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紅
【摘要】小學語文課文中童話是常見的文體,童話故事的語言淺顯、簡潔、生動。通過童話學習,有利于學生的語言發(fā)展,教師要對學生的童話朗讀進行指導,在教師的指導下,可以提升朗讀教學效果。本文主要探究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的朗讀指導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童話教學;朗讀;指導
在我國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而且要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朗讀教學是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對學生進行童話朗讀教學指導,可以提升學生的童話朗讀能力。在童話朗讀指導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示范,在朗讀中讓學生真正走進童話世界,在童話朗讀中感受語言文字美,體會語言文字中包含的情感美,體會童話故事中包含的情趣和哲理。
一、小學語文童話課文的特點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童話課文較多,童話課文具有自身的特點。第一,小學語文童話課文中都有插圖,具有較強的畫面感,可以展現(xiàn)出較強的藝術性,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第二,童話體裁的課文通過幻想、夸張、擬人、想象等手段呈現(xiàn),語言生動、形象、有趣。第三,童話故事具有較強的敘事性特征,以故事為主要敘述文體。第四,描寫方法多樣化,包括對話,心理、語言、動作描寫,可以反映人物形象的性格和品質,通過多種描寫手段的運用,推動童話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這種敘事性的文學樣式適合小學生學習。
二、童話教學中進行有效的朗讀指導策略
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童話課文的特點,對學生進行童話朗讀指導,從而提升學生的朗讀水平。以下具體分析童話教學中進行有效的朗讀指導策略:
1.在范讀的基礎上進行指導
小學語文童話朗讀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范讀引領。教師的示范朗讀要飽含情感,在范讀中注重角色形象的塑造,通過范讀讓學生明確童話的語言停頓、抑揚頓挫、節(jié)奏、重讀、快慢相間的語速以及情感基調。通過范讀引領,可以增強學生對童話的朗讀欲望,在范讀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包括標注重點字詞句、讀出標點符號中的語氣、把握文字語言特點,讀出文字語言中包含的情感。通過教師的范讀和有效的指導,可以使師生之間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例如,對于《小蝌蚪找媽媽》這篇童話故事的教學,教師在范讀中要注重角色的情緒起伏和心理變化,教師通過諧趣、活潑的語言進行范讀,朗讀形式要富有變化,讓學生整體感知小蝌蚪的活潑多姿,對人物角色語言進行夸張,通過有趣的夸張,帶領學生進入課文情境中,通過范讀激發(fā)學生的朗讀欲望。
2.指導學生在朗讀中融入個性化元素
學生對童話故事的朗讀建立在理解童話故事的基礎上,朗讀就是通過有聲語言傳達無聲的童話,教師要指導學生在朗讀中投入感情,朗讀過程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每個學生對童話作品的理解都存在個性化的元素,教師要指導學生在朗讀中融入個性化元素。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表現(xiàn)生動的童話世界,教師要避免生硬的情感灌輸,學生要避免機械化的模仿。教師對學生的朗讀技巧指導,要尊重學生個性化的情感體驗,教師要指導學生揣摩童話中的人物形象,學生帶著個性化的體驗閱讀,在閱讀中要增強聲音的表現(xiàn)效果,感受人物形象的個性、心理、品質,體會童話故事中包含的哲理。
3.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
由于小學語文童話故事中的人物對話比較多,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教師要讓學生理解不同角色的性格和品質,通過深入的理解人物形象,使學生的分角色朗讀效果更佳。例如,對于《去年的樹》這篇童話故事的教學,故事內容淺顯,語言簡約優(yōu)美、朗朗上口,具有詩歌韻味,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背后包含著淡淡的哀傷。教師要指導學生在精讀中體會課文的語言美,理解語言文字中蘊含的感情,教師要指導學生揣摩語言文字和童話中人物的情感。由于這篇童話故事的角色對話較多,在對話中層層推進情節(jié),教師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教師要指導學生將自己想象成樹、鳥兒、門先生、樹根、小姑娘,指導學生在朗讀中準確表現(xiàn)人物角色,感受不同人物角色的情感,加深學生對童話故事的理解,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
4.指導學生將讀演相結合
小學語文教師在童話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將讀演結合,用表演的方式輔助閱讀,在朗讀的基礎上,學生對對話內容很熟悉,教師讓學生擺脫課本進行表演,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語氣、語調、肢體語言展現(xiàn)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呈現(xiàn)的活靈活現(xiàn),在表演中感受人物形象的精神品質。例如,對于《夏夜多美》這篇童話故事的教學,教師指導學生齊讀課文,了解故事梗概,學生在齊讀的基礎上對人物形象比較熟悉了,教師再指導學生根據(jù)童話故事編寫情景劇,讓學生進行表演,讓學生分別扮演小螞蟻、睡蓮、蜻蜓、螢火蟲等角色,在表演中進入故事情境,在表演中讓學生體會充滿趣味的童話世界。在合作表演中,學生會投入真情實感,在故事情境中感受夏夜的美,體會故事中人物形象的心靈美。
5.注重朗讀教學中的評價指導
小學語文童話朗讀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的朗讀情況進行評價,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包括學生的課堂朗讀興趣、學生的朗讀積極性、朗讀字詞的準確性、朗讀的流暢性、人物心理和性格的把握、人物情感的把握等。
學生在課堂朗讀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課堂評價,對于朗讀表現(xiàn)積極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學生鼓勵性的評價,教師對學生的鼓勵,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朗讀熱情。對于朗讀比較好的學生,教師要指出具體好在哪里,通過夸贊式的評價,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心理體驗,增強學生的朗讀信心。對于學生在朗讀中表現(xiàn)出的問題,教師通過委婉的方式進行指導,學生可以及時改進,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朗讀水平。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童話課文具有自身的特點,教師要對學生的童話朗讀進行指導,讓學生掌握朗讀技巧,在朗讀中感受童話世界的奇妙,從童話故事中感悟哲理。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有效朗讀指導策略包括:在范讀的基礎上進行指導、指導學生在朗讀中融入個性化元素、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指導學生將讀演相結合、注重朗讀教學中的評價指導。通過本文的研究,旨在加強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朗讀指導,從而提升學生的童話朗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汪小紅.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分角色朗讀[J].教書育人,2017(28):59.
[2]姜楠楠.芻議小學語文童話教學[J].中華少年,2017(26):38-39.
[3]穆艷春.朗讀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J].情感讀本,2018(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