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初中英語教學而言,閱讀教學十分關鍵,因為閱讀能力決定了學生的語言基礎是否扎實,且學生的詞匯語法學習水平和聽說水平都跟閱讀能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以往很多教師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在閱讀教學方法上單一,效率低下,學生往往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閱讀學習上,而閱讀能力提升效果卻不理想。為了更好地改進初中英語課文閱讀教學質量和效率,本文結合英語教學一些具體問題,探討了影響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發(fā)展的各個方面因素,探討了通過引入應用新的教學方法,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楊曉娟,包頭市和平中學。
通過觀察目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現(xiàn)狀,筆者發(fā)現(xiàn),教師在閱讀教學方法上不夠合理,學生對閱讀學習缺乏主動性,積極性,閱讀學習效率低下,很多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差,閱讀量不足,閱讀水平發(fā)展遲緩,這是影響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一個重要問題。一些教師往往喜歡把學生閱讀能力不佳的原因歸結到學生學習不努力,不夠刻苦,閱讀量不足等方面,很少從自身教學方法上找原因。筆者認為這樣的教學態(tài)度是不對的,如果英語閱讀的教學方法不得當,學生學習效率無法提升上來,一味要求學生刻苦學習,只會導致學生對英語閱讀產(chǎn)生厭學、畏學的情緒,而教師通過大量布置作業(yè)或強化訓練來強迫學生進行閱讀學習,這反而可能適得其反。下文就結合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一些問題展開探討。
一、課前運用自主預習策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通過分析研究影響學生英語閱讀學習效果的各個方面因素,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在閱讀學習上,如果一開始接觸的材料中就有大量的陌生單詞,閱讀之初就遇到很多障礙,那么會大大影響學生的閱讀學習效果,但是如果讓學生先期熟悉單詞,對陌生的單詞進行預習,對單詞含義有了一定的印象以后再接觸閱讀材料,則學生在閱讀學習時的障礙會得到有效消除,閱讀學習的過程會更為順利,閱讀學習效果也會顯著提升。而要達到這一目的,教師應指導學生在課前進行自主預習,先對閱讀材料中的陌生單詞進行入熟悉,通過弄清單詞含義,掃除閱讀上可能遇到的詞匯障礙,從而提升閱讀學習的效率。教師在初中課文閱讀教學上可以采取如下幾種方法,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
(一)利用微課自主預習
微課教育是一種現(xiàn)代新興的教學方法,主要指的是教師運用現(xiàn)代微電子技術,信息技術等高新科技手段開展教學活動,把教學內(nèi)容以數(shù)字化、信息化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以科技化的教學器材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并以新穎的信息化載體,把教學內(nèi)容呈現(xiàn)給學生。微課教育包括了網(wǎng)絡教學、多媒體教學、PPT教學等多種形式。在初中英語的課文閱讀教學上,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前自主預習時,使用帶有指導性的微課課件,將支持自主學習功能和語言翻譯功能的微課課件在課前提供給學生,教給學生使用課件的方法,讓學生觀看課件內(nèi)容,從而根據(jù)自己的能力進行課前自主預習。由于英語閱讀的課前自主預習環(huán)節(jié)屬于由學生主導的學習活動,而不屬于正式的課堂教學,因而教師要注意合理采用指導方法,避免以命令形式指導學生自主預習,而應引入“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把自主預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自由權交給學生,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而盡量避免過多干預學生的預習。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也是一種現(xiàn)代新興的教學模式,其主張在教師先期不進行知識講解的情況下,讓學生直接接觸知識內(nèi)容并自行探索求知,以自己的能力進行知識的認知學習,如果學生在自行探索的過程中遭遇困難,可以向教師求助,教師可以按照學生求助的情況介入給予輔導。而如果學生可以自主完成知識的探索求知,教師可以把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自由權完全交給學生,由其自主完成學習過程。
(二)合理布置預習提綱
雖然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主張讓學生自主完成學習過程,但是要讓學生在自主預習上把握重點,防止其無從下手,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預習提綱,把閱讀材料中的重點難點列出,從而指導學生有目標,有方向地進行自主預習,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學生自主預習的效率,提升其學習效果。如針對“The Storm Brought People Closer Together.”課前預習,教師可以把預習提綱設置為:1.找出材料中的陌生單詞;2.利用課件翻譯功能弄清單詞含義;3.找出句意不明的句子并請求教師幫助。通過為學生合理布置預習提綱,使其在自主預習上有目標、有方向,避免學生因為無從下手而影響預習效果。
二、激發(fā)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
只有學生對閱讀學習產(chǎn)生興趣,具有學習主動性,學生才能全身心投入閱讀學習,也才能讓閱讀學習的效率和質量獲得提升。而如何才能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筆者認為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做好閱讀課前的導學設計
因為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育的青春期階段,這一時期的學生大多具有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強,對陌生事物充滿興趣等特點,因而如果教師合理利用教育對象的這一特點,合理設計課文閱讀教學前的導學環(huán)節(jié),以帶有趣味、懸疑性的導學活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就可以把學生對閱讀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效激發(fā)調(diào)動起來,使得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閱讀學習上,從而使得接下來的閱讀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要求教師要注意采用科學的辦法做好導學設計,筆者認為在閱讀課前的導學環(huán)節(jié)設計上,教師可以采用如下幾種方法:
1.情節(jié)線索引導。 教師可以在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分別用英語和漢語,為學生講解閱讀材料中的一些精彩情節(jié),通過提供材料內(nèi)容中精彩情節(jié)的相關線索,使得學生探索內(nèi)容全貌的好奇心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從而使得學生對接下來的閱讀學習充滿興趣。在興趣的引導下探索閱讀材料內(nèi)容,可以讓學生在接下來的閱讀學習活動中集中注意力,思維高度活躍,全身心投入,從而讓閱讀學習取得理想的效果。
2.視頻導學。對于很多英語經(jīng)典名著的閱讀學習,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在導學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播放一段名著的視頻片段,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了解到名著中一些精彩的片段和場景。這樣以直觀生動的視頻資料,使得學生了解后續(xù)情節(jié),探索材料內(nèi)容的好奇心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從而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閱讀學習上的主動性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
(二)播放學生錄制的視頻作業(yè),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學生愛上朗讀
初中英語閱讀學習,是讓學生通過觀看閱讀材料,嘗試把英文翻譯成漢語,培養(yǎng)學生的英譯漢能力。同時讓學生在弄清材料含義后,出聲朗讀材料內(nèi)容,訓練學生的口語能力和英語表達能力。而因為初中生英語口語基礎較為薄弱,很多學生的口語發(fā)音不夠標準,朗讀水平不佳,可以讓學生在熟悉材料后,對材料進行朗讀,這部分學生的朗讀成績是十分值得表揚和鼓勵的,教師可以讓朗讀優(yōu)秀的學生把自己朗讀閱讀材料的過程錄制成視頻,在課堂上播放。一方面通過播放學生優(yōu)秀的閱讀朗讀視頻,鼓勵朗讀能力優(yōu)良的學生,為其提供激勵。同時也可以通過為其他學生提供優(yōu)秀朗讀的樣本,讓發(fā)音不夠標準、朗讀上不夠熟練的學生,根據(jù)優(yōu)秀的朗讀視頻,糾正自己的發(fā)音,進行模仿,從而在培養(yǎng)學生英語閱讀書面能力的同時,使得學生的口語能力也獲得發(fā)展和提高。
三、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策略指的是學生在閱讀活動中使用的方法和技巧,合理使用閱讀策略可以讓學生在閱讀學習上輕松把握重點,消除閱讀障礙,提升閱讀效率。教師可以在初中英語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按照閱讀材料的內(nèi)容,引導學生使用不同的閱讀策略,通過指導學生正確選擇閱讀策略,使得學生懂得如何以不同的閱讀方法應對不同的英語閱讀材料,這可以使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獲得有效提升,讓學生在掌握閱讀方法的基礎上懂得舉一反三,再遇到同類的英語閱讀材料時,可以輕松上手,有效應對。
(一)根據(jù)標題預測閱讀內(nèi)容
通常來說,一則閱讀材料的標題是其內(nèi)容的介紹,因而教師通過讓學生以標題為要素,猜測閱讀材料的主題、表達方向,從而可以讓學生弄清閱讀材料大致的表達方向。如:“He lost his arm, but is still climbing on.”這篇閱讀材料,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通過分析文章標題,判斷這是一篇描寫人物光輝事跡的文章,而其中提到了攀援,因而可能跟登山有關,這樣通過對標題實施分析,可以讓學生大致了解材料內(nèi)容,并在閱讀上找準方向,為接下來探索全篇內(nèi)容做好鋪墊。
(二)略讀找中心
在英語閱讀的學習上,通過對材料進行快速瀏覽,以略讀方式通讀全文,迅速弄清文章大意,如果在考試當中,為了答題而進行材料的閱讀,那么把握略讀技巧,避免過多耗時在通篇材料的閱讀上,是提升答題效率的關鍵。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材料中每一段的語言結構形式進行判斷,找出主題句,進而以此為關注點,弄清主題句的意思,并通過解析主題句,弄清文章大致的意思,這樣可以讓學生以較短的時間通篇了解材料大意,從而直奔主題,節(jié)省大量時間。
(三)查讀找細節(jié)
這一技巧主要應用在尋找特定情節(jié)和內(nèi)容時,即其中某些單詞含義都明白,而不明白整句要表達什么,那么就應當對句子逐字閱讀,找出其中的細節(jié),依據(jù)上下文判斷整個句子所要表達的含義。因為文章上下文有一定的聯(lián)系,因而通過找出句子中的關鍵細節(jié),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分析,可以有效弄懂一些單詞明白而整句意思含糊不清的句子。
(四)猜詞
在閱讀學習時,難免會遇到一些生詞,通常情況下學生會通過查字典去弄清生詞的意思,但是這樣會耗費很多時間,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閱讀效率。而如果通過對生詞所在句子的上下文進行分析,聯(lián)系上下文,大致可以推測出一些生詞要表達的意思。如果在進行一些要求不高的材料閱讀時,使用這一方法可以讓學生迅速讀完整個材料內(nèi)容,這也是提升閱讀學習效率的一個重要方法。
(五)理解事件發(fā)生的順序
在一些文章的閱讀學習中,文章中所描述的事件通常按照一定情節(jié)發(fā)展,有先后的因果關系,因而如果對文章中的重要線索進行分析,可以對文章的大致脈絡進行梳理,從而便于更好地理解文章。這要求學生要注意在閱讀過程中關注next,then, later, meanwhile,after等線索詞,并依據(jù)其判斷情節(jié)內(nèi)容和事件順序,從而更好地理解文章。
(六)學記筆記
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單一通過視覺閱覽進行學習,學生接觸到的信息途徑是單一的,難以形成立體印象,因而會出現(xiàn)前面學后面忘的情況。但是如果在閱讀的同時記筆記,通過對文章中的要點、生詞,線索詞等給予標記,則可以讓學生在閱讀學習時調(diào)動多感官能力,思維高度活躍,對閱讀材料形成立體印象,從而在閱讀學習的同時,有效起到激活思維、加深記憶的作用,這對提升學生的閱讀學習效果,以及寫作能力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四、結語
要做好初中閱讀教學,教師要注意對學生學習興趣進行培養(yǎng),讓學生產(chǎn)生閱讀的主動性以后,再給予方法指導,讓學生通過掌握方法,自主解析閱讀材料,這樣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才能逐漸發(fā)展起來。教師要注意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系統(tǒng)性和連續(xù)性,切不可操之過急,布置大量強化訓練讓學生死讀書、苦讀書,這樣不僅無法起到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效果,還會導致學生出現(xiàn)逆反心理,對閱讀學習形成厭學、畏學情緒。因此,教師一定要注意方法的科學性,只有讓學生主動閱讀,積極投入,才能讓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獲得有效發(fā)展和提高。
參考文獻:
[1]黨詠梅.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J].學周刊,2022(4):99-100.
[2]許斌.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探析[J].新課程,2022(6):43.
[3]徐蓓蓓.淺析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及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2(1):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