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池
摘要:激勵是指激發(fā)人的心理動機的一個過程,在激勵策略的刺激下,能使人始終維持在一個興奮的、積極狀態(tài)之中。而在初中物理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在遇到較難理解、邏輯性較強的知識點時,容易產(chǎn)生畏難情緒,從而喪失信心,導致之后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大大降低。因此,教師應多研究探索不同的教學策略來幫助學生增加對物理的學習熱情。通過觀察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以及物理教學的課堂情況,筆者發(fā)現(xiàn)激勵策略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具有很好的效果,本文將對激勵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論述。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激勵策略;學習熱情
在新課程改革與提倡素質(zhì)教育的背景下,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傳授給學生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物理學習過程中,靠死記硬背是完全不行的,如果學生具有物理學習思維則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面對枯燥、邏輯性強、較難理解的知識點,如何讓學生具有較強的學習動機以及學習熱情,是一個值得每個教師思考的問題。在課前、課中、課后以及平時相處過程,教師都可以通過言語、情感和恰當?shù)慕虒W方式,贊揚、鼓勵學生,增加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一.初中物理教學的現(xiàn)狀
(一)教師教學方式不合理,不能完成教學目標
初中物理知識邏輯性比較強,初中學生對于一些物理概念的理解并不是很透徹,導致在學習的過程中比較吃力。而目前教師的教學方法還是有很大一部分停留在灌輸式教育為主,“一言堂”式的教學模式導致課堂教學氛圍比較沉悶,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不是很高[1]。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新課標的倡導下,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重視實驗,但在有些老師的教學過程中,還是習慣于一個人唱“獨角戲”在講臺前進行演示實驗,即使讓學生進行分組實驗,也沒有明確清楚實驗目的、實驗分工、實驗步驟等,沒有激勵起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以及探索實驗結(jié)論的熱情,導致學生只是一味的湊熱鬧擺弄實驗器材,無法理解學習過程中的重難點。
(二)學生有畏難心理,不能擺正學習態(tài)度
初中是學生接觸物理的初級階段,物理學科在很多學生的印象中都是比較難學的學科[2]。初二物理知識一開始時以記憶為主,知識點較為簡單,較容易掌握,很明顯學生學習態(tài)度好學習熱情高。隨著物理知識的邏輯性逐漸增強,一些課上聽課不夠認真的學生,出現(xiàn)了概念難以理解,知識點掌握不牢固,題目不會做的情況。有些學生知識點背的很牢固,但仍然存在不會靈活運用知識去解釋生活中問題的現(xiàn)象。久而久之,一部分學生在學習物理時存在畏難心理,課上學習物理的熱情不高,不能擺正學習態(tài)度,在學習物理知識時存在較重的心理負擔,大大降低了學習效果。
二.激勵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契合初中生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和心理需求
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初中的學生不管在日常生活還是課程學習過程中,都是非常希望能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表揚的。初中的學生自尊心和好勝心都很強,有時愛表現(xiàn)又容易喪失信心,因此激勵策略對于初中學生是非常有效的,契合初中生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和心理需求。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使用激勵策略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使學生的信心倍增,也會讓學生由內(nèi)到外地產(chǎn)生自發(fā)的、積極的學習動力[3]。同時,初中學生剛開始學習物理,還沒有形成物理思維,教師通過激勵策略不斷引導幫助學生建立物理思維模型,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為未來物理的學習打好基礎。
(二)契合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充分尊重個體差異
物理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每個學生對物理知識接受的快慢程度有所不同。尤其對一些物理學困生來說,由于知識點難以理解,經(jīng)常出現(xiàn)上課走神的情況。因此采用激勵策略可以在教學過程不失時機地從不同角度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提問,這樣既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又可以因材施教對不同學生的不同問題進行具體解決,充分尊重個體差異。同時教師對于每一位學生的回答都能給予以充分的肯定、贊揚與鼓勵,既可以增加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的自信心,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有助于發(fā)揮學生在物理課堂的主體性
教師應用激勵策略在課堂上進行提問引導,可以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回答問題,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活躍課堂氛圍,營造出師生共同探討學習的課堂環(huán)境[4]。教師演示實驗轉(zhuǎn)為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實驗,教師講解轉(zhuǎn)化為提問引導學生講解,學生主動思考探究,合作進行實驗自主解決實驗中的問題,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真正地做到把課堂交給學生。
三.激勵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啟發(fā)式預習
課前自主預習對于學習物理學科是至關重要的,如何使用激勵策略引導學生自主預習便成了教師需要提前思考和安排的任務。教師在給學生布置課前自主預習內(nèi)容的時候,既要設置好學習目標能達到簡單了解即將要學習的課程概念,又要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熱情,讓學生迫不及待的期待新課內(nèi)容的學習,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自主性,提高學生的探索能力。
(二)引導式提問
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把學生放在課堂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激勵學生自主動腦動手去探索學習。其中,提問的技巧對于激勵性教學來說,也是功不可沒的。首先,在提問的過程中要注意循序漸進,通過不斷地提問既可以增加學生的參與度,活躍課堂氛圍,又可以實時獲取學生的掌握情況。其次,對于不同的學生提問時都應該掌握一個度。對于物理學困生來說,如果提問比較難,會使他喪失信心,如果太容易,會使他感覺被羞辱。對于愛思考的學生就提問一些邏輯性比較強的問題,這樣也能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的好勝心。
(三)競爭式激勵
利用初中學生好勝心強而持久性差的心理特點,恰到好處地在物理教學過程中使用競爭激勵評價,對于物理教學目標的達成也是非常有效的。在物理課堂中,競爭可以是個體與個體之間的競爭,也可以小組與小組之間的競爭。小組競爭學習將學生的個體差異作為一種積極的教育資源加以利用,在小組競爭的過程中,組內(nèi)成員可以取長補短。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課上面對幾十個學生沒有過多的時間對每一位同學都進行針對性輔導,而小組競爭恰巧能解決這個問題,組內(nèi)成員為了小組的共同成績,便會幫助組內(nèi)的學困生,具體到每一位學困生的弱項,解決學困生的問題,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從而大大地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同時,初中生具有較強的榮譽感,競爭式學習尤其是小組競爭,為了不使整個組榮譽受損,很多學生都會在合作的過程中主動地克服自己的惰性。
(四)精確式反饋
作業(yè)的布置也是需要教師花心思的任務,作業(yè)要精,按層次去布置作業(yè),同時布置作業(yè)時要顧及到每個學生的心理。教師要對課后作業(yè)進行精確且及時地反饋,基本題要全批全改,重點題要細批細改,學困生要面批面改。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分數(shù)是比較在意的,比如平時的家作,教師批改完發(fā)下去之后,學生看了一眼便放在旁邊,沒有提前訂正的習慣。但當給學生的選擇題、作圖題等標上錯了幾個得分是多少后,在課間會發(fā)現(xiàn)一些得分比較高的學生開始興奮的“炫耀”,一些得分比較低的學生也開始好奇自己怎么錯了這么多個,錯在了哪里,開始借同桌的作業(yè)進行訂正,還有一些同學發(fā)出了懊悔的聲音,宣稱下次一定要錯的更少。因此教師對學生的作業(yè)進行精確的反饋,既是對學生的負責,也會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此外,教師對于不同學生的作業(yè)適時的給出不同的激勵性評語,也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綜上所述,將激勵策略應用于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既符合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也契合初中物理教學的實際情況。在本文的研究中,詳細介紹了課前啟發(fā)式預習、課中引導式提問及競爭式激勵、課后精確式反饋、平時交流式談話等激勵策略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的具體應用。通過筆者的實踐得出激勵策略這一教學方法的使用,不僅能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對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還能很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能夠自主地去學習,以更加積極飽滿的學習態(tài)度去面對物理知識。
參考文獻:
[1] 王芳蘭.淺析激勵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0(7):105-106.
[2]周煜.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情感激勵策略實踐研究[J].中外交流,2019(30):165.
[3]萬占軍.激勵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學周刊,2022(12):38-40.
[4]華紅.淺析實驗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考試周刊,2020(1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