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宇浩
【摘要】“美的言語”能使課堂每分每秒吸引著聽課者的眼球,使聽課者視為一種美的享受?!罢Z言的美”能使課堂熠熠生輝、妙趣橫生,在談笑風生、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一節(jié)課。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師;語言藝術
近幾年來,在“3+N”陽光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研究中,筆者深深感悟到,語言是一門藝術?!懊赖难哉Z”能使課堂每分每秒吸引著聽課者的眼球,使聽課者視為一種美的享受。“語言的美”能使課堂熠熠生輝、妙趣橫生,在談笑風生、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一節(jié)課。
一、課堂語言要具有生動性
若教學語言干癟、枯燥無味,教師很難贏得學生的喜歡,很難使學生投入其中,更無法談及學生的聽課熱情了。那么,只有教師首先投入了,學生才出于好奇、出于教師有聲有色的語言感染,才會積極地跟著教師的思路去學習,去書中尋找答案,這是一種無形的動力。
在一次外出學習中,筆者有幸聽到華應龍老師的一節(jié)公開課,開場白是這樣的:有一位學生問道:“老師,我想問您叫什么名字?可以嗎?”華應龍老師答道:“當然可以啦,我們每個人都是炎黃子孫,都是中國人,每一個人都是華人,每一個人都應該是一條龍,所以我的名字就叫華應龍。”頓時,掌聲如雷鳴,在場的五十多位學生,三千多位聽課教師不由自主發(fā)出贊嘆,大家被華應龍老師的一言一語所深深吸引。自然而然地,這節(jié)公開課上下去是那么流暢,幾千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華老師上,沒半點放松,怕錯過每個細節(jié)。
二、課堂語言要具有啟發(fā)性
教師作為學習的主導者,在課堂上啟發(fā)是否得體,是否到位,直接關系到學生對授課內容理解和接受的程度。課堂上,教師缺乏啟發(fā)性的語言,是很難激活學生的思維的。同時,也很難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師傅無法“領進門”,就無從談徒弟的“修行在個人”了。師傅用輕松的言語在不經(jīng)意之間,為學生在新舊知識之間架一座橋,引導學生自己走,發(fā)現(xiàn)新問題,解決新矛盾。
例如,現(xiàn)任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中小學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主任黃愛華為我們帶來了一節(jié)《百分數(shù)的意義》示范課。他是這樣引入主題的:“同學們,當你看到了《百分數(shù)》這個題目你想到了什么?”黃主任在讀課題時故意把“百”字拖長,令學生馬上想到,說:“我想到了以前學過的分數(shù)?!睂W生B緊接著說:“我想到就應該與分母是100的分數(shù),可以理解為‘百分數(shù)’?!?/p>
三、課堂語言要具有保護性
在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學生,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提出不同的見解,特別是學生提出的與眾不同的問題。學生提出的問題或解決問題的想法只要有合理之處,教師就應給予肯定。即使學生提出的問題有缺點,甚至是錯誤,也不應潑冷水、諷刺、挖苦,全盤否定,而應在肯定成績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修改和完善。
記得有一學期,筆者接手一個較落后的班級。筆者認為,既然是“非?!钡膶W生就用“非常”的手段來管理。在作業(yè)的批改中,對于學生的犯錯誤,筆者不打“×”,而是用其它符號和方式給予標示和說明,讓學生根據(jù)教師提供的信息糾正錯誤,要求一改再改,收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從最初接手時的不太理想到六年級期末畢業(yè),有了明顯的改變,特別是,有一個五年級升六年級時連做作業(yè)抓筆也沒膽量的學生,在筆者的一再鼓勵下提起勇氣邁出了第一步,最終還以不錯的成績升入中學??梢?,只有保護了學生學習的自尊心,令其大膽往前,大膽下筆,才能提起學習的動力。若連最基本的學習動力都沒有了,就像俗話說的“拉牛上樹”。
四、課堂語言要具有確切性
在教學課堂上,教師的語言首先要合乎語法規(guī)則和邏輯層次。它要求教師不能說一些殘缺的話,也不能說一些不符合概念判斷推理等邏輯規(guī)則的話。教師的語句殘缺會使學生思維停滯、理解分歧。邏輯混亂會使學生對授課內容陷于思維混亂。其次,遣詞造句要語氣堅定,恰到好處,不能模棱兩可。要說明問題,講清道理,要找出最精確、最恰當?shù)恼Z言來表達數(shù)學知識。例如,天津市紅橋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副主任徐長青在給我們上《數(shù)學廣角——重復》時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某理發(fā)師正在給客人理發(fā),就聽一聲門響,“叔叔,我和爸爸要剃頭”,又一聲門響,“師傅,給我和我父親剃頭”。這時,理發(fā)師抬起頭一看他很納悶,到底是幾個人需要理發(fā)?
開始,學生會覺得是四個,繼續(xù)猜想,可能是三個人。教師及時肯定:“真有同學猜出對了!是三個人,為什么是三個人?”就是這一句肯定的說話,令學生思考角度有了明確的方向,不再是亂闖瞎撞。在教師的指引下,學生慢慢地理解到,那個“他”既是兒子的爸爸,又是爺爺?shù)膬鹤?,一個人代表了兩個身份。
五、課堂語言要具有藝術性
一談到藝術,有些人自然會聯(lián)想廣播、電視、音樂、美術等藝術的載體。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防借鑒一下藝術的魅力。我們說,一個成功的節(jié)目主持人能夠得到觀眾的認可,關鍵還在于語言風格上,更何況我們講授的每節(jié)課,節(jié)節(jié)都是現(xiàn)場直播,沒第二次,需把全部學生的注意力凝聚在自己身上。因此,語言需具有感染力和凝聚力,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情緒,才能使課堂氣氛活躍而不沉悶。筆者認為,除了上述講到的幾點外,還有兩點值得我們借鑒:
首先,教師課堂上的語言要具有節(jié)奏感。教師要根據(jù)授課內容的難易程度和學生情緒的變化而調整自己語速的高低。這樣使學生一堂課下來,不至于感到乏累和聽課熱情的淡化。試想一位說話平緩,毫無語感的教師能掀起課堂高潮嗎?聲音洪亮是對授課教師的基本要求,但如果是“洪亮”過了頭,也未必是一件好事,難免有“盛氣凌人”之嫌。這種“師長之風”也會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壓抑感,從而不敢輕易參與課堂活動。一位成功的教師善于運用語言調解課堂氣氛,合理運用“變奏曲”的和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會適時適當?shù)卣莆照Z言的節(jié)奏,做到舒而不緩,快而不急,高而不尖,抑揚頓挫,聲音清晰悅耳,語言優(yōu)雅有力。
其次,教師課堂上的語言具有一定的幽默感是完全必要的。這樣既可以調解課堂氣氛,也有效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與角色的距離。在談笑風聲、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一節(jié)課和壓抑沉悶氛圍中完成任務一節(jié)課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教師的課堂語言駕馭能力,是對教師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一堂好課的衡量標尺之一。對學生而言,只有教師具有魅力的課堂語言,才能使他們真切領略到語言藝術的瑰麗。這不僅使學生在課堂上受益,而且也是他們一生中受益非淺的財富。
[本文系佛山市順德區(qū)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立項課題“‘3+N’陽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研究”(立項編號:SDGH2020094)階段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張宏江.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J].才智,2012.
[2]袁寶云.課堂提問應注意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小學教研版,2009(8).
責任編輯? 李?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