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宇
摘 要:隨著國家教育的改革,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已成為當前熱議的重點話題之一。語文學科是高中階段的重要基礎學科,也是高考的必考項目。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開展情境教學法,以幫助學生緩解學習畏難情緒,并在教學情境中進行語文知識學習并加深理解。特別是當前教育背景下,新課改不斷深入,高中語文教師也需要順應改革要求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善于應用情境教學模式,以便促進課堂教學并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情境教學法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展情境教學法,能讓學生能迅速地融入到課堂學習中。對學生來說,情境教學法可以說是一次全新的學習體驗,其課堂體驗感是不一樣的。在情境教學法中,學生能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并通過這種感受來加強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并加強對它們的認識和應用。高中階段的學習任務繁重,情境教學法是一種輕松、愉悅的教學方法,它可以縮短學生和知識的距離,讓他們更直觀地體會到語言的意義。在這種情況下,把情景教學方法真正地運用到中學語文教學中,是非常有現實意義的。
一、當前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不足
雖然當前情境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課堂的應用越來越多,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仍舊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沒有達到其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最終目的。雖然情境教學法已在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中得到開展,但他們在使用該教學方法時卻忽略了師生間的交流互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并未得到完全啟發(fā)。這是因為教師雖然使用了新的教學方法,但是教學模式沒有發(fā)生變化,學生并沒有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也缺乏和教師交流的時間。還有部分教師在使用教學情境法時,創(chuàng)設的情境沒有很好地和教材內容結合起來,導致情境應用沒有發(fā)揮真正的作用,反而讓學生將注意力從課堂學習轉移到了情境上,違背了使用情境教學法的初衷[1]。還有部分教師為了更好地發(fā)揮情境教學法的作用,占用了大量的課堂時間,沒有把握好它和課堂教學之間的平衡,反而讓學生排斥情境教學法在課堂上的應用。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情境教學法的策略
(一)利用情境開展課堂導入
開展情境教學法時,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和教材內容聯系緊密的教學情境,以確保情境教學法能發(fā)揮出最佳的教學效果。在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時就通過情境進行導入,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以情促教、以境優(yōu)教的教學目的。教師可參考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導入方法開展情境導入,讓學生能飽有熱情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之中,進而開展沉浸式的語文學習。以部編版高一語文上冊教材為例,在學習《念奴嬌·赤壁懷古》時,教師可以先播放一段關于詩詞解讀的視頻。內容可以是動畫的形式,可以讓學生能簡單直觀地感受作者想表達的感情,進而激發(fā)想要深層次學習的熱情。高中生學習任務重,很多時候對課堂教學是缺乏熱情和興趣的,而情境導入的應用則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課堂學習的內容對學生產生吸引力[1]。同時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情境教學法時也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及時對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進行不斷優(yōu)化,讓情境能時刻保持新穎,以便讓學生能快速進入課堂學習之中。
(二)利用多媒體展現文本情境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互聯網信息技術有了極大的發(fā)展提升,信息化也開始融入到教育行業(yè)之中。常見的有多媒體設備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教師們會通過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形式多樣化的教學知識,讓原本枯燥的圖文知識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從而營造更為有趣的教學氛圍。因此語文教師要學習現代化信息技術知識,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吸引高中生的課堂注意力。再結合情境教學法,通過多媒體展現更加直觀的課文文本內容,還原文本表達的情境,幫助學生加深對教材文本的認識和理解。仍舊以部編版高一語文教材為例,在學習下冊中的《哈姆雷特》時,教師可以簡單介紹作者莎士比亞的生平及該篇課文的創(chuàng)作背景,并指導學生細細品讀整篇文章。隨后,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哈姆雷特》的視頻片段,并讓學生在觀看結束后來概述文章課文的情節(jié)并總結文章主旨。教師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能重現課文的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表達情感,以提升學習效率。
(三)利用問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對于高中階段的語文課堂來說,情境教學模式的運用可以聯系相應的問題來調動高中生的探究積極性,讓其可以思考語文知識背后的內容,同時也是尊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表現。學生不再是單純的“要我學”,而是主動的“我要學”。高中階段的學習需要學生能夠進行獨立的思考和主動的學習探究,但一些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思路已經固化,所以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設計學習情況創(chuàng)設相應的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不斷拓展自身思維,讓學生可以基于更加多元化的視角來審視問題,促進其思維能力與探索意識的培養(yǎng)[2]。以部編版高一語文下冊教材中的《裝在套子里的人》為例,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可以創(chuàng)設相關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去主動思考主動探究文章中主人公的心理狀況,同時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討論為什么他表現出這樣的人格特性,我們能夠通過這篇課文學會一個怎樣的道理。問題情境和教材內容的結合,能引起學生的學習探究欲望,進而在教師的指導下一步步地進行自主學習,既培養(yǎng)了自主探究學習能力,也提升了語文學科素養(yǎng)。
三、結語
在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下,若想要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并結合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將其應用在課堂教學之中。在使用情境教學法時,要以學生作為課堂中心主體,利用情境開始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并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語文,讓學生能通過多媒體設備和情境教學深刻感受文本的感情魅力,實現以情促教、以境優(yōu)教的最終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魏立平.淺談情境教學法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9(19):105.
[2]盧靜. 情境教學法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應用探究[J].新課程(教研版),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