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冕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新型的課程,已經(jīng)在小學階段得到了普及和重視。進入初中階段,信息技術課無論是教學理念、教學目標,還是課程結構和教學內(nèi)容都較之前發(fā)生了顯著的改變。唯有緊緊圍繞“初中階段信息技術課核心素養(yǎng)”的內(nèi)容,靈活選擇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方法,積極開展引導型教學,促使學生在教師的帶領和引導下,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有目的、有計劃地參與信息技術探究學習,自主構建知識,獲取知識?;诖耍疚恼聦Τ踔行畔⒓夹g課堂引導的有效性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yè)人員參考。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課堂引導;有效性
引言
初中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對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有很高的要求,且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信息技術課程創(chuàng)新教育的重要性更為凸顯,如何實現(xiàn)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活動的創(chuàng)新教育非常值得探究。從當前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所開展的教學活動來看,課堂教學方法得到了很大的創(chuàng)新,有越來越多的新型教學方法開始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來,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信息技術教學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和教師都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考試分數(shù),對于其綜合能力沒有過多重視,然而這種模式已經(jīng)不再適應當前教學理念的要求,因此,教師應當重視新型課堂的構建。也就是說,教師要將計算機技術、網(wǎng)絡技術以及通信科技內(nèi)容融入信息技術教學當中,增加對教學和科研管理的服務性工作,進而實現(xiàn)信息資源的融合教學。在此過程中,教師可將信息設備與互聯(lián)網(wǎng)相連接,以便于更快捷地獲取資訊,同時,教師也可以準確掌握學生的學業(yè)狀況,可謂一舉兩得。除此之外,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備課并與其他教師進行科研探討能夠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效率,進而實現(xiàn)無紙化教學目標。
二、初中信息技術課堂引導的有效性策略
(一)設計深層次問題,進入課堂學習
首先,緊緊圍繞既定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圍繞教學中存在的重難點,精心設計問題。確保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和思考中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實現(xiàn)深層次的學習。其次,教師在設計問題的過程中,為了實現(xiàn)問題的引導價值,還應關注問題的探究價值、思考價值,確保問題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興趣,并積極主動地參與問題探究。再次,依據(jù)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設計出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盡力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設計完教學問題后,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就可以將問題當作教學導入方式,引領學生以問題為“支架”,順著教師搭建的“問題階梯”拾級而上,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信息技術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二)多維互動課堂教學,探究式學習
在“準備平面設計素材”一課中,教師圍繞圖像素材獲取方法、圖像文件格式轉(zhuǎn)換方式、Photo?shop窗口界面等內(nèi)容提出相關問題,在圖像文件格式形成原理下引出圖像處理軟件應用方面的知識。在此過程中教師提出“在之前學習的課程中,有哪些獲取圖像的方法?”通過一番整理學生找到三種處理圖片素材的方法,接著教師讓學生分別使用網(wǎng)絡下載、使用抓圖軟件獲取等方法。其中第三種方法——使用掃描儀輸入圖像,學生在本堂課中掌握應用原理即可。教師在探究教學中以多維互動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讓學生整理素材并參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回顧以往的知識,按照課程任務訓練圖像處理能力,更熟練地掌握圖像處理技能。
(三)重視任務驅(qū)動,建立獎罰機制
任務驅(qū)動法是當前教育中使用最為廣泛的教學方法之一。在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教師也可結合這一教學新形式,打造創(chuàng)新課堂。任務驅(qū)動法指的是教師通過對學生的引導與支持,讓其圍繞某個任務進行鉆研討論,在目標的驅(qū)動下,學生會深入探索教材,獲得不錯的學習成果。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不斷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升自身信息技術核心素養(yǎng)。此外,教師還需要在落實任務驅(qū)動法的基礎上設立獎罰機制,對拖延的學生予以處罰,對準時且正確完成任務的學生予以激勵。在獎罰分明的機制下,學生完成任務的積極性與對任務的重視程度會越來越高。
(四)打造“小老師”平臺,使教學給學生預留主動性
教師要充分利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平臺化優(yōu)勢,認識到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在于適度留白和放手以及有效的啟發(fā)和引導。如果教師采用的啟發(fā)引導手段不合理,學生也很難開展有針對性的活動項目和自主學習運營任務,這是在教學中要規(guī)避的誤區(qū)?!靶±蠋煛笔且环N新型教學理念和模式,其融匯了分層教學和自主學習思想,不但可以將填鴨式教學順利升級為學生自主學習,也能利用信息技術學優(yōu)生的能力優(yōu)勢,使全體學生在互相幫扶中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在新時期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該延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思路,著力打造“小老師”平臺,使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主動權。這樣一方面可以完善學生的多元化知識技能結構,另一方面也能多維度培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互助意識,從而彰顯教師卓越的留白和引導智慧。
結束語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有諸多不同的教學方法,其教學效果也各不相同。為了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教師需要做好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方法的有效整合,以多元教學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自學和互助學習的作用,實現(xiàn)學生信息技術素養(yǎng)的綜合提升,幫助建設信息技術學科建設,提高學生信息技術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陳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現(xiàn)代信息科技,2019(7):187.
[2]李雪杰.試析提高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12):634.
[3]張昱崢.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和實踐[J].學周刊,2019(1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