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運算能力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必須具備的能力,也是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初中數學教師要認識到在數學課堂中加強運算教學的重要意義,本著培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觀念,思考提升初中生數學運算能力的有效策略,從而令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效率得到提升,使學生在運算中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取得良好的初中數學運算教學效果。文章對如何提升初中生數學運算能力進行具體的闡述和說明。
【關鍵詞】初中數學;運算能力;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22)12-0031-03
在以往的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大部分教師都是從全局的角度展開教學,并未對學生運算能力的提升進行單獨的研究[1]。運算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基礎,學生必須具備較強的運算能力,才能夠快速掌握具有難度的數學知識與技能,以積極、自信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數學知識[2]。下面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針對初中生數學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提出幾點策略。
1? ?限時計算,活躍學生思維
學生運算能力的強弱不僅在于對算理掌握程度的高低,更取決于學生思維是否嚴謹。因而運算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要,初中數學教師要對課堂時間有充分把握,根據教學內容,限定時間,組織學生進行計算,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程度地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潛力。同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計算情況對其展開有針對性的反饋,加深學生對算理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細心程度,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從而順利實現提升初中生數學運算能力的目標[3]。
以“有理數的加減法”這一節(jié)的教學為例,首先,筆者結合實際向學生強調了有理數加減法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應用,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進而為學生簡單敘述了有理數的加法法則,幫助學生了解了有理數的加法運算律,即加法結合律與加法交換律,在引入正題之前引導學生梳理了數學知識的儲備。然后,筆者板書了兩個例題:(+16)+(-25)+(+24)+(-32)和(-2.1)+(+3.75)+(+4)+(-3.75)+(+5)+(-4),要求學生快速完成計算,并舉手示意。筆者先詢問了后舉手的學生是如何計算的,由此了解到一部分學生采用的是逐個相加的方法。筆者又讓最早舉手的學生講解他是如何計算的,并根據其回答作出相應的補充,使全體學生了解到交換律和結合律的合理運用能夠提升運算效率。在發(fā)現加法算式中有相反數時,要先結合相反數,從而簡化計算過程。最后,筆者提出了綜合性問題,要求學生在限定時間內完成計算,在潛移默化中激發(fā)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大多數學生的好勝心是比較強的,教師在課堂上開展類似競賽的小練習時,學生的積極性會更高,并且學生往往會更加認真地對待此前暴露出來的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運用簡便方法計算的能力。這樣,教師通過限時計算,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加深了學生對有理數加法法則和加法運算律的理解,順利實現了提升初中生數學運算能力的目標。
2? ?聯系實際,激發(fā)學生運算動力
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教師越來越關注教育教學與現實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尤其是數學學科,其現實應用價值更是得到了廣大教師的高度認可。基于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聯系實際展開運算教學活動,讓學生深刻感受到運算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從而激發(fā)學生參與運算教學的動力,同時細心觀察學生的運算表現,進而以恰當的點撥提升學生的運算效率,鍛煉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的實踐技能,高質量落實新時期倡導的素質教育理念,達到提升初中生數學運算能力的目的[4]。
以“整式的加減”這部分內容的教學為例,首先,筆者對學生提出生活化問題:“某個學校的合唱團在出場之時,第一排站了n名學生,為了美觀,從第二排起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一人,假如一共站了四排,該合唱團一共有多少名學生?”學生能夠很快寫出答案為n+(n+1)+(n+2)+(n+3),由此初步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接著,筆者繼續(xù)向學生提問:“這個答案能不能化簡?”從而在活躍學生運算思維的基礎上引入了學習內容。然后,筆者通過3(2x2-y2)-2(3y2-2x2)這一例題引導學生學習整式的化簡,使學生熟悉了整式加減法的運算法則,以此培養(yǎng)學生運算思維的有序性與條理性。之后,筆者讓學生用整式加減法運算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了進行整式加減的必要性,激發(fā)了學生日后自主學習相關運算知識的意識,為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奠定了情感基礎。最后,筆者引導學生梳理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向學生強調了數學運算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讓學生互相交流學習收獲。這樣,在課堂活動中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要求,通過聯系實際,體現運算的價值,充分激發(fā)了學生參與數學運算的動力,使學生深刻理解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切實達到了提升初中生數學運算能力的目標。
3? ?實施抽測,助力學生全情投入
抽測指的是隨機檢驗一部分學生,在抽測之前,教師不告訴學生主要檢驗誰,此時學生就會產生一種積極的學習心理,教學活動必然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诖?,初中數學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實施抽測教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習慣,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運算知識的過程當中。同時,教師要根據抽測結果對學生進行指導,加深學生對運算算理的理解和印象,以期最大程度地提升初中生的數學運算能力。
以“因式分解”這部分內容的教學為例,首先,筆者向學生提問:“630能被哪些數整除,說說你是怎么想的?一會兒老師抽人回答?!边@樣可以快速地使學生的思維達到活躍的狀態(tài),從而使其調動自己已有的數學知識儲備,由此為開展進一步的教學活動奠定了基礎。然后,筆者對學生進行抽測,在互動中使學生了解了質因數分解的作用。接著,筆者繼續(xù)向學生提問:“當a=101,b=99時,a2-b2的值是多少?”從而引入分解因式的概念,使學生對例題有較為深入的理解,為學生深入開展相關運算作了鋪墊。最后,為了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筆者將因式分解與整式乘法進行融合,在調動學生數學知識儲備的基礎上引入關于因式分解的問題,幫助學生理解用提取公因式法對因式進行分解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到了因式分解對提升運算效率的積極作用。這樣,筆者通過實施抽測,使學生形成了較強的學習意愿,從而在課堂上全情投入到知識的探索當中,培養(yǎng)了學生準確找出公因式的能力,進而提升了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
4? ?變式訓練,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
隨著數學知識學習難度的增加,教師應該適時改變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促進初中生運算能力的提升[6]。因此,教師要對教學內容展開深入的研究分析,這樣在課堂上便能夠得心應手地設計合理問題,并對問題進行變式。學生通過解決數學運算的變式問題形成自信心,邏輯思維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發(fā)展,形成良好的數學運算習慣,最終達到提升初中生數學運算能力的目標。
以“二次根式的乘法”這一節(jié)的教學為例,在教學導入階段,筆者引導學生回憶了二次根式的性質,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例題,口述二次根式乘法的運算法則,由此為學生更好地吸收新的數學運算知識奠定基礎。然后,筆者從變式的角度引導學生對二次根式的數據進行計算和化簡,使學生了解了最簡二次根式的特點,即被開方數不含有分母和開方開得盡的因數或者因式,使學生初步理解了二次根式乘法的算理。之后,筆者以隨堂檢測的方式讓學生完成與二次根式乘法相關的判斷題、運算題,促進學生嚴謹數學思維的形成。最后,筆者組織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了梳理,希望能夠提高學生靈活運算的能力。這樣,筆者通過加強變式訓練的方式,使學生循序漸進地解決運算問題,助力學生逐漸生成學習數學知識的自信,使學生懂得了二次根式乘法的運算算理,并充分培養(yǎng)了學生的邏輯思維,有效提升了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
5? ?加強練習,提升學生運算效率
在初中階段,學生接觸的計算題頗有難度,除了基礎的數字運算,還有代數的相關內容,對于相當一部分學生來講,處理數學計算題成為了一件比較頭痛的事情。教師在開展日常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必須注意,除了要給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數學計算題,讓學生形成嚴謹的運算思維之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將課堂上講解過的運算方法應用到實踐當中。長此以往,學生面對數學運算問題也會越來越游刃有余,對解決其他相關問題也有很大的幫助。
在初中數學課堂上,筆者圍繞“有理數的加減法”向學生傳授了幾個提高運算正確率的小竅門,但是課堂上的時間有限,筆者只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講解上,無法給學生提供大量的練習機會,所以筆者給學生布置了一些數學題,要求學生下課以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與思考。學生先自己做題,然后小組內部核對答案,看哪些學生的答案與大家的不一致。對于有些難度較大的題目,小組內部成員得出的答案可能各不相同,這時學生就要重新運算,通過驗算與檢查發(fā)現自己在做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事實上,加強運算練習,讓學生擁有更多課后自主練習的機會,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運算能力的一種有效教學手段。初中階段的數學難題是有限的,學生在運算中失分大多都是因為做題時思維混亂,或者粗心大意而導致的。而通過這樣的運算練習,恰好就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學運算思維,未來學生運算的時候會更加清晰地意識到,這個題目在哪些方面容易丟分,自己做題的時候一定要小心。這樣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做題習慣,讓學生的數學成績更上一層樓。
總而言之,運算被認為是數學學科學習中的基礎知識,亦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若教師忽略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必然難以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運算能力的提升可以促進初中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對學生數學整體水平的提升有著積極的影響,是廣大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努力實現的教學目標。因此,在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推進的時代背景之下,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對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影響,從而引入新穎的教育觀念,結合教材的具體內容,不斷探索具有可行性的數學運算教學策略,培養(yǎng)學生對于運算的興趣,提升學生學習數學運算知識的自主性,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合理的點撥,以求最大化提升初中生的數學運算能力,獲得良好的初中數學運算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鄭錦輝.初中生數學運算能力的提升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0(6).
[2]阮征,孔德飛,左其華.基于初中生數學運算能力現狀的文獻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4).
[3]黃敏.試析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運算能力培養(yǎng)[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14).
[4]尤曉暉.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J].數學大世界(中旬),2020(5).
[5]葉燕華.“析”運算能力障礙? “尋”培養(yǎng)能力途徑[J].文理導航(中旬),2020(1).
[6]劉蕊.初中生數學運算能力的調查研究及培養(yǎng)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9).
【作者簡介】
羅愛華(1981~),女,漢族,甘肅定西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