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方法多種多樣,其中生活化教學可拉近信息技術與生活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意識到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降低其學習的難度,進一步激發(fā)其學習興趣。為使生活化教學更好地應用于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文章圍繞閩教版信息技術七年級第二單元“分析與處理表格數據”開展教學實踐活動,總結生活化教學應用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生活化教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0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2)17-0028-03
引 ?言
生活化教學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聯(lián)系人們生活,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與探究欲望,以達到講授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種教學方式[1]。初中信息技術涵蓋較多的專業(yè)知識,為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應注重生活化教學方式的應用,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信息技術學習活動中。
一、教學內容分析
閩教版信息技術七年級第二單元“分析與處理表格數據”包括四節(jié)課內容及一個綜合活動。其中,第一課內容為電子表格的建立;第二課內容為電子表格數據的統(tǒng)計;第三課內容為電子表格數據的排序與匯總;第四課內容為數據圖表的創(chuàng)建與設置,以及綜合活動2——數據的分析與應用。四課內容循序漸進,其中綜合活動給學生提供動手實踐機會,既能使其鞏固所學知識,又能鍛煉其運用電子表格處理數據的能力。
該單元涉及較多的概念及操作過程,需要學生牢固記憶,尤其能夠熟練地進行操作。在實踐過程中,教師如果采用“說教式”教學方式不僅會使學生感覺枯燥乏味,還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2]??紤]到本單元內容處理的對象為數據,而數據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較為常見,教師在進行相關內容教學時,應結合學生生活實際開展生活化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解決生活化問題時掌握電子表格的應用知識,促進其應用技能的有效提升。
二、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借助生活化情境引入新課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采用合適的方法引入新課,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堅實基礎[3]。教師在進行第一課“電子表格的建立”知識講解時,應借助生活化情境引入新課??紤]到學生對體育課比較感興趣,在引入新課時,教師可聯(lián)系學生在體育課中的相關數據,而后自然地過渡到新知識講解。教師可在課前通過與體育教師溝通,獲取學生的身高、體重數據,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工作。課堂上,教師可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班級學生的身高、體重數據,并拋出以下問題要求學生思考:“怎樣使用軟件找到身高最高或體重最重的學生呢?怎樣計算本班學生的平均身高和體重呢?”
很多學生回顧所學的Word軟件的相關知識,發(fā)現根本無法解決上述問題。正當學生百思不得其解時,教師為學生展示Excel軟件,而后將數據輸入Excel軟件,通過排序及相關計算操作,很快地找到身高最高或體重最重的學生,迅速地計算出學生身高、體重的平均值。學生看到教師的操作后非常驚訝,認識到了Excel軟件處理數據的強大功能,并調動了學習操作這一軟件的積極性,收獲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待學生掌握電子表格基本術語后,教師應注重聯(lián)系學生生活為其展示學校采購書籍的數據表格,要求學生在觀看的同時思考以下問題:“數據表格有幾部分構成?分析數量、價格、采購日期單元格中的數據格式,三者之間有什么不同?你會設置嗎?”
學生通過觀察可以看到學校采購書籍的數據表格窗口下工作表的名稱,而且用大字寫著數據表格的標題,且不同書籍數據邊框寬度不同,數量、價格、采購日期數據顯示的格式不一樣。在此基礎上,教師應為學生講解工作表名稱修改、給表格添加標題、設置數據顯示格式等知識。教師如此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并借助問題設置懸念,能使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更容易調動學生聽課的自覺性及學習的主動性[4]。
(二)借助生活化情境展示操作
第二單元“分析與處理表格數據”教學的重點是使學生掌握與處理數據相關的知識,提升數據操作技能。但是對于學生而言,Excel完全是一個陌生的軟件,有著很多的功能需要去探索、學習。在教學實踐中,為使學生掌握使用Excel軟件處理數據的技巧,教師可借助生活化情境展示具體操作步驟,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少走彎路,提升學習的自信心。
例如,教師可以某班數學學科考試成績?yōu)楸尘伴_展教學活動。課堂上,教師可運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考試成績,要求學生思考:“該怎樣使用Excel軟件計算參加考試的學生人數,計算班級學生的數學平均分?”教師給學生預留一定的時間后,一邊為學生講解Excel公式及填充柄知識,一邊為學生演示具體的使用方法,使學生掌握數學公式的細節(jié)及使用填充柄進行數據運算的注意事項,同時給學生預留時間進行練習,以充分地理解與掌握講解的知識點[5]。
又如,教師為學生展示某班級多門學科某次考試成績,要求學生思考:“如果采用填充柄計算各科的平均值是否可行?因涉及的數據較多,雖然使用填充柄能夠完成計算,但是效率較低,那么有沒有更為快捷的計算方法?”在學生思考后,教師告訴學生使用Excel常用函數能快捷地處理大量數據。于是,教師為學生詳細地介紹SUM、AVERAGE、COUNT、MAX、MIN函數功能及使用方法,并給學生預留反思時間,要求其認真揣摩,把握上述函數之間的區(qū)別,牢固地掌握其具體應用方法。
(三)借助生活化情境展開討論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開展課堂討論活動,不但能夠活躍課堂氛圍,而且能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與理解,為其正確應用奠定良好基礎。為更好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討論的熱情,教師應注重借助生活化情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討論氛圍。
例如,教師同樣為學生展示班級學生某次數學學科的考試成績,要求學生思考、討論以下問題:“除上述數據操作外,還有哪些數據需求?”課堂上,學生結合自身經驗積極討論。有的學生認為需要對數據進行排序操作;有的學生認為需要對數據進行篩選和分類匯總,如篩選出男生中的最高分和女生中的最高分以及男生、女生中的及格人數。
教師通過提問了解學生的討論結果,尤其當學生的討論結果具有較強的代表性時,應給予學生鼓勵。針對學生討論的上述問題,教師為學生講解使用Excel軟件進行數據排序的相關理論,包括數值、日期、文本、邏輯等內容的排序規(guī)則,并結合具體數據為學生展示不同數據類型的排序結果,使其真正地理解與掌握排序規(guī)則。另外,由于數據篩選及分類匯總知識較為抽象,教師在進行該部分內容講解時應注重放慢速度,使學生認識到數據篩選的必要性、數據篩選的原理、自動篩選和高級篩選的區(qū)別。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開展課后討論活動,討論哪些內容理解得不夠深入、哪些操作還沒有掌握等,而后認真匯總學生的問題,在課堂上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幫助學生掃清學習上的障礙。
教師借助生活化情境鼓勵學生討論,驅使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并圍繞學生討論的問題開展教學活動,能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實現其心理預期。這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潛力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借助生活化情境進行實踐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為使學生將學習的知識轉化為自身能力,教師應注重為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使其在實踐中應用所學知識,發(fā)現與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積累運用電子表格處理數據的經驗。教師在完成第四課“數據圖表的創(chuàng)建與設置”知識學習后,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要求學生運用給出的數據創(chuàng)建相關數據圖表,并運用所學對數據表進行修飾,更加直觀地顯示數據的變化規(guī)律。
課堂上,教師可使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當地某一年每個月份的降水量數據,要求學生分別創(chuàng)建柱形圖、條形圖、折線圖等,認真思考三種圖表的特點及彼此之間的區(qū)別,并運用所學知識對生成的圖表進行修飾。結果,實踐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部分學生不會選擇對應的數據區(qū)域,無法生成圖表;部分學生搞錯了選擇數據區(qū)域的順序,結果生成的圖表坐標軸不正確。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在課堂上應先給學生預留一些時間,要求其相互交流討論看能否順利地解決。若學生在討論后仍不明白原因,教師應及時給予學生有針對性的輔導,而后要求學生認真反思錯誤原因,牢記每步操作。不僅如此,在進行活動“數據的分析與應用”教學中,教師可將班級學生每兩人分成一個小組,要求其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相互學習,共同解決遇到的問題。另外,教師應走下講臺,注重了解學生的實踐活動進度及實踐活動結果,注重給予學生有針對性的指導。實踐活動結束后,教師要求學生認真撰寫實踐報告,即總結在實踐活動中應用了哪些知識、暴露出哪些不足及克服的方法等。
教師圍繞“數據圖表的創(chuàng)建與設置”設計生活化實踐活動,不僅使學生認識到Excel軟件在處理數據上的便利,還調動了學生的實踐積極性,夯實了學生的知識基礎,鍛煉了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三、開展生活化教學策略的總結
(一)注重應用信息技術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為更好地發(fā)揮生活化教學的優(yōu)勢,教師應注重配合使用其他教學工具為生活化教學活動的開展助力,而信息技術是不錯的輔助工具。在實踐中,教師應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生活化情境,尤其在屏幕上為學生展示數據的同時,設計一些人物形象加以點綴。這不僅能豐富課件內容,還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與學生積極互動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結合教學內容及生活化情境設計相關問題,并在課堂上與學生積極互動,驅使學生思考,逐漸引導學生探究、學習新知識,在激活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的同時,使學生主動參與到信息技術知識學習中。同時,教師應根據學生在互動過程中的表現,了解其是否熟練掌握所學知識,是否存在認識與理解上的誤區(qū),以提供有針對性的輔導。
(三)多給予學生鼓勵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為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教師應注重增強學生的心理體驗,滿足學生的心理預期,使其能在初中信息技術學習活動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產生心理的愉悅感。實踐中,教師應看到每位學生的優(yōu)點,在課堂上多給予學生鼓勵,尤其當其積極參與討論、認真學習、在實踐活動中主動克服困難時,應及時給予其表揚。不僅如此,教師在發(fā)現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些不良問題時,應以包容的心態(tài)給予明確指引,尤其不能損傷學生的自尊心。
(四)認真做好課堂小結
教師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每完成一節(jié)課內容的講解后,應注重與學生一起做好課堂小結。在下課前的幾分鐘,教師應與學生一起按照授課內容的先后順序回顧相關知識,幫助學生構建系統(tǒng)知識網絡,使學生更加了解自身的學習情況,在課下開展有針對性的復習活動。
結 ?語
教師將生活化教學模式運用于閩教版信息技術七年級第二單元“分析與處理表格數據”教學實踐中,高效地達成了教學目標。實踐表明,在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開展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活動時,教師一方面應做好教學內容的分析,明確教學內容之間的關系,做好教學規(guī)劃;另一方面也要認真收集生活化素材,將其用于引入新課、案例講解、課堂討論及實踐中,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另外,教師還應做好生活化教學策略的總結,給以后繼續(xù)深入開展生活化教學活動提供指引。
[參考文獻]
許強國.以生活化模式增強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成效[J].天津教育,2021(09):131-132.
謝志鋒.讓項目式教學充滿生活氣息: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教學的生活化設計[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20(Z2):79-80.
高文萱.生活化的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構建策略研究[J].教師,2020(15):122.
李平定.初中信息技術生活化教學的探究[J].甘肅教育,2020(02):83.
陸雯.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生活化教學[J].考試與評價,2020(01):61.
作者簡介:姚美鶯(1985.1-),女,福建莆田人,
任教于福建省莆田青璜中學,中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