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英
摘? 要:初中每個學科的學習都非常重要,其中道德與法治學科至改革以來,在初中階段的教育中承擔著重要的育人作用。通過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開展,讓學生在參與中進一步理解自身、國家與社會,并且形成正確且積極的三觀,促使學生正確看待生活中的各類問題以及自身遇到的各類狀況?;诖?,本文從課程基本內容與初中生學習普遍性特點角度入手,對現實教育實踐策略進行簡要分析,希望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策略
引言
新課程改革下,課程標準對道德與法治課堂教育實踐做出了明確規(guī)定,需要在保證學生基礎興趣的前提下,進一步健全學生綜合素養(yǎng),讓學生可以充分認識自身學習情況、道德情況與思想情況。但是從目前該學科的教育基礎情況而言,很多教師的課堂教育仍然采用傳統教育策略,沒有真正將課堂教育真正還給學生,沒有真正讓學生參與其中,導致很多學生的知識記憶都源于死記硬背,這對學生長期學習與自身發(fā)展十分不利。因此,對學科教育有效方法分析十分必要。
1初中道德與法治知識教學的必要性
首先,建立健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高效率課堂,可以提高初中生的整體素養(yǎng),提高他們的思想品德,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強化道德與法治教育,增強初中生的思想品德,增強公民的思想品德素養(yǎng),增強公民的綜合素養(yǎng)。其次,建立一種具有效率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初中生的整體素質,有利于培養(yǎng)初中生的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他們的思想品德。在實踐中,老師應根據不同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根據不同的學生的興趣和喜好,采取相應的教育對策,從而達到提高教育質量和效果的目的。第四,要通過改革和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突破常規(guī)的教學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法治等方面的專業(yè)素養(yǎng),以使其在新課標要求下,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從而使其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才。
2論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的幾個問題
首先,由于青少年的身體和心理狀態(tài)都有較大的改變,所以在初中階段要加強對初中生的思想品德和法治教育。而在此期間,學生的思想品德、性格特征以及言談舉止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道德與法治作為一門重要的課程,不僅對初中生的思想有深遠的影響,而且還擔負著塑造初中生的參觀的重要角色。目前,我國高校德育工作中最大的問題是:教師講授內容過于單調,講授環(huán)節(jié)所占比重過大,造成了對道德與法治教育的僵硬,嚴重影響了學生對法治的學習興趣。其次,道德與法治是一門人文學科,有些同學對自己的前途早已有了清晰的計劃,因而對人文學科的學習態(tài)度不端莊,課堂上也有敷街了事的心態(tài)。第三,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方式相對單一。在當前的考試環(huán)境下,一些老師過于重視教學內容,而不能在教學中正確對待學生的心態(tài),從而妨礙了他們的學習。
3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3.1巧引生活元素活動
教學過程加入生活化元素,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達到知識輸出的目的,還要保證知識輸出的質量。在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成績的差異的存在與學生的學習能力并無直接關聯,更多的是教師的教學思維的表達性的充分展現。為了讓學生都能充分理解課程內容,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不僅需要進行具體的教學任務的表達,更多地是需要勾起學生的同理心。
教師完全可以通過生活化的方法,完成課堂教育指導。首先,在課堂教育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通過展示各職業(yè)“帽子”的方法讓學生對不同帽子對應的不同職業(yè)進行辨析。有些學生生活中接觸過,可以迅速反應。通過“帽子千千萬”的活動,引入生活元素,滲透“多彩職業(yè)”的主題。不僅可以在課程初始階段抓住學生注意力,而且可以讓學生的參與更加順理成章。其次,在課堂教育中教師同樣可以應用此種方法完成教育設計。如,班級中的同學為醫(yī)學家庭,父母都是醫(yī)生,其生活中與父母聚少離多,甚至休息時父母也會隨時離開。引導這為學生表達出自己的故事,然后以這個故事為基礎,展開教育。讓其他同學思考,為何這為同學的父母經常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從而引導出職業(yè)教育中的核心問題——職業(yè)精神。對此,教師又展開教育內容,將本次課程與當下我們民族所遇到的困境聯系起來,引入鐘南山院士與千千萬萬“大白”的故事,讓他們對愛崗敬業(yè)有一個深刻且清晰的認知。
3.2恰當創(chuàng)設情境活動
道德與法治這一學科的教學比較枯燥,由于學生對學科價值缺乏準確認知,不能全身心投入學習,導致學習成效不佳。核心素養(yǎng)的推進,對道德與法治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實際教學中,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傳統教學存在的諸多問題,改善教學環(huán)境,提高教學效率。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深化學生對學科知識的認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課程參與度。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旦被激發(fā),教學往往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更有利于學生掌握復雜的知識,提升學科素養(yǎng)。另外,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將枯燥的知識以學生樂于接受的方法呈現出來,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化,提升教學效率,啟發(fā)性教學情境的設置能有效助力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3.3充分滲透項目活動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真正可以提高其能力的方法還是促使其自主參與,耳提面命的教育并不契合初中生學習習慣與學習規(guī)律,只有在實踐中自主得出結果,那么學生的記憶與理解才能更加高效。為此,教師的實際教育中可以加入項目活動教育策略,通過布置針對性活動,讓學生在自主參與中完成自主的應用以及理解。
結語
總之,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建設中,有效課堂的建設必須正確地剖析其內涵和內容,并將其與教育工作相融合,從而實現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的目標,從而使有效課堂建構真正助推初中生學習能力、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及發(fā)展,增強初中生課堂學習體驗,為初中生道德與法治的綜合能力,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裴勝沖.如何構建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J].新課程,2021(29).
[2] 鄒川平.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構建高效課堂的困境與提升策略[D].西華師范初中,2021.
[3] 陸素芬.構建高效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策略分析[J].考試與評價,2021(03).
[4] 黃華克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求知導刊,2020(23);12-13.D0I;10.
[5] 孫全軍.高考評價體系在中考道德與法治命題中的體現[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1(06):65-66.
[6] 肖濤.立德樹人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1(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