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敏華
關鍵詞:立足;雙減變革;初中生物
引言
雙減政策是對于義務教育的變革,要能夠在學習當中減輕學生的負擔,實現(xiàn)從科學當面進行育人,并且讓學生能夠通過在課上的一些活動和交流,實現(xiàn)減負的目的,教師也要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率。在初中階段的學生,他們正處于青春期,并且逐漸的形成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所以在整個生物教學過程當中,要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正確觀念,使學生可以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培養(yǎng)興趣,提升教學質量
在給學生進行初中生物的教學過程當中,要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可以自主獨立的展開相應的學習。根據(jù)農(nóng)村的教學理念,教師可以利用當下的一些農(nóng)村產(chǎn)品,給學生進行知識講解,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方面的認知,使他們能夠正確的把生物知識運用在生活當中,充分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生物當中的某些知識點與生活是比較接近的,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能使學生充分提高對于初中生物的興趣,讓他們能夠自主獨立的查找相關的資料,培養(yǎng)正確的生物綜合素養(yǎng)。
例如,在北師大版本初二生物上冊的第十八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中微生物與人類生活的聯(lián)系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自己家里自制一些泡菜,酸奶或者是果酒。讓學生在學校內把這些知識性充分的學習之后,在家里尋找到相應的材料進行制作,讓他們在成功之后,把相應的作品帶到學校里進行品嘗,這樣能夠提高學生對于生物的學習興趣,也能夠讓他們提高積極性,去自主獨立的進行相關的生物實驗,對微生物知識也能夠進行充分的理解。老師在讓學生進行食品制作,讓他們能夠把食品當中發(fā)生作用的微生物進行標注,并且把微生物的一些習性特點進行描寫,這樣能讓學生在制作的過程當中,對生物知識也能夠進行充分的復習和鞏固。
二、基于政策,構建趣味課堂
雙減政策主要是要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yè)負擔和校外的補課負擔,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專注度,讓他們在課堂上能夠把把生物知識進行充分的理解和學習,提高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自主性。所以教師要能夠利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使學生能夠參與到課堂的活動當中。構建趣味課堂就能很好的達到雙減政策的目的,讓學生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和老師進行互動,把一些知識進行充分的學習,也能夠進行及時的運用。趣味課堂能夠很好的激發(fā)每一個學生的探索欲,也能提起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讓他們之間進行共同的探討和交流,合作的完成一件事,能夠迅速的培養(yǎng)與人交往的能力,也可以讓學生學會如何的團結合作。
例如,在北師大版初二生物上冊的第十六章《動物的行為》中社群行為的講解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布置觀察蜜蜂生活的任務,讓他們可以在本地學校附近的一些養(yǎng)蜂人身邊進行經(jīng)驗的汲取,讓他們去詢問工蜂,蜂王等一系列的知識。讓學生在3到4月份的開花季節(jié)去了解這些知識,能夠充分地培養(yǎng)學生對于知識的興趣,也可以讓他們在生活當中去了解這些知識與自己生活當中的聯(lián)系。在讓學生去觀察生活時,要能夠給他們進行相應的分組,給每一個組下發(fā)一張表格,讓他們能在表格上填寫相應的知識點和自己所了解到的東西。在上課時,讓不同小組之間去交流自己在養(yǎng)蜂人身邊學習到的一些知識,教師也要加入討論,與學生共同探究?;陔p減政策進行教學,讓學生可以在課堂上進行相關的討論和學習,可以營造一個和諧有序的課堂氛圍。
三、課外拓展,結合農(nóng)村特色
在進行初中生物的學習時,教師要能夠充分地給學生擴展相應的課外知識,讓學生拓寬視野,培養(yǎng)對于生物的敏感性。在南方農(nóng)村進行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到室外進行相關的知識搜集以及實踐學習。教師要能帶領學生去尋找與課本聯(lián)系的課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綜合素養(yǎng)。對于教材中的每一個知識,教師要能夠去給學生進行趣味的講解,使學生能夠在課后去尋找相應的方式,擴展自己的知識面。
例如,在北師大版本初中生物八年級上冊的第十九章《生物的生殖和發(fā)育》中,給學生講解傳粉與受精的知識時,不僅要把整個過程給學生進行充分講解,也讓他們明白在生活當中的一些現(xiàn)象是為什么而產(chǎn)生,并且產(chǎn)生之后的效果是什么。在春天下雨之后,看到地板上有黃色的粉末是什么原因,讓學生能夠去自主的探究和學習,去詢問有經(jīng)驗的人,并且把知識點進行記錄,這樣能夠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記憶程度。也可以讓學生去觀察春天的雨季過長,對于家鄉(xiāng)水果的產(chǎn)量有什么影響以及影響的原因,在傳粉和受精上體現(xiàn)在哪個知識點,讓學生可以在實際的生活當中去進行相關的學習,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之外去尋找跟課堂知識有關聯(lián)的事物進行學習,培養(yǎng)學生對生物的興趣,擴展學生的生物知識面。教師也要在課上進行講解的時候,把學生不理解的一些知識點能夠利用其它的一些課外知識進行輔佐的教學,提高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理解程度。
結束語
在農(nóng)村的教學當中,教師要能夠立足于當下的南方農(nóng)村特色,給學生進行相應的課外拓展做作業(yè),使學生能夠將初中生物運用在生活當中,提高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理解。
參考文獻:
[1]薛二勇,李健,劉暢.“雙減”政策執(zhí)行的輿情監(jiān)測、關鍵問題與路徑調適[J].中國電化教育,2022(04):16-25.
[2]金虎泰.農(nóng)村初中生物校外課程資源開發(fā)利用的實踐[J].求知導刊,2021(31):24-25.DOI:10.14161/j.cnki.qzdk.2021.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