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智慧
[摘 要]語言是人類交際的工具,是情感表達的載體。學習語言離不開交流,只有在個體相互交流中才能習得語言技能。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互動教學模式受到了廣大師生的青睞。互動教學模式倡導學生在課堂中積極主動地與教師交流、與同學對話,在師生間、生生間形成思維的碰撞,從而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
[關鍵詞]初中語文;師生互動;策略與方法
語文是素質教育階段的重要學科。在新課改這個大背景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展師生互動已經(jīng)成為必然的趨勢。采用互動教學模式,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也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語文教師要積極探索互動教學的具體應用策略,切實提高師生課堂互動的效果。
一、轉變教學理念,重視師生課堂互動
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態(tài)度影響課程的實施。因此,要想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應用互動教學模式,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態(tài)度,摒棄傳統(tǒng)教學思維,深入學習新的教學理念,還應深刻意識到以往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師生交流互動不足的問題,重視加強課堂教學互動,確保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能夠得到充分發(fā)揮。以七年級《鄧稼先》一課的教學為例,考慮到當代初中生有較強的表達需要,且關注教師在教學中是否尊重自己,因此,在開展本次教學活動之前,教師應積極改變以往以自身為主導的教學觀念,主動深入到學生群體中,加強師生交流與溝通,切實了解班級學生自主學習和交流表達的實際需求,并科學制定教學方案,把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課堂互動學習能力等作為本次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重視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
二、創(chuàng)設互動情境,調動學生互動興趣
布魯納指出:“個體的認知活動需要借助知識的呈現(xiàn)方式開展,而且知識的呈現(xiàn)越直觀就越有利于提高學習效果?!背踔须A段,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往往欠缺主動性和積極性,要想實現(xiàn)學生與教師之間有效的互動,往往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應用互動模式開展初中語文教學活動,教師應結合班級學生學習的實際需求,創(chuàng)設具有生活化、趣味性、問題性的情境,以此吸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生互動交流和探究學習的熱情,確保讓班級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互動探究活動中來。以八年級《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一課的教學為例,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已經(jīng)對消息文本有一定的認知,初步了解消息的主要結構和語言特點。因此,在開展本次課堂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先通過多媒體技術引入校內的一些熱點事件圖片、音頻等資料,然后創(chuàng)設一個有關消息主題的互動學習情境。如在周三的學校運動會上,我們班參加了幾個運動項目,取得了優(yōu)秀的成績,現(xiàn)在想把這些好消息發(fā)布到學校布告板上,請同學們思考和討論一下:這幾條消息應該如何編輯?必須包含哪些內容?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互動熱情。
三、組建合作小組,增強師生互動效果
組建合作小組是促進課堂互動、強化學生討論和自主探究的重要方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立足班級每個學生語文學習的實際能力和水平,把學生科學劃分為相同學習層次的合作小組,確保小組成員之間學習能力和優(yōu)勢互補,并積極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切實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討論,有效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以八年級《春酒》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先根據(jù)班級每個學生語文探究學習的實際能力和水平科學劃分學習小組,確保每個小組的學習層次相同,然后再結合本課的主要教學內容科學設置學習小組互動探究學習任務。如文章的主要寫作手法、主要結構是什么?文章語句分別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嘗試概括出作者筆下的母親形象,看看哪些語句凸顯了母親的形象?作者在文中表達了怎樣的情感?以此為班級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提供明確的方向,并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思考、討論和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切實提高學生探究學習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四、應用信息技術,助力師生課堂互動
目前,信息技術是各學科教師開展教學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技術支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多媒體、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信息網(wǎng)絡等多種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為班級學生開展探究學習提供更多參考資源,這樣既能夠打破單一學習語文教材知識的局限,有效拓展學生的視野,也能夠加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提高學生的互動學習能力。以七年級語文《皇帝的新裝》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人工智能技術、VR虛擬現(xiàn)實技術、信息網(wǎng)絡技術等技術手段,引導學生高效開展互動學習。首先,運用信息網(wǎng)絡技術把這一寓言故事的背景知識、故事視頻等內容引入課堂,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加深學生對故事背景知識以及具體故事寓意的理解,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然后利用VR虛擬現(xiàn)實技術將《皇帝的新裝》這一故事情節(jié)再現(xiàn)出來,并引導學生表演故事,增強語文學習實踐,實現(xiàn)高效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加強師生之間的對話交流,引導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促進學生的互動學習。
五、實施翻轉課堂,加強師生課堂互動
翻轉課堂是加強師生互動、引導學生互動學習的重要模式,教師應重視翻轉課堂模式在日常語文教學活動中的運用。課前,教師應先根據(jù)班級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科學設置一些自主學習問題,并將這些問題整合成一份完整的導學案,在課前一兩天發(fā)到每個學生的手中,然后組織學生結合導學案自主閱讀理解課文,深入學習文本知識,感悟文本中的情感。課中,教師應翻轉師生角色,鼓勵學生到講臺前大膽表達、自主組織課堂學習活動,并讓其他學生向講課的學生提出問題,由講課的學生回答問題,從而有效鍛煉學生的互動學習能力。以八年級《三峽》一課的教學為例,課前,教師可以結合文本內容引導學生積累課文中的實詞和虛詞,了解和感受長江三峽奇特的景色,學習和運用精煉生動的語言描繪景物特征的寫作方法。也可以立足文本內容,科學設置有關翻譯重難點實詞、虛詞、文本語句,歸納文中的景色特點,以及提取文本語句寫作方法等不同難易程度的導學問題,引導學生開展課前自主學習。課上,鼓勵每個小組的學生選出一位代表,到講臺前分段組織本次課堂教學活動,并要求其他小組學生自主提出一些學習問題,由這一小組學生解答,以此增強生生互動,提高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表達能力。
六、優(yōu)化教學評價,促進互動能力提升
教學評價也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鞏固學生互動學習效果、培養(yǎng)學生自主評價能力的重要活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具體學習行為、學習態(tài)度以及學習效果進行綜合評價,并積極引導學生自評和互評,加強評價過程中的師生互動,充分鍛煉學生的自主評價能力,從而逐步提升學生的互動學習能力。以七年級《老王》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在引導學生互動探究課文的主要結構、重點句段、關鍵字詞、人物形象、作者情感等內容后,借助多媒體技術和微課視頻把學生在本次課堂互動學習過程中的具體表現(xiàn)適當展示,引導學生反思、評價自己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互動交流態(tài)度、具體互動交流過程以及互動學習效果,并鼓勵學生大膽評價其他學生的互動學習表現(xiàn)以及教師的教學情況,引導其提出改進建議,以此充分鍛煉學生的自主評價反思能力。同時,教師也要針對每個學生在具體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對有良好學習表現(xiàn)的學生給予表揚,并對其后續(xù)學習提出更高期望。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要重視互動教學的應用,結合學生實際和具體教學內容把更多互動教學方法有效引入語文課堂教學中,不斷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形式,豐富語文教學活動,增強互動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高雪.淺談初中語文互動教學的開展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9,(12).
[2]劉岷晶.關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的有效性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03).
[3]張偉.關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的有效性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6).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