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全花
摘 要:高考,對一個學生的人生有著巨大的影響。如今,高中學生面臨著巨大而繁重的學業(yè)壓力、高考潛在的考試壓力,以及來自社會競爭的壓力等,這些都是造成學生心理壓力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則在時代發(fā)展的當下顯得尤為重要。本文筆者便就高中政治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高中政治;心理健康教育;學科滲透;有效策略
對高中學生來說,其正處于人生中的重要時刻,也即將迎來一場對其一生都有著重要影響的考試。此時的他們,不僅面臨著繁重的學業(yè)負擔和家庭壓力,而且還要面對當前社會發(fā)展之下的嚴峻競爭壓力。面對這多方面的壓力,許多學生心理方面出現(xiàn)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問題。校園暴力、學生因壓力較大而傷害自己、厭惡上學等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面對這些情況,社會各界都紛紛關注其中。幫助學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不同挑戰(zhàn),是社會各界的共同期待。然而,由于種種因素,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階段常常被忽視。而面對新的發(fā)展形勢,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研究則顯得更為重要。
一、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社會需要有理想、有文化的新時代青年。新的時代,對新的青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之下,教育也要發(fā)生相應的變化,由傳統(tǒng)教育向素質(zhì)教育轉(zhuǎn)向。
對高中學生來說,他們的思想和智力已然相對較為成熟,也逐漸要邁入更高學府和社會之中去進行下一階段的成長。此時的他們,有著豐富的情感以及敏捷的思維,對自我的認識和發(fā)展也在逐步提升,同時也面臨家長、教師、同學與其的多方面關系。這些不同的關系以及心理的發(fā)展變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承受著一定的心理壓力。在研究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幾乎有將近一半的高中學生存在著一定的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問題,對高中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產(chǎn)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
在此之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也明確提出,學校要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目前,各個學校紛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針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而高中政治課程其教學目的便是提高學生的心理、智力等發(fā)展能力,促進其健康成長。所以,在高中政治課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則必然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
在此背景之下,本文筆者便就當前形勢以“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研究”為題進行相關研究。
二、高中政治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價值
(一)理論意義
在本次研究過程中,收集、查閱、研究有關高中政治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內(nèi)容,針對高中政治學科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進行調(diào)查和研究,探尋當前滲透現(xiàn)狀并且探究其中所存在的問題,在實踐中探索其有效教學策略。通過這些研究,不僅豐富了當前有關高中政治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理論研究成果,也為之后相關內(nèi)容研究提供了一些借鑒和參考價值。
(二)實踐意義
本次研究的目的便是能夠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之上對教學實踐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能夠?qū)⑵鋺糜趯嵺`之中取得一定的效果。通過本次研究,首先可以在一定的策略之下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健康的觀念和態(tài)度,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思想觀念,幫助其解決所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并且進行重視和解決。其次,本次研究可以給予高中政治教師以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的方式方法,幫助其將這些策略應用于實踐之中,提高自身課堂教學效率,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滲透,促進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最后,政治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幫助學校促進學科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鼓勵其他學科教師積極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三、高中政治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適應新課程改革要求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時代的變化,我國社會各界都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世界局勢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而這些變化,既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在此形勢下,對教育發(fā)展也有了新的要求[1]。以高中政治學科來說,必然要在新的時代發(fā)展條件之下立足新的時代使命和教育思想做出新的調(diào)整和改變?!镀胀ǜ咧姓握n程標準》明確提出要立足其實際需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切實提高其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由此可見,在新的發(fā)展條件之下,作為高中政治教師,一定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其心理健康方面教育,針對其中差異進行個別化教育,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
(二)符合素質(zhì)教育理念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關注的重要內(nèi)容。而對青少年來說,針對其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則能夠培養(yǎng)其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思想行為,能夠讓其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于社會之中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所以,于高中政治之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自我的需求,也是素質(zhì)教育理念之下的必然要求。在進行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之下,能夠使學生于正確引導中成為一個完整而健康的人。
(三)提高學生自我發(fā)展的需要
一個人的發(fā)展包含著多種因素,也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人的勞動能力、社會關系和個性發(fā)展、心理健康發(fā)展等。而良好的心理健康能力,則是一個人發(fā)展的重要基礎。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才能夠使其正確而積極地面對自我、生活和社會,從而提升自己并且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青少年只有擁有一定的心理健康素養(yǎng),才能夠在此基礎之上幫助其更好地進行自我發(fā)展,挖掘其自身發(fā)展?jié)撃堋?/p>
(四)增強教師專業(yè)教育能力素養(yǎng)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重要職責和使命。在學校教育之中,教師不僅要針對知識進行講解而完成特定教育任務,在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獲得健康的思想、行為和心理狀態(tài)。這不僅是教育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教師師德的一種體現(xiàn)[2]。而心理健康教育,對高中政治教師來說也是其專業(yè)能力的組成部分。在高中政治教學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夠有效提高其專業(yè)知識能力,提升其專業(yè)素養(yǎng)。而從學生個體發(fā)展出發(fā)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有助于教師了解和關心學生發(fā)展需要,開發(fā)學生的發(fā)展?jié)撃?,促使其完成向?qū)<倚徒處煹霓D(zhuǎn)變。
四、高中政治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滲透教育觀念認識缺乏
當前,高中政治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了解程度還是較低,許多教師并沒有給予心理健康教育以一定的關注。大部分教師只是會偶爾在政治學科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內(nèi)容,而并不會將心理健康教育視為教學中的必要內(nèi)容進行相關教學。在教師的心中,知識的講授遠比心理的教育要更加重要。與此同時,在平常的生活之中,許多教師都不會去主動學習相關知識內(nèi)容,進而更少在高中政治課堂之中滲入心理健康教育相關內(nèi)容。他們普遍認為高中學生正要面臨嚴酷的升學壓力,學業(yè)任務較重,將緊張而重要的課堂時間關注于與知識無關的內(nèi)容上則在一定程度上浪費了原本的學習時間。在這些思想之下,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教育明顯不足。由此可見,當前,高中教師更多關注于應試教育的壓力等內(nèi)容,而對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于學科之中的認識相對較為缺乏。
(二)滲透教育資源關注不足
在高中政治課堂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必須要懂得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并且注重挖掘其中資源進行運用,才能夠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當前,高中政治教師普遍并不注重對教材之中所包含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挖掘,也并不注重對其中心理健康教育資源的運用、實踐和相關內(nèi)容拓展。雖然,在政治教材之中存在著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這些內(nèi)容本身便蘊含著一定的教育價值。如果針對其中內(nèi)容加以發(fā)掘和運用,則勢必能夠起到一定的教育效果。但是由于教師并不重視心理健康教育資源的利用和使用,導致其中很多心理健康知識都白白流失了,使學生失去了獲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機會。
(三)教學滲透方式方法單一
滲透方式方法的使用,可以增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當前,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之中,大部分教師只是會偶爾變化一下教學方法,一般也只是采取兩種教學方式。這種較為單一的教學方式來自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關注不足等多種原因。而當教師詢問學生是否滿意教師的教學方式之時,其大多都表示教師多數(shù)采取講授的方式來講述教學案例,無法激發(fā)其學習興趣,也總是難以理解其中內(nèi)容。由此可見,如果教師總是將本來生動有趣的故事案例等心理健康教育內(nèi)容用講授這種方式進行簡單的教學,這必然會使其丟失教學的熱情,也使學生喪失學習的熱情,從而難以有效發(fā)揮政治課堂的心理健康教育優(yōu)勢,讓課堂變得索然無味。
(四)教學滲透評價方式單一
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合適而恰當?shù)脑u價,能夠幫助學生深入到學習之中提高自身的知識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當前,從研究中發(fā)現(xiàn)如下三種情況:其一,教師并沒有認識到評價方式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因而并沒有真正重視評價方式的使用,很少采用多種評價方式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其二,教師并未對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進行積極、具體、及時的評價。這樣會使得學生得不到有效的反饋信息而逐漸喪失學習的興趣。其三,教師并沒有專注到學生主體的差異性,沒有針對學生的能力、接受程度、個性等方面進行有效的把握和評估,其評價內(nèi)容和方式也難以針對不同學生進行不同評價,最終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評價無法取得應有的教育效果。
五、高中政治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轉(zhuǎn)變教師教育教學觀念,提高教師專業(yè)性
在以往的教育教學觀念之中,教師在應試教育理念和形勢的影響下較多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學生情感體驗、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種種方面的重視和培養(yǎng)。如今,素質(zhì)教育理念成為黨和國家非常重視的教育理念。教育應該更加關注于學生自我的成長和發(fā)展,將“以人為本”這一教育理念滲透于教育教學之中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3]。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師要轉(zhuǎn)變以往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觀念,重視對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培養(yǎng)。對此,高中政治教師要具備以下兩種能力:其一,高中政治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能力。教師要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深入挖掘政治教材中的知識內(nèi)容,學習教育教學方法。其二,高中政治教師要具備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所以,教師要學習教育心理學、基礎心理學、教育學等相關知識,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方法,并且能夠關注到學生的自我發(fā)展、個性、情感等內(nèi)容進行分析而選擇教學方式和內(nèi)容,增強高中政治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與此同時,這種能力不僅需要教師要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質(zhì),也需要其本身要具備一定的心理健康素質(zhì)。所以,學校也要定期對教師的心理進行相關檢測和評估,了解教師心理健康水平并且對其進行疏導和教育,增強教師專業(yè)性。
(二)挖掘?qū)W科滲透教育資源,強化教學生成性
在高中政治教材之中,其實包含著許多有關思想道德意識和修養(yǎng)方面的內(nèi)容。而這些內(nèi)容便具有較強的心理健康教育價值。而教師則要挖掘這些潛在的教育內(nèi)容并且進行有效分類,進而從中滲入心理健康教育[4]。比如:在《經(jīng)濟生活》這本教材之中,其中所包含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便大致可以分為生活類、角色認知類、行為類、品質(zhì)類這幾個方面。在此之下,教師要將教材中的心理健康資源進行匯總而分類,并且針對不同種類設計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達到其教育目的。比如:針對行為類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則要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健康的行為習慣思維和方式,讓其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例如:在《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一課中便蘊含著行為類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其主要內(nèi)容便是讓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消費觀念,認識到勤儉節(jié)約這一良好美德。針對這一心理健康教育資源,教師則可以在課件上給學生展示世界各地浪費的景象,進而讓學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之中是否見過浪費的現(xiàn)象或者自己是否有過浪費的行為并且進行述說。當學生積極談論并且講述著身邊的浪費現(xiàn)象,他們會深刻認識到浪費的危害性。此時,教師再對其進行適當引導,則可以讓學生改變原有的消費觀念而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養(yǎng)。
(三)創(chuàng)新多樣滲透教育方法,提高學生體驗性
講授式教學方法,依然是當前教師所常采用主要教學方式。然而,這種較為固化的教學方式難以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和活力,有效提高其效率。尤其在學科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這種情感較為豐富的內(nèi)容之時,則更要注重方法的靈活性和趣味性。所以,作為高中政治教師,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心理健康滲透教育,引導學生參與其中,增強學生的體驗性,于體驗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積極健康的心理健康素養(yǎng)。例如:在“多彩的消費”一課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其中,教材中有一段案例:A表示想要貸款買一輛車,B表示還是攢錢買車吧。針對這段案例,教師便可以讓學生來表達自己對這兩種消費觀念的認識和想法,表達自己的消費觀念,從而懂得適度消費的重要性。為了能夠使學生更加真實地感受還貸的緊張和焦慮感,教師則可以“即將要開學了,暑假作業(yè)一點都沒寫。還有三天時間可以補作業(yè),此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這一例子讓學生深入其中體驗那種緊張和壓迫感。當我讓學生想象其作業(yè)未完成時的感受之時,很多學生紛紛驚呼,“這真的是太可怕了!”從他們的表情和話語之中,明顯地傳達出感同身受的緊張感。而這種感覺便與超過自身能力的消費有著一定的可比之處。針對此,教師則可以讓學生探討“作業(yè)沒寫完的后果”和“貸款未還完的后果”這兩者的不同來區(qū)分其中的社會責任和法律責任,進而探究“如何看待貸款消費”。通過作業(yè)和貸款這一形象而生動的形象比喻和深入探討,學生可以從中體驗到消費過高而超過自身能力的壓力,從而深刻懂得適度消費的重要性。
(四)采用多種滲透教育評價,關注學生主體性
對每一個學生來說,他們都非??释軌虻玫浇處煹墓膭詈唾潛P,能夠獲得教師的評價和重視。哪怕只是一句話、一個微笑、一個善意的眼神,對其都有著巨大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評價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和價值。所以,教師根據(jù)不同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性格等采用不同的評價,從而引導學生培養(yǎng)其正確的心理健康意識和能力。在教學評價之中,教師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其一,要注重及時評價。如果當學生在傳達一定的思想或者表現(xiàn)一定的行為之時,教師并沒有給予一定的反饋,則會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無力感和喪失感,感覺自己沒有獲得教師的尊重。這無疑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熱情。所以,教師要及時針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進行評價。其二,評價要具體而明確。教師不能僅僅簡單地使用“好”“非常好”這種沒有明確指向性的話語進行評價和表述,而應該針對其內(nèi)容進行過程性評價。比如:“剛剛你所表達的是……,其中這個想法……很有新意。”“這句話中……這個部分,我想是不是這樣表述會更加合理……”其三,要關注學生的差異性,適時可以讓學生自我評價。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正確認識自己,所以可以適當鼓勵學生對自我的心理和行為進行評價和反思,進而針對不同學生的表現(xiàn)和內(nèi)容進行差異評價。
(五)適當給予學生多樣鼓勵,增強學生自信心
自信,是一個人所擁有的美好品質(zhì)。對學生來說,自信對其今后的成長和發(fā)展尤為重要。于高中階段培養(yǎng)學生具備自信的品質(zhì)能夠幫助其真誠而勇敢地面對今后人生路上的挑戰(zhàn)和困難,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例如:在日常教學之中,許多學生都難以在眾人面前明確地表達自己。當在公眾場合中,他們往往出現(xiàn)羞澀、膽怯、自卑的心理,不愿意與他人一起交流。為了能夠幫助學生克服內(nèi)心中的自卑感而融入自信心,教師便可以在政治課堂之中設置關于“時政說一說”的環(huán)節(jié)。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之中,學生可以提前準備三分鐘有關時政話題的內(nèi)容,其能夠自行選擇所想要講的時政內(nèi)容。比如:學生可以選擇社會、生活、學習等方面的時政新聞為切入點編排演講內(nèi)容。在這一活動開始階段,可以感受到學生內(nèi)心大多還是較為害羞、靦腆,在說話的過程中也總是出現(xiàn)磕磕絆絆、不知道要說什么這種情況。此時,教師可以給予學生鼓勵和支持,認真地傾聽他們的講話,讓其明白傾聽和尊重。慢慢地,學生開始變得放松,也逐漸開始放開自己,敢于真實地去表達,自信心也得到了明顯的增強。
(六)融入學生內(nèi)心精神世界,鼓勵個性化發(fā)展
對高中學生來說,其正處于自我摸索和個性塑造的重要階段。他們渴望能夠擁有與他人不一樣的獨特的性格和個性表達,也渴望能夠受到他人的關愛和幫助。對此,教師要真正深入到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去了解他們的想法,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而慢慢進行溝通,從而達到教育目的。例如:在《文化塑造人生》一課中,教師便要走入學生的精神世界,以積極健康的優(yōu)秀文化豐富其精神世界,塑造其健全的人格,增強學生的精神力量。例如:在課程之中,為學生展示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繪畫作品、文物古跡等內(nèi)容,讓學生進行欣賞。在展示《祖國,我親愛的祖國》這首詩歌之時,可以讓學生進行配樂朗讀,感受其詩中的精神韻味和愛國情感。在展示《千手觀音》這段優(yōu)美的舞蹈之時,可以讓學生了解其背后的刻苦和努力,讓學生講述自己的生活事跡、學習中的事情,以及其所理解的堅強意志。在展示《中國的脊梁》時,可以讓學生講述自己心中對于“中國脊梁”的理解,并且表達自己的志向和想法。在多樣的文化和學生的思想表達之中,教師能夠逐漸了解學生的想法,與其進行心靈的交流和感悟,在交流和探究之中獲得思維的發(fā)展,塑造學生健全人格,促進其自身全面發(fā)展。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對一個人一生的學習、生活和發(fā)展都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價值。擁有健康而良好的心態(tài),可以幫助學生沉著冷靜地面對如今所遇到的困難和挑戰(zhàn),可以引導學生用樂觀的精神去面對生活,讓苦難散發(fā)芬芳,讓生命彌漫花香。世界本身便是多面的,每一個人所看的角度不同所感受的、經(jīng)受的也不同。當學生以健康的心理去面對生活,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原本的痛苦也可以成為快樂,原本的黑暗也可以變?yōu)楣饷?。在高中政治學科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則可以引領學生去發(fā)現(xiàn)世界的美,在美的滋養(yǎng)下感受世界的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慕茹婭.高中政治教學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44):192.
[2]單杰.高中政治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性探究[J].讀與寫,2019(7):1.
[3]慕茹婭.高中政治教學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44):192.
[4]賈冰.攻“課”不如攻“心”:淺談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小學校長,2011(7):58-59.
本文系2021年度南平市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立項課題“論中學思想政治課如何融合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編號:Npszzx21-5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