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翔燕
摘要: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可以使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和水平得到全面的增長,同時能使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得到提高,進而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結合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采取更多有效的措施,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引起人們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視,使小學生語文閱讀的質量和效果得到全面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學生閱讀能力;
引言
語文閱讀能力是小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需要掌握的一項重要能力,而《新課程標準》也明確規(guī)定了閱讀教學在提升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方面的功能和意義。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進一步探索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從而實現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一、問題教學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常常出現學習了很久,學生都不明白整篇文章講了什么,此時就需要應用問題教學法。問題教學法是指根據文章的中心思想設置問題,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問,讓學生帶著關鍵問題進行閱讀思考。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讓其主動帶著問題去閱讀,不僅可以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思考,還可以提升他們對學習的滿足感,積極踴躍地回答問題,參與到課堂中。例如,在教學《夏夜多美》這一篇課文時,教師通過對課文背景進行簡單的引入來激發(fā)學生興趣,而后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帶著問題去思考:這篇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有幾個主角?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故事?同學們覺得主角是個具有什么品質的動物呢?由此讓學生從整體歸納到細細思考情節(jié)以及文章所傳遞的中心思想,再由教師進行引領,相比傳統的教學方法事半功倍。在《陶罐與鐵罐》中,簡單了解一下陶罐與鐵罐,再由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文章,思考本篇文章講了哪些故事?陶罐與鐵罐發(fā)生了幾次對話?他們都是什么樣的人,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教師耐心引導學生思考和領悟。這一舉措提高了學生對文章中心思想的深層理解,也會使其產生積極的學習興趣。
二、積極利用信息技術來輔助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之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信息技術應用的力度也在不斷加大。以《總也倒不了的老屋》這課的教學過程為例,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從互聯網上搜集與這個故事相關的教學素材,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向學生進行有效展示。利用這種方法來為學生營造出故事教學氛圍,使學生在教學素材的引領下更好地融入課文閱讀之中,當學生閱讀完這篇課文之后,教師要積極為學生營造出故事化教學氛圍,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展示老屋的圖片,讓學生結合自己對課文內容的認識用自己的話將故事內容講解出來。因為利用這種模式能夠強化小學生的理解和認知,所以能夠使閱讀教學活動取得理想效果。
三、基于小組閱讀構建探究式的閱讀教學模式
當然在小學閱讀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常規(guī)的讀與寫,還要深入探究課文的思想感情,這樣才能重視學生的情感思維與想象力培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分組合作閱讀模式,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究,首先教師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并以小組為單位提出相應的閱讀目標與閱讀問題,讓學生在閱讀過后進行討論,通過交流、分享找到答案,也能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多分享意見,并聽取其他學生的理解,從而拓展自身的思維模式,這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在日常閱讀后往往會第一時間分享。通過小組探究的閱讀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也促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發(fā)展,因此教學過程中要利用好該方法,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四、讀寫結合,發(fā)揮寫作的反哺能力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當中,為了更好地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注重讀寫結合,充分發(fā)揮寫作對閱讀的反哺能力。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地領略文章的深刻內涵,體會作者的情感,教師要求學生在閱讀文章之后,進行仿寫訓練,引導學生在仿寫之后,對文章進行擴寫、續(xù)寫等練習,通過這種方式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和寫作方法技巧的理解和把握,使學生能進行深層次的閱讀,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另外,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寫作競賽,進而激發(fā)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使學生重視課外閱讀活動。在開展競賽活動時,教師要設置適當的獎勵,激發(fā)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進而有效地提升課外閱讀的有效性。
五、教師進行評價,提高閱讀的有效性
為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對學生的閱讀活動做出合理的評價,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進而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的有效性。教師對學生閱讀的良好評價,能滿足學生渴望得到教師的認可和夸獎的心理。因此,教師要適當鼓勵學生,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投身到小學語文閱讀活動當中。教師要經常性地對學生的閱讀活動給予肯定的評價,培養(yǎng)學生語文閱讀的自信心,充分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在評價時要關注學生的自尊心,要多向學生豎大拇指,給學生“你真棒!”的感覺,讓學生感受到獲取成功的喜悅,鼓勵學生參與到閱讀的討論交流活動中。
結束語
總而言之,以教師為導向,是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先決條件。教師需要不斷在教學中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運用多種方法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和鍛煉,使學生對閱讀有興趣,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邁向更高的臺階。
參考文獻:
[1]王志標.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問題及對策[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77):237.
[2]袁春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目標確定的重要性與科學性[J].山海經(教育前沿),2020(3):91.
[3]趙紅梅.探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問題的對策及其策略[J].速讀(上旬),2017(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