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花
摘? 要: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感是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教師應創(chuàng)設多元和諧的語境,包括情境對話、角色扮演等,鼓勵學生進行多樣化的語言表達;幫助學生捕捉語音特點,提升學生英語語言能力,讓學生在真實交際中感知語言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韻律的敏感性及語言表達能力,有助于激發(fā)學生語言的興趣,同時推動小學英語學科教育教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英語;語感培養(yǎng);語言能力;教學策略
語感指學生對語言的敏感性和理解力,能準確、流利地運用語言進行交際,并形成持續(xù)的語言自覺認知。小學階段英語學習對學生的未來成長意義重大,教師要意識到語感構建和英語思維培養(yǎng)在整個英語教學過程中的關鍵地位。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感是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和語言表達水平的重要途徑。然而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只重視語法和詞匯記憶,卻忽視了對學生語言感知的培養(yǎng),因此學生英語表達交流能力較弱。所以教師應探討運用多種教學法,有效培養(yǎng)學生語感,提高學生語言敏感性和運用能力。
一、語境創(chuàng)設與語感培養(yǎng)
語境創(chuàng)設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重要策略之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創(chuàng)設豐富多樣的語境,以幫助學生感知語言的實際運用。首先,教師可以通過情境對話的方式讓學生在真實交際情境中體驗語言的運用。例如教師模擬購物場景,讓學生扮演顧客和店員,進行購物對話,從而讓學生感受到語言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舉行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在不同角色中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情感,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語言表達能力。其次,教師還可運用舉例的教學方式,將學習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起來。例如教師講解某個單詞的應用時,可以給學生提供相關例句,讓學生在具體語境中理解和記憶單詞的意義和用法。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呈現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如播放英語新聞、電影片段等,讓學生在聽、說、讀、寫的過程中感受語言的真實運用。通過豐富多樣的語境創(chuàng)設,學生可以在實際交際中感知語言的運用,從而培養(yǎng)起對語言的敏感性和理解力。因此語境創(chuàng)設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重要手段之一,應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得到充分重視與廣泛應用。
二、音調訓練與語感培養(yǎng)
音調訓練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關鍵策略之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對語音特點的感知和理解,實現學生語感培養(yǎng)的目標。首先,教師可以通過聲音辨識游戲,讓學生聽辨不同音素的發(fā)音,幫助學生區(qū)分不同音素,并學會正確發(fā)音。其次,教師還可以通過語音模仿練習,讓學生模仿教師或音頻中的發(fā)音,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語音。除了語音訓練,教師還應注重教學中語調和節(jié)奏的訓練。
如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個單元“Welcome back to school!”一課,教師結合教材實際教學內容進行音調訓練,本課授課內容可以從鞏固問候語開始,如“Welcome back!”“Nice to see you”“Nice to see you too”接著學習自我介紹“Im…”“Im from…”以及問句“Where are you from?”這個單元的教學內容還涵蓋了9個關鍵單詞,如Canada,China,USA,UK,she,he,student,teacher,pupil,并重點訓練了元音字母“a”的發(fā)音。在這個單元的教學內容中,教師可以將“Nice to meet you”這個已學過的知識點作為基礎,進一步引導學生探索、模仿和練習新知識的音調、節(jié)奏,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并更好地學習自我介紹。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能掌握新的句型、詞匯,還能在實際應用中感受到句型的音調變化和節(jié)奏感,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了他們的語感。通過本單元學習新學期、新學生之間的相互見面和自我介紹這樣的情境,學生真實地感知了句型的意義和應用場景,提高了英語語感。
此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音調、節(jié)奏訓練對學生的聽力理解也會產生積極影響。通過不斷練習,聽辨不同的語音特點,學生能加強聽力能力,可以更快、更準確地理解口語表達。同時,通過聆聽英語樂曲或觀賞英語電影,學生也能提高對語音的敏感性。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資源,有效實施音調、節(jié)奏訓練。例如利用多媒體教具和英語歌曲,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訓練;通過互動游戲和小組活動,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和參與度。教師還應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和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個性化訓練,幫助學生克服語音發(fā)音的困難和錯誤。
總體而言,音調、節(jié)奏訓練是小學英語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語感、口語表達和聽力理解能力。通過豐富多樣的訓練形式和方法,學生能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中不斷進步,成為自信、流利的英語使用者。
三、語言表達與語感培養(yǎng)
多樣化語言表達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重要策略之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通過多種形式和方式進行語言表達,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語言運用能力。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口頭表達。通過角色扮演、小組討論、口頭報告等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實際交流和表達。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還能增強學生對語言的感知理解。其次,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書面表達,通過寫作練習、作文比賽等形式,學生能通過文字表達自己的想法感受。在寫作過程中,學生需要注意語言準確性和表達連貫性,這樣的訓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敏感性和運用能力。最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其他形式的語言表達,如繪畫、漫畫、歌曲創(chuàng)作等。通過這些創(chuàng)意性的語言表達方式,學生能將所學語言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而增強了語言運用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另外,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對其語感的形成非常重要。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以舊帶新的方式自主合作學習,不斷增強創(chuàng)新精神。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五課時“B-Lets learn,Lets chant,Start to read”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團隊合作活動,活動中學生可以分組進行小組討論,共同探討某一國家的國旗顏色或標志性建筑的特點,并準備一個英文小報告來展示他們的發(fā)現。通過“Lets chant”部分,學生可以合作創(chuàng)作英文歌曲或口號,與其他小組進行互動交流。在“Start to read”的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可以合作閱讀一篇簡短英文文章或故事,并一起討論文章的主題和內容,互相糾正發(fā)音。這種方式不僅有助于加強學生語言應用能力,還能讓他們更好地學會與他人溝通。例如在學習國家名稱時,學生可以通過學習中國和其他英語國家的國旗以及標志性建筑物來了解和分享相關知識。同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新設計活動,使學生逐步做到看見符合發(fā)音規(guī)律的單詞能認讀,聽到符合發(fā)音規(guī)律的單詞能拼寫。這些活動不僅有助于學生在真實場景中運用英語,還能讓他們更深入地理解和體驗到語言魅力。
四、結語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感尤為重要。英語語感是運用英語進行交流表達的基礎,也是英語水平提升的關鍵所在。教師要結合實際英語學習現狀,聯(lián)系實際運用多種方式,基于學生知識需求和發(fā)展認知視角,營造良好的英語語感學習氛圍,使學生能更加直觀、形象地理解英語學科知識,提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交流溝通的機會,并鼓勵學生勇敢表達,讓學生在極具生命力的英語學習中真正培養(yǎng)出良好語感,為學生后期學習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麗明. 小學生英語語感培養(yǎng)與形成的策略研究[J]. 海外英語,2020(07):87-88.
[2]呂偉偉. 基于語感培養(yǎng)的小學英語教學探索[J]. 中國校外教育,2019(16):91-92.
[3]程杰. 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語感培養(yǎng)[J]. 天津教育,2020(08):177-178.
(責任編輯:鄭? 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