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譯林版初中英語教材(2012年版)按照模塊(Module)、單元(Unit)體系編寫。每冊教材八個單元,圍繞兩個主題模塊展開,細分為四個子話題,以語境任務和情境互動為主要形式,通過七個課時完成單元學習總目標,課時之間的關聯(lián)度大。在主題化、情景化、意義化的文本建構(gòu)中,教學目標的設計更加貼近學生的語言學習需求,也讓教學目標的達成更連貫、順暢。基于主題意義的單元整體教學是當下英語教學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是整合教材資源、開展深度備課、組織教學、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主題意義;單元整體教學;譯林版初中英語
作者簡介:沈磊,江蘇省南京市致遠初級中學。
目前,江蘇省初中學校使用的譯林版初中英語教材(2012年版)按照模塊(Module)、單元(Unit)體系編寫。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均圍繞主題模塊下對應的生活話題,生動、真實、有趣地展開學習實踐和互動交流。
單元是教材內(nèi)容的基本呈現(xiàn)單位,也是凸顯主題意義的根本所在。教學目標的制定與達成、教師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與學生的學習環(huán)節(jié)也應圍繞主題語境進行設計和實施。但當下教學設計多以課時目標為中心,單元課時相互獨立,課時銜接度不夠,往往使得學生的學習處于淺層狀態(tài),圍繞主題反復、簡單地表達,單元教學往往缺乏整體性、關聯(lián)性和遞進性,難以實現(xiàn)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綜合發(fā)展。
目前,課堂教學中關于單元整體教學的實踐主要存在四大問題:
1. 單元授課課時化、知識碎片化、語境簡單化,關注單個課時語篇,忽略單元整體主題意義和各課時間的語篇聯(lián)系。
2. 教師的備課與授課過程中,仍然重語言知識的學習,輕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更加不重視對單元整體主題意義的探究和理解。
3. 單元教學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課堂活動設計零散,各課時間缺乏聯(lián)系,沒有形成層層深入的遞進關系。
4. 教師缺乏整體教學設計的意識,沒有形成基于單元的教學設計思路,沒有根據(jù)單元主題意義進行整體設計和內(nèi)容整合。
近幾年,筆者有意識地站在教材整體編寫的角度,嘗試從單元主題意義入手,打通各課時內(nèi)容,進行整體教學設計。下面,筆者將以譯林版初中英語教材8A Unit1“Friends”單元的教學設計為例,具體探討基于主題意義開展單元整體教學的課堂實踐與思考。
一、整合主題意義下的單元整體教學價值
(一)發(fā)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具有重要的語言啟蒙和育人價值,突出了語言學習的人文性和工具性,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zhì)和學習能力等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教材的編寫圍繞單元的主題語境設計和展開,在解決真實生活問題中產(chǎn)生育人效果。正是基于單元主題意義下的多個語篇學習,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zhì)和學習能力等素養(yǎng)才能得到綜合發(fā)展,切實達成育人目標。
(二)建構(gòu)單元語篇整體網(wǎng)絡,有效延展學習深度
教材中的單元語篇類型豐富,既有妙趣橫生的繪本漫畫,又有生活場景的日常對話,還有正式文本的語篇閱讀,這些都為語言學習提供輸入性素材。然而如果把單元教學處理為多個語篇的機械組合,就無法產(chǎn)生語言和知識之間的有效關聯(lián),失去了信息互換和交流的價值。因此,對于主題意義的研究和實踐應該成為單元整體教學的明線。教師應在深入研究主題意義的基礎上,進行單元整體教學目標的制定,進而圍繞主線確定每一個課時所需要達成的分解目標。
在主題意義的統(tǒng)領下,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不再只是關注單個語篇的語言知識,而是更關注語篇的內(nèi)容和意義,包括關注各課時語篇之間的邏輯關系和遞進程度。教師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目標整合課時內(nèi)容,緊緊圍繞單元主題意義把文本串聯(lián)起來,使學生的學在主題聚焦中發(fā)散思維。從單元導入課到目標寫作輸出課,學生融合學習單元中多維度、多層次、多形式的語篇,參與主題境下的綜合運用和思維活動,逐步建構(gòu)起從語言學習到意義表達的語言學習范式,思維不斷加深。
二、基于主題意義,影響單元教學設計的因素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對單元內(nèi)容整體化設計意識的缺失和語言輸入與輸出的割裂學習是影響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主要因素。
在單元教學中,部分教師只備課、不備單元,不能處理好分課時與單元整體內(nèi)容的關系,往往是上到單元快結(jié)束時,才領悟到前面課時對突破單元學習重難點的意義,沒有充分搭建起知識學習的腳手架。
從課時的角度來看,每節(jié)課也承載了分解單元總目標的課時任務,如果忽視單元主題意義的作用,很容易造成課堂教學片面化、碎片化,人為將單元主題意義割裂開來,成為一個又一個不相關聯(lián)的語篇,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語言和運用語言的積極性和情境性。
因此,不論是從單元分解到課時,還是從課時聚焦到單元,主題意義都起到了穿針引線、聚焦學習目標的重要作用。如果貫穿來看義務教育階段的整個教材設計,小學、初中均圍繞“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三大核心主題展開,這也為學生連續(xù)性學習提供了必要保障。
單元主題意義是貫穿于單元各版塊的主要元素,應從學生實際學習能力出發(fā)整體解讀單元主題意義,充分思考語言輸入與輸出的關系,融合、整合單元的多個語篇,凸顯其核心主題意義。這是單元教學的重要前提,也為教師制定單元總目標和課時分目標以及相關教學環(huán)節(jié)提供了依據(jù)。
三、基于主題意義的單元設計實施建議
(一)研究單元主題意義,整合創(chuàng)編語境,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英語教學應以培養(yǎng)學生使用語言展開交流和解決問題為目標,這是一種關于語言的綜合能力,其形成過程必須建立在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文化意識等要素綜合發(fā)展的基礎上。教師要仔細研讀單元主題意義,研究單元各語篇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和遞進關系,從主題意義的角度出發(fā),整合語境,適當創(chuàng)編,靈活使用教材和語言素材,從立德樹人、促進學生終身學習的角度定位實施課程整合,從而使得單元學習效能最大化,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同時提升國際視野、思辨能力等綜合素養(yǎng),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基于主題意義,設定單元教學目標
基于主題意義的單元整體備課一直是教師們嘗試突破的備課方式,對單元主題意義的研究是單元整體教學的前提,也是單元教學最主要的線索。教師通過分析單元內(nèi)部結(jié)構(gòu),梳理教材線索,整合思維導圖,充分挖掘文化價值,明確單元主題意義,進而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在此基礎上,圍繞單元主題意義整合學習內(nèi)容,創(chuàng)設與之相關的真實情境,設計教與學的流程,促進學生對主題意義的理解。
接下來,筆者將以譯林版英語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Friends”教學為例,呈現(xiàn)所設計的基于主題意義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見表1。
Friends的話題屬于人與自我的主題語境范疇,凸顯人與人之間的友好相處是本單元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叭穗H交往”是初中學生社會化過程的重要學習內(nèi)容,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學生也確實存在較多的人際交往困擾,因此對此話題的深入探討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凸顯了學科育人的特點。
朋友間的品質(zhì)和交往原則是書中呈現(xiàn)的關系鏈,和什么樣的人交往、用什么方式交往、遇到矛盾怎樣化解、如何對待朋友身上的缺點等人文內(nèi)涵是本單元主題語境的重要意義,也是從第一課時到最后一個課時都應該討論的維度。那么每個課時討論什么話題,討論到什么程度,都該基于單元整體目標的教學設計。
圍繞主題意義,筆者還向?qū)W生提供了與Friends話題相關的英語俚語、美文等。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獲取了更多的語言素材,又真正融入了英語文化,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中得到發(fā)展。
例如: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患難見真情。
Old friends and old wine are best. 陳酒味更醇,老友情更深。
A friend to all is a friend to none. 濫交者無友。
Without confidence there is no friendship。 沒有信任,就沒有友誼。
A brother may not be a friend, but a friend will always be a brother。 兄弟未必是朋友,而朋友總是兄弟。
由此可見,基于主題意義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不僅能對現(xiàn)有教材進行整合,還能充分挖掘其主題內(nèi)涵,拓寬學生視野,實現(xiàn)跨文化交流。
四、結(jié)語
基于主題意義的單元整體教學,對教師的備課和授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更全面的視角和站位解讀教材編寫,研究單元教學。其中主題、語篇、學情是三個重要的著眼點,充分研究單元板塊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整合單元教學內(nèi)容,層層遞進,多維度教學,引領學生在參與中逐步進入主題的深度學習,實現(xiàn)對單元主題意義的突破,真正發(fā)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程曉堂.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英語教學理念與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8(10):1-7.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劉學惠.“人與自然”主題在英語學科中的教育意涵與教學建構(gòu)[J].英語學習(教師版),2017(12):5-8.
[4]盛艷萍.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對“人與社會”主題意義與內(nèi)涵的探究[J].英語學習(教師版),2017(12):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