambitious learning goals and life ideals, improve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improve discipline quality and moral quality.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from three aspects: the important role of organic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the principle of organic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in ideological teaching, and the strategy of organic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organic integration;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