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文芳
摘 要:主題單元教學法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強調學生學習方法和內容的完整性,要將各章節(jié)聯系起來,避免分割成多個不同的板塊,這既不符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當知識點過于分散時,學生會明顯感覺到吃力。將學習內容根據主題單元進行劃分,可顯著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充分激發(fā)教師利用和開發(fā)課程資源的主動性,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因此,對小學語文主題單元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小學語文;主題單元教學;有效策略;
引言
隨著中小學新課程標準的落地,教學方向由教師為主體轉向了學生為主體,更加關注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提高,更加關注學生主動、多向的自我發(fā)展。語文教學更是引入大單元教學理念,系統(tǒng)設計教學主題、內容,情景化編排,推行閱讀教學,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理解學習內容和文章結構,還要能夠將單一的知識點要素梳理成網、將單純的文字段落轉入情境、將以往的背讀記誦引向深入、將碎片化的發(fā)散思維體系思考,以此培養(yǎng)思維、閱讀、表達等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一、以點帶面,突出重點
一些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課堂上很少和學生進行互動,沒有深入了解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認知能力發(fā)展特點。在講解知識點時,忽略了其內在聯系,并未意識到從點到面、從字到句、從句到段的重要性,不利于學生探索能力、舉一反三能力的發(fā)展。主題單元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框架結構,實現由點到面,讓學生有更為系統(tǒng)的把握。在主題單元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其內在規(guī)律,突出單元之間共同存在的主題,將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傳授給學生。比如《背影》《刷子李》《他像一顆挺脫的樹》這一類文章,都是以刻畫人物形象為重點的。作者會利用詞句來對人物的性格、品質、外貌、神態(tài)等進行刻畫,讓課本中的人物更加立體、豐滿,就像活生生的人一般。教師可整合這一類文章,引導學生把握其中的關鍵點,比如人物描寫的要領、心理刻畫的技巧等,并將其應用于寫作中,在日后學習同類型文章時,學生也能夠主動進行探究,突出了以點帶面的重要性。
二、確定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主題
只有確定單元整體學習主題,才能形成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主線,并以此為線索去研究單元內容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從而銜接整個單元內容的教學。通常,我們將某個單元的導語、要素、課后題、語文園地以及單元習作、口語交際等內容進行整合,整合后將其確定為單元學習主題。例如,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中的人文主題——“神話故事”:單元中有兩個閱讀訓練要素,一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感受神話中的人物形象,二是感受神話中神奇的想象和鮮明的人物形象,習作表達訓練要素是展開想象,寫一個故事。為落實單元教學內容的學習目標和教學要點,教材選編了《盤古開天地》《精衛(wèi)填海》《普羅米修斯》《女媧補天》四篇神話故事,現代文和文言文交叉編排。另外,本組課程中除“識字加油站”外,學習內容均是圍繞神話的閱讀體悟和落實單元要素組織安排的。本單元人文主題鮮明,教學要素清晰,向學生展現了“神話”這一文體,以單元整組推進的方式進行教學,發(fā)展和鞏固了學生的讀寫能力。簡要的分析表明,單元閱讀與寫作訓練的要素整合在“神話故事”主題下,它們之間相互關聯,相互作用。
三、分解要素,契合整體導學設計
縱觀當前傳統(tǒng)語文課堂,“淺表碎片式”語文課堂比比皆是,究其根本是由于教師沒有遵循統(tǒng)編版單元教學的整體性要求。不僅整體的教學目標設計局限于“課時目標”,而且并未系統(tǒng)分解單元整體所基于的語文要素,使得教學中課與課之間呈現碎片化情況。所以,想要在小學語文課堂實現較為“整體性”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落實好其中的語文要素。例如,在《太陽》一文的學習中,“地面上的水被太陽曬著的時候,吸收了熱,變成了水蒸氣??諝馍仙龝r,溫度下降,其中的水蒸氣凝成了無數的小水滴,飄浮在空中,變成云。云層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變成雨或雪落下來?!敝饕v述的是小學自然科學學科中學習的蒸發(fā)、液化、汽化。同時,該段落中每個句號前所闡述的內容都體現出了一個物理現象。學生讀起來仿佛畫面就在眼前,每句話描述的邏輯性很強,只要用心感受就能夠理解這個段落所講述的內容。教師根據第五單元說明文的特點,要求學生整理到閱讀筆記中,并將閱讀感受記錄下來,之后,教師帶領學生仔細品讀此段落,挖掘其中蘊含的物理知識。由于此單元教學要凸顯出單元文章的整體性,所以教師又要求學生將《松鼠》一文中的第一段落“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松鼠最不像四足獸了?!币约啊饿L》的第二段落“鯨生活在海洋里,……適應了海洋的生活?!蓖瑯诱淼介喿x筆記中,通過對比閱讀,發(fā)現說明文介紹事物的基本描述邏輯,而后兩篇文章同樣與自然科學中的動物知識相聯系,學生通過閱讀和學習,對松鼠和鯨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另外,通過閱讀筆記的整理,學生們能夠基本掌握動物的描寫方法,而針對不同動物的字詞使用也完成了積累??梢?,教師在進行基于語文要素的單元教學中,要做到合中有分,分中有合。同時,在明確各個要素的培養(yǎng)后,也要在訓練和啟發(fā)學生過程中,不斷拓展和整合知識,促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單元整體教學中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結束語
總而言之,應用主題單元教學模式開展小學語文教學不僅能讓學生深刻了解課文內容的豐富性,還能借助階梯式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目標,進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參考文獻
[1]鄭曉娟.小學語文主題單元教學有效策略研究[J].新課程,2021(51):57.
[2]汪亞鑾.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神話故事主題單元教學策略探討[J].讀寫算,2020(35):177—178.
[3]張楠.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主題單元教學的策略研究[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0(1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