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燕
◆摘? 要:所謂“德育”是指道德教育與培養(yǎng)。教育者為滿足社會要求或者階級愿望,有體系地在學識、道德、品質等方面對受教育者發(fā)揮作用,受教育者將自身的收獲以及發(fā)揮的作用應用起來,形成的教育活動。學前教育猶如一棟大廈的地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將德育滲透進學前教育,有利于孩童茁壯成長,也有利于社會良好風氣的形成。
◆關鍵詞:學前教育;德育滲透;成長
一、引言
“一切教育都是我們從兒童天性的理解開始?!庇纱丝梢妼W前教育教學的重要性。實際上,一個人的道德品質,未來發(fā)展,職業(yè)成就等等,與幼兒時期的教育也就是學前教育,密不可分。因此,在孩子的學前教育時期有計劃地去強化、改善、提高學前教育教學,逐漸滲透德育意識有著重要的意義。終其一生,我們都在追求做一個誠信友善,品德高尚的自然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被給予了期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幼兒的學前教育不僅要靠校園里老師的教導,同時也需要父母的支持與鼓勵,再加上孩子自身的努力,才能使德育更好地滲透在學前教育這片土壤之中。
二、德育滲透學前教育關鍵性
學前教育是幼兒園教學的初始階段,也是學前教育體系中最為關鍵的一步。一棟大廈想要建得又高又穩(wěn),最為根本的當然是地基。同理,學前教育作為教育體系的地基發(fā)揮著其不可忽視的作用。它是一個人終身學習的開端,是國家培養(yǎng)個體的伊始。祖國的花朵鮮艷欲滴,需要我們去呵護,需要一片沃土供其成長,更加需要更好的教育教學促使其茁壯。當前黨和國家對學前教育極為重視,落實各種方針政策,促進教育發(fā)展,旨在解決學前教育資源不足等各方面的問題。
三、德育滲透學前教育的現(xiàn)狀
當前,我國德育滲透學前教育的狀況并不能夠令人滿意。家庭、學校,甚至整個社會對于學前德育教育的熱情還不高漲,注意力還不集中。以至于學前教育中的德育教育一直處于一個可有可無的地位。我們一直以來所遵循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并沒有很好地將德育融合其中。這樣的教學方法,顯然已經(jīng)落后于時代的發(fā)展。世界在改變,經(jīng)濟全球化不斷演進,教育也不斷發(fā)達,滯后的教學模式早已經(jīng)不能夠適應新時代、新教育、新學生的美好向往與需求。所以我們呼吁德育能夠滲透學前教育,整個社會能夠關注且重視學前教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四、德育滲透學前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家長要有德育意識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對孩子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不可忽視的重要性,父母的德育意識以及培養(yǎng)孩子德育的意識常常在現(xiàn)實生活中被忽略或是不被重視。然而,家長的德育教育能夠配合學校老師的引導,能夠幫助形成良好的家風,營造向上的社會風尚。使家庭和諧美滿,社會安康幸福,國家欣欣向榮,讓整個民族都有希望,共同期待祖國花朵的成長與綻放。父母應當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以及談吐,注重對孩子道德品質,人文素養(yǎng),身心完善的培養(yǎng)與付出。
(二)幼兒教師要富有愛心
人生是花,而愛是花蜜。人天生就有感知愛的能力,幼兒教師在孩子的學前教育過程當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倘若幼兒教師能夠對孩子付出愛心與耐心,讓孩子的心里充滿愛與希望,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完善發(fā)展的人,這對于學前教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來說,又是一次完善與提高。幼兒教師的愛心,能夠促進孩子的心理健康,也能夠激發(fā)教師學前教育教學中的熱情與激情,讓孩子感受到愛,他就會喜歡你,會靠近你。
(三)培養(yǎng)幼兒良好生活習慣
無論是在家庭還是在校園中,父母或者是教師都應當注重通過賞識教育來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引導孩子見到長輩要問好,使他們成為一個有禮貌,有素養(yǎng)的人;在孩子做錯事情之后不可太過于嚴厲,要耐心地分析批評,并且鼓勵孩子改正;在孩子做得好的方面應當及時地獎勵回饋,無論是精神上的鼓勵抑或是物質上的獎勵,對孩子來說都是一種前進向上的動力。
(四)了解孩子身心變化特征
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有著不同的身心特征,應當根據(jù)不同的特征來進行相應的引導與教育。例如,對于相對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教師或者父母應當采取更加直接、更加明了的方式對他們進行引導;而針對相對年齡較大的孩子來說,他們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認知也更加的豐富,這時候教師可以多設立活動,游戲等各種方式來幫助年齡相對較大的孩子來認識這個世界,凈化身心,提高德育品質。
五、德育滲透在學前教育的最佳時機
德育教育在學前教育時期的滲透過程當中,如果能夠在最佳的時機場所進行滲透教學,那么效果將更加的理想化。所以教師應當學會找尋這個最佳時機,摒棄傳統(tǒng)的老套教學模式。傳統(tǒng)的德育教學模式已經(jīng)落后于這個時代,一味地使用有可能會使孩子產(chǎn)生不滿的情緒,抵觸德育教育,從而錯過德育教育的最佳滲透時機。父母或者是教師應當在日常生活學習之中,細心觀察孩子的行為生活與認知規(guī)律以及身心特征。在日常小的事物之中,做到滲透德育。例如,在孩子吃飯時在桌上貼著不浪費糧食的圖畫與標簽,培養(yǎng)孩子節(jié)約糧食的意識;在孩子進行午睡時,告訴他不能大聲喧嘩吵鬧,影響他人午休,培養(yǎng)孩子的規(guī)則意識;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應當及時地糾正他的錯誤行為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以他能夠接受的方式與他商量并鼓勵其改正自身的缺點。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德育教育在學前教育時期的滲透有著重要的意義。它是孩子茁壯成長的第一步,也是十分關鍵的一步。每一個孩子、每一位父母、每一位教師以及整個社會都應當共同努力,共同促進德育滲透學前教育。家庭與校園相互配合,相互聯(lián)系共同監(jiān)督,促進孩子的德育成長。
參考文獻
[1]周建芳.探析學前教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0(26):2.
[2]袁惠敏.探析學前教育中的德育滲透[J].明日,202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