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欣
摘 要: 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不僅可以促進課程三維目標的實現(xiàn),而且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成長。閱讀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能夠有效促進學生自身智力的發(fā)展。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學必須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提高學生教學參與興趣,正確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方式對其自學能力進行有意識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的學習積極性。
關(guān)鍵詞: 初中思想品德課 學生閱讀能力 自學能力 培養(yǎng)方法
思想品德課本身比較抽象,理論性較強,比較枯燥。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單純督促學生進行知識的背誦記憶,而不注重對學生各項素質(zhì)進行培養(yǎng),大大挫傷學生的積極性。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不僅是學生知識記憶,意識的提升,更是學生能力和素質(zhì)的提升[1]。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教學更多的是講,講解得透徹、全面,但是忽視了閱讀能力培養(yǎng)。閱讀能力是學生學習的基礎,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必須重視閱讀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自學能力的提升。
一、初中思想品德課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的重要性
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全面發(fā)展學生能力。思想品德課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世界觀及人生觀的培養(yǎng)。尤其是課程改革,更加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及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閱讀可以有效對學生素質(zhì)進行全方位提升。閱讀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把課堂交還給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其教學參與的積極性,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營造愉悅的課堂氛圍,增強其求知欲望,使其在閱讀中獲得快樂和成功,繼而激發(fā)其學習興趣。閱讀還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尋找問題答案,并通過進一步閱讀,真正將知識內(nèi)化吸收。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注意強化對學生的引導,使學生以教學目標為導向,組織自身的閱讀活動,帶著疑問展開閱讀,并在閱讀中解決問題,繼而再次發(fā)現(xiàn)問題,自主思考并將其解決,強化教學成果。真正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其學習積極性,這樣才能提高學課堂教學效率。
二、初中思想品德課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一)提高學生對思想品德課閱讀能力的重視程度
行為受意識影響,當前學習理論最主要的是意義學習理論的構(gòu)建,新課改也是以其作為依據(jù)的[2]。在思想品德學習過程中,自主學習的形式最主要的是閱讀,所以必須重視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符合課程改革的要求,而且與社會全面的要求一致。長久以來,品德課教師的教學模式都是講重點、畫重點及背重點,現(xiàn)在必須摒除這樣的弊端,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學習教材,并深入領(lǐng)會其內(nèi)涵,對教材作出合理歸納總結(jié),進而通過教師指導有效解決現(xiàn)實問題。所以應當提升學生對于閱讀的重視程度,進而保障閱讀能力培養(yǎng)活動的有效開展。比如,在《成長在社會》一課中,教師應當將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詳細閱讀教材內(nèi)容,切身體會社會的變化,時刻關(guān)心社會發(fā)展,結(jié)合自身經(jīng)歷充分講述自己如何親近社會,潛移默化中形成自覺服務社會思想。
(二)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思品老師可以通過組織活動或者競賽形式達到提高學生閱讀積極性,改善學生閱讀習慣的目的,這些活動應當注意全面貫穿閱讀、寫作及演講,還可以對優(yōu)秀學生采取的合理方式進行鼓勵。采取這樣的活動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提升寫作和演講能力,可以將閱讀作為演練平臺,對學生閱讀、寫作及講演能力進行全面鍛煉。比如,在《與誠信同行》一課學習過程中,教師舉行一場辯論賽,本次辯論賽圍繞誠信這一主題展開,學生在辯論賽的過程中,學習了課本知識,深刻了解人貴在誠信,我們要做誠信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要絕對尊重他人隱私,為他人嚴格保守秘密,與此同時,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演說能力。
(三)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閱讀方法
閱讀并非簡單的程序,本身是相當復雜,所以必須引導學生使用正確的閱讀方式,強化學生閱讀能力,可以有效提升閱讀效率?,F(xiàn)在中學階段的政治教材較之過去,其閱讀性有了較大提升,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對于學生自學非常有利。但是經(jīng)過改革后的教材,部分學生卻無法正確掌握教材內(nèi)容,也無法精準地理解知識的要領(lǐng),更無法真正將教材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有效把握。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因為學生的閱讀方法存在一定問題??梢砸髮W生按照一定的步驟閱讀,比如“略讀—精讀—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樣的閱讀步驟。首先略讀大致了解文章概況,其次精讀認真梳理重點內(nèi)容,再次提出疑問展開思考,最后通過反思總結(jié)將疑問充分解答。比如在學習《做守法公民》的過程中,教師在課程開始之前,讓學生首先要求略讀課本,對此次講課內(nèi)容形成大致了解,然后就本次課程拋出一系列問題,如,我們?yōu)槭裁匆窦o守法,其重要性何在,我國針對人民都制定了哪些法律法規(guī),等等,要求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并找出答案,學生帶著問題精讀課本,對教材的重點進行認真梳理,解答老師給出的問題。與此同時學生可以就課本內(nèi)容提出自己的觀點或者疑問,教師對于學生提出的觀點和問題作出合理引導,鼓勵學生自主解決或者和合作伙伴進行討論,進而深刻理解教材內(nèi)容,同時學生體會閱讀帶來的成功的快感,其閱讀興趣更加濃厚,自主學習能力也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結(jié)語
閱讀是學生自學的有效手段,可以促進思想品德教學效果的強化。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引導學生,注重其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加強學生閱讀和討論,促進學生合作探究能力的提升,活躍學生思維,從教學中獲取更多知識。本文從閱讀觀念提升、閱讀方式糾正及提高學生閱讀積極性方面著手,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敬洪斌. 初中思想品德課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探究[J]. 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3,05:327.
[2]張愛平. 加強學生思想品德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 學周刊,2014,07: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