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樹紅
摘 要:小學語文課堂包含豐富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與時俱進,運用先進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活力。語文教育對學生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為增強小學語文課堂活力,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教師在反思課堂教學的基礎上,結合當前先進的教學技術,探討提升課堂活力的策略。是以,本文首先指出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出現的一些問題,并對出現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其次,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解決策略,旨在為教師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活力提供策略參考。
關鍵詞:小學教育;語文課堂;策略
引言
由教育部制定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課程理念”中強調,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要從學生生活出發(f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促進學生學習方式改革,并充分發(fā)揮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作用,拓展語文學習空間,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教育在不斷進步,教師根據教學環(huán)境變化改進教學策略,提升課堂活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為學生學習其他學科打下良好基礎。教師探討提升語文課堂活力的策略,可以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一、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
(一)教師教學方法單一
受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的影響,當前部分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的方式單一,習慣使用講授知識的方式組織課堂教學。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是課堂活動的主體,教師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講授知識,為學生補充課外知識。但是,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也很明顯,教師在課堂上占據著主導地位,學生在課堂上完全按照教師的想法在聽,思考空間狹窄,并不利于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學習過程也是思考的過程,學生在課堂上取法思考過程,并不利于學生養(yǎng)成語文思維。
(二)教師教學水平有待提升
中小學語文教學在不斷發(fā)展,由于區(qū)域經濟規(guī)范發(fā)展狀況和教育投入不一,各學校師資水平存在差異,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師資力量強,教學設備先進,語文教學水平高,但是落后地區(qū)學校的師資力量明顯不如發(fā)達地區(qū),受到多方面條件制約,教師的教學水平有待提升。部分語文教師教學觀念落后,重視課本知識講授,使得課堂活力低。有的教師一味追求創(chuàng)新,對學生學情分析不足,使得學生無法適應課堂教學方式,對課堂教學內容一知半解,反而使得語文教學的質量無法得到提升。
(三)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教師教學的策略對學生學習的影響較大,而教師選擇什么樣的教學策略與教師對學生學情的判斷有關。部分教師在應試教育背景下,重視提高學生考試成績,在課堂上喜歡使用講授的方式開展課堂活動,教師在課堂上講解課本知識,學生記錄教師講授的內容,使得語文課堂教學的氛圍低沉,課堂缺乏活力。小學生學習雖然需要教師的引導,但是知識講解和記憶的方式并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氣氛低迷,將大大打擊學生積極性,降低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二、增強小學語文課堂活力的策略
(一)借助現代教育技術開展課堂教學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被越來越凸顯,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推動課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現代教學技術實現教師多種教學想法,增強課堂活力。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還不能完全理解學習對他們未來發(fā)展的意義,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調動運用學生喜歡的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提升學生對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增加動畫元素,增加課堂趣味性。也可以在教學中引入視頻、微課等,利用聲音、畫面調動學生視覺和聽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二)轉變教學觀念,提升教學水平
教學觀念影響著教師對教學策略的選擇,教師要轉變傳統教學模式,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首先就要從自身開始改變,擺脫落后教學觀念的限制。教師在分析學情時,要思考新時代學生的特點,對學生關注的熱點和學生興趣愛好有一定了解,在設計教學活動時,以“學生”身份先體驗教學活動,從而判斷教學活動是否能夠起到引導學生學習的作用。此外,教師要提升對教材的解讀意識,深挖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是語文課堂具有多方面教育意義。
(三)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增強課堂教學趣味性
增強趣味性是提升語文課堂活力的有效方法。教師在課堂活動中增加趣味元素,可以吸引學學生注意力,利于教師開展教學活動。增強課堂趣味性的方法很多,教師可以使用情境教學法、游戲教學法等方法。例如教師在開展部編版五年級下冊《景陽岡》這一課程內容時,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有關《武松打虎》的影視視頻,吸引學生注意力,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扮演“武松”和“老虎”,提升課堂趣味性。
三、結語
教育方法隨著時代環(huán)境變化也應不斷被改進,教師改進教學方法,不僅要轉變教學思想,學習先進教學方法,還要關注生活,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先進教學技術,從多方面提升教學技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語文教學的內容與生活息息相關,生活是學習語文的絕佳場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多關注生活,多閱讀,培養(yǎng)和學生觀察生活、表達自我的能力,幫助學生養(yǎng)成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的習慣。
參考文獻
[1]蔣秀琴.“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策略[J].新課程,2022(18):8-9.
[2]陳惠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探析[J].學周刊,2022(12):133-135.DOI:10.16657/j.kink.issn1673-9132.2022.12.045.5C517A3E-3FFC-4BE7-ABB9-81FA0EECCD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