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項目:曲靖市教育體育局·曲靖師范學院教育科學規(guī)劃聯合項目2021年度項目“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高中生地理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項目編號:QJQSKT2021ZC03)。
作者簡介:保杰(1990~),女,漢族,云南曲靖人,曲靖市第一中學,研究方向:中學地理教學。
摘 要:地理實踐力,簡單來說就是學生在進行地理實踐時表現出來的意志品質、行動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注重學生地理實踐力的培養(yǎng),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地理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而從高中地理教學現狀來看,關于學生地理實踐力的培養(yǎng)還存在諸多問題,對此在今后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加大對學生地理實踐力培養(yǎng)的重視力度,結合學生的成長所需,采取科學的方式組織學生進行地理實踐,從而為學生的良好發(fā)展提供保障。
關鍵詞:高中地理;實踐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3)08-0147-04
一、 引言
地理實踐力屬于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部分,是衡量學生地理水平的重要因素。高中地理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注重學生地理實踐力的培養(yǎng),可以很好地拓寬學生視野,全面激活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地理學習中享受快樂,激活了學生的地理學習主動性,強化了地理教學效果。同時,對于高中生來說,在地理學習過程中通過參加相應的地理實踐活動,如地理考察、地理調查、地理實驗等,能讓學生接觸多元化的課外知識,并讓學生在實踐中充分了解到我國社會狀況、自然信息,對學生地理素養(yǎng)的發(fā)展十分有利。
二、 地理實踐力的概述
地理實踐力,簡單來說就是人們進行地理考察、地理實踐等實踐活動時,所表現的意志品質、行動能力。當前社會在發(fā)展中面臨諸多問題,如資源短缺、環(huán)境污染等,為了更好地處理這些問題,實現對優(yōu)秀人才的培養(yǎng),需要引領當代學生充分接觸社會,在實踐中獲得經驗,加深學生對人口、環(huán)境、資源等實際問題的認知,便于學生的良好發(fā)展。從地理學核心素養(yǎng)的實際情況來看,地理實踐力主要具備以下特點:
一是綜合性。地理學科本身具有一定的綜合特性,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各個方面的內容,并且地理學科與其他學科也有緊密的聯系。地理實踐力不僅是對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考查,同時也是學生本身的區(qū)域認知、地理思維等方面的綜合體現。高中地理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地理實踐力培養(yǎng),可以在強化學生實際問題分析處理能力基礎上,引領學生形成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念。
二是發(fā)展性。高中生的地理實踐力需要在特定的環(huán)境、要求下進行培育,學生地理實踐力的獲取是一個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等多方面不斷提升的過程,教師無法在一朝一夕完成對學生地理實踐力培養(yǎng)。教師必須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引領學生不斷進行練習,達到學生地理實踐力提升的目的。
三是實用性。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到處都有地理知識的存在,高中地理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指引學生用地理的眼光發(fā)現自然,能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學習地理知識,并體會地理知識在生活中的實用性,從而體會到地理的樂趣,增強學生的地理學習主動性。在當前社會中,已經有很多生態(tài)問題對學生的日常生活帶來影響,而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學生深入調查,獲取相應的經驗,然后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方式。如關于溫室效應的問題,學生可以在社區(qū)進行居民出行方式調查,并在此過程中開展大氣環(huán)境保護宣傳活動。
三、 地理實踐力培養(yǎng)中的問題
高中地理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注重學生地理實踐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的綜合成長有很大幫助。而從高中地理教學實際來看,在學生地理實踐力培養(yǎng)上還存在諸多問題,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地理實踐力培養(yǎng)不太重視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在課程教學中越來越看重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地理實踐力作為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一部分,教師已經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地理實踐力的重要意義,并且也認同地理實踐活動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的影響。但是在實踐中,高中地理教師真正組織學生開展地理實踐活動的機會很少,幾乎很少組織學生進行地理實踐訓練。同時對高中生來說,他們會將高考放在最關心的點上面,學生自身雖然對地理實踐活動具有一定興趣,但是學生普遍認為地理實踐活動對其考試成績提高沒有太大幫助,學生會將更多注意力放在教材中的理論知識上面,從而出現學生本身對地理實踐力培養(yǎng)不重視的狀況。
(二)地理實踐力基礎差
地理實踐活動的開展本身對教師能力有較高要求,高中地理教師不僅要對地理教材中的內容有充分了解,還需要具備良好的能力,熟練地組織學生開展地理實踐活動。而從當前高中地理教師的狀況看,還存在地理實踐能力相對比較弱的狀況,教師關于地理實踐能力存在一定不足,地理實踐活動設計存在缺陷,難以保證學生地理實踐活動規(guī)范有序地進行。
(三)實踐活動開展不足
高中地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很少組織學生真正地開展地理實踐活動,有的教師甚至只是通過口頭講解的方式進行。即便是教師組織學生開展了地理實踐力,學生也處于“邊上看”的狀態(tài),教師在地理實踐活動中處于絕對主導地位。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地理實踐更加偏于形式,不利于學生地理實踐力的提升。同時,從當前的高中地理實踐活動開展狀況看,大多是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模擬實驗,而戶外調查、社會實踐類的地理實踐活動很少開展,這類實踐活動需要學生到戶外進行,涉及的因素比較多,如活動經費問題、安全問題、實踐活動效果等,在諸多因素影響下教師很少組織學生進行相應的社會實踐活動。
四、 高中生地理實踐力培養(yǎng)策略
(一)強化實踐教學支持
首先,學校需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改善教學環(huán)境。高中生地理實踐活動之所以局限在校園內,一方面,是由于安全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是由于學校對實踐活動的投入力度相對比較小。高中階段面臨高考的考驗,學校會將更多的資源投入與高考相關的活動中,對實踐活動的支持力度相對比較少。當前國內大部分高中都沒有開設專門的地理實驗室,即便是有地理實驗室也存在各種設施不完善的情況,現有的設備很難滿足學生地理實踐活動開展需求。所以學校需要在爭取國家支持的基礎上,獲取相應的社會資金,強化與社會的聯系,建立相應的校外實踐活動場所,為學生校外地理實踐活動的開展提供保障。學校還應該進一步完善地理信息化教學所需要的各種軟件、硬件設備,如地理信息系統(tǒng)、遙感圖象、空間定位系統(tǒng)等,實現對學生地理實踐力的良好培育。
其次,學校應該做好對地理教師的培訓教育活動。當前高中地理教師存在明顯的地理實踐力不足問題,而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活動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發(fā)展所需,所以在實際中教師應該轉變方式,關注地理實踐活動開展。而學校要做好對高中地理教師的培訓活動,邀請具有豐富地理實踐活動組織經驗的教師舉辦講座,安排教師分享交流心得,增強教師對實踐教學的認知。同時學校還需要鼓勵高中地理教師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學習,通過網絡視頻、觀看名家講壇等多種方式,提高教師本身的地理實踐活動組織能力,從而高效地組織地理實踐活動。
(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首先,高中地理教師應該主動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大數據時代下,教學活動較之過去有了很大變化,在實踐中高中地理教師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加強課堂教學與實踐活動的結合,改變學生被動學習、機械模仿的狀態(tài),引領學生能主動地進行知識探究。高中地理教師需要指引學生積極地開展實踐活動設計、戶外考察、地理觀測等活動,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地理知識。同時高中地理教師還應該對學生的地理實踐活動做出科學、客觀的評價,通過全面、多元的評價,讓學生充分了解到自身在地理實踐力中的不足,便于學生做出針對性的調整,為學生后續(xù)能力提升奠定基礎。
對于高中地理教師而言,在日常教學中需要設計具有廣度、深度的課堂情境,實現對學生地理實踐思維的培養(yǎng)。在當前的教育領域中,情境教學屬于課堂上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可以指引學生在真實、具體的情境下完成問題討論,也是教師在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地理實踐力的有效方式。在實際教學中,高中地理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狀況,引入學生日常生活中真實的案例,引導學生對其進行分析,讓學生能對知識有深層次的感知。在教師設置問題時,還需要充分考慮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差異性,設計問題要做到層層推進,把握重難點內容,使得學生能在情境下高效完成問題探究,并在此過程中促進學生地理實踐熱情提升。在課堂上教師還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引領,如研究結果展示、紙筆測驗、小組競賽、辯論演講等,使得學生能在課堂上真正地“行動起來”,促進學生的地理實踐力提升。
從地理教學實際情況看,還存在學生參加地理實踐機會比較少的情況,學生的學習活動主要是在教室進行。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教師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課堂教學活動,對持續(xù)時間比較長、難度比較高的實踐活動,可以布置相應的課前作業(yè),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提前進行實驗活動,并制作成相應的文字圖片、視頻等在課堂上展現出來,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提前了解地理知識,又能實現對學生地理實踐力的培養(yǎng)。而對自然地理原理方面的知識,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直接組織學生開展相應的地理實驗,通過課堂實驗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活動,在操作中深化學生感知。
此外,在信息化時代下,高中地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組織課堂教學活動。借助信息技術一方面,可以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豐富資料;另一方面,在網絡中還有很多與地理實驗相關的視頻,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將這些視頻播放出來,以此帶給學生深入的感知,促進學生地理學習效果提升。
(三)深化理論與實踐聯系
就目前而言,部分高中生對地理實踐力的認知還比較差,而在學生的現實生活中到處都有地理的存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指引學生盡可能多地觀察地理現象,留意生活中的地理問題,便于學生能將自身學到的地理理論融入生活,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的良好結合。如我國河流流向右岸水比左岸深,城市降水要比農村多,污染比較大的工廠位于下風口。這些地理現象都是學生平常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學生幾乎能做到張口就來,但真正進行實地考察的卻比較少,教師要引領學生在平常盡可能多地進行地理實踐,做到“實踐出真知”,便于學生活學活用。
(四)案例分析
為了更好地分析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地理實踐力培養(yǎng)路徑,文章結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植被與土壤》中的“問題研究 如何讓城市不再‘看?!闭归_分析。
本活動主要是對學生之前對植被、土壤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檢查。當前我國部分城市存在十分嚴重的內澇問題,通過活動,教師需要指引學生意識到土壤功能缺失與城市洪水之間的關系,并借助國際上控制城市雨洪的方式,對我國海綿城市試點進行解分析,探尋解決城市“看海”問題的路徑。
教師進入課堂后,可以先組織學生觀察實驗:將混有樹枝、泥土等雜物的渾濁水倒在雨水花園容器中,靜置一段時間。教師借助實驗來激活學生的興趣,同時將熟悉的自然地理現象搬到課堂上,強化學生的地理實踐應用思維。
接著,教師為學生展示圖片,“2016年7月武漢內澇”,教師依據圖片讓學生思考武漢“看海”的原因,隨后教師為學生呈現2020年7月武漢強降雨城市景觀圖片,并讓學生思考武漢2020年沒有“看?!钡脑?。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多媒體將相應的圖片、視頻播放出來,指引學生對2016年與2020年武漢內澇情況進行對比,可以帶給學生更加形象的視覺感官,激活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學生經過探究、對比,可以意識到城市“看?!钡闹饕蚴浅鞘械孛嬗不?,從水循環(huán)的角度看,其實質是降水更多地轉變成了地表徑流。
隨后,教師指引學生觀看土壤實驗,讓學生對實驗中的四種地面蓄水能力進行排序,在此基礎上給學生提出問題:土壤蓄水功能與什么因素相關?學生通過觀看實驗操作,得出結論,城市洪水與土壤蓄水功能有較大關聯。
在此基礎上,教師指引學生探究微觀上解決城市“看?!钡拇胧=處熍c學生一起開展御水花園實驗,將事先準備好的雨水花園模型拿出來,在新課導入階段已經加入了渾濁水,這時教師讓學生觀察水的狀態(tài),對比水初始狀態(tài),各小組學生相互討論,總結出雨水花園的作用。學生通過實驗操作,可以對雨水花園的概念有更深認知,并且在實際操作中還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探索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對學生地理實踐力提升十分有利。學生經過實驗探究可以明白雨水花園具有良好的生態(tài)功能,但是其本身只能對局部雨洪進行控制,要想實現城市不再“看?!?,還應該對區(qū)域整體狀況進行分析。
最后,教師引導學生解讀海綿城市示意圖,從排水、用水、凈水、滲水、滯水、蓄水等角度對海綿城市的作用進行分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提供形象直觀的圖片及學習資料,打破時空限制,實現海綿城市結構、剖面形象化展示,便于學生能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結合起來,深化學生對海綿城市各環(huán)節(jié)連續(xù)性的了解,促進教學重難點的突破。
學生學習活動完成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借鑒海綿城市模式圖,嘗試將校園打造成“海面校園”,并做出詳細的說明。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注重學生地理實踐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的成長有很大影響。在實際教學中,高中地理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發(fā)展狀況及地理實踐力培養(yǎng)現狀,調整地理實踐教學活動,采取現代化、多元化的方式來組織地理實踐活動,指引學生在地理實踐中充分了解相關知識,深化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各項能力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偉.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實踐力的培養(yǎng)[J].華夏教師,2021(5):21-22.
[2]張慧.地理實踐力培養(yǎng)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滲透探究[J].新課程(教研版),2021(49):210.
[3]李少鳴.例談高中地理學生實踐力的培養(yǎng)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0,21(11):70-71.
[4]周怡.高中地理實踐力培養(yǎng)路徑[J].中學政史地:高中文綜,2022(10):67-69.
[5]黃彩雯.高中生地理實踐力培養(yǎng)的路徑與啟示分析[J].考試周刊,2021(97):133-135.
[6]周多義.高中生地理實踐力的培養(yǎng)與案例分析[J].新智慧,2022(4):92-94.
[7]劉維倩.高中地理教學中地理實踐力的培養(yǎng)策略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5):123.
[8]徐龍飛.高中地理教學中地理實踐力的培養(yǎng)策略分析[J].情感讀本,2020(8):44.
[9]張靜.高中地理實踐力培養(yǎng)策略分析[J].文理導航,2022(31):85-87.
[10]劉春艷.淺析高中地理核心素養(yǎng)中地理實踐力的培養(yǎng)[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21(32):112-113.
[11]江軍.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高中地理實踐力的培養(yǎng)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69):151-152.
[12]侯伶俐,蔣慶豐,任良君.主題式實踐在高中地理實踐力培養(yǎng)中的應用——以“湖泊”主題為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22(4):24-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