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鳳寧
摘要:我們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要滲透學生的內心,鼓勵學生學習要竭盡全力,踏實奮斗。只有這樣才能在德育教育中,高效結合班級文化,實現(xiàn)構建班級文化的管理目標。本文將從初中德育教育的角度,來探析班級文化與初中德育教育地高效結合,在德育教育中做到班級文化的構建。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班級文化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要求學生在初中階段不單單要學習基礎知識,還要在這一基礎之上鍛煉到自身的各方面能力。我們要在初中德育教育中進行班級文化的滲透,為學生奠定基礎教育,高效地培養(yǎng)學生成為高素質人才。結合班級文化的德育教育模式可以讓我們把握好學生心理,使得初中德育教育得到全面發(fā)展及進步。
一、初中班級文化構建要素
(一)滿足需求提出要求
在初中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初中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通過營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圍,引導初中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在初中德育教育中,要充分發(fā)揮班主任帶班的作用,滿足學生的需求,積極與學生產(chǎn)生互動。在漫長的教育道路中,我深深的明白,初中德育教育理念的轉變,要注重對學生的成長及發(fā)展環(huán)境做好針對性把握,高效開展初中德育教育。我們要向學生提出要求,要求學生積極進行課堂發(fā)言,在課堂上我們要提問,引導鼓勵學生進行回答,把握德育角度,對參與回答的學生進行表楊,對擾亂課堂的學生進行引導教育,教導他們遵守課堂秩序,在滿足學生需求的同時不斷提出要求,達到剛柔并濟的教學目的。
(二)激發(fā)靈感推動執(zhí)行
在結合班級文化的德育教育過程中,要不斷激發(fā)學生的靈感,促進德育教育的方案執(zhí)行。在激發(fā)學生靈感的方面,我做了兩個方面的嘗試。一方面是學習目標墻:在每次班會課,我會引導學生擬定一個學年的努力目標,努力目標既包括成績目標,也包括成長的其它方面。每個學生都將自己的努力目標貼在后黑板的目標榜上,另一方面是班級好榜樣:在教室兩側墻上貼上標志環(huán)保小能手,學習標兵的標志,每學期評選出在這兩個方面表現(xiàn)較好的學生,分別獲得稱號;對于獲得稱號的學生,拍紀念照,貼在相應區(qū)域公開展示。以上兩個方面,從構建班級文化的角度出發(fā),既激發(fā)發(fā)學生的榮譽感和積極性,也塑造了良好的班級文化,讓教室的育人功能得到了充分發(fā)揮,推動了德育教育的發(fā)展。
(三)虛擬構建引領實踐
構建班級文化的班級育人模式要求我們要走進學生生活,通過虛擬構建,結合實踐高效開展初中班級育人。班集體要往一股向上的勁上使,不是靠初中班主任硬性的規(guī)則,而是靠集體融合的柔性管理模式來引領實踐。學生保持健康、正向的心理狀態(tài)十分重要?!跋胂胨窃趺聪氲摹笔俏以谔摂M構建時一直強調的,雖然看似簡單,但在一個大群體中,照顧對方成了很難把握的事,有了點滴的匯聚才能促成一個溫暖的集體。再來利用豐富的班級環(huán)境實踐建設,陶冶性情[1]。
二、將班級文化融入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方法策略
(一)結合學生情況,展開精準管理
初中班主任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的評價語言可能各不相同,但是賞識教育需要結合家校聯(lián)動的模式開展實施,可以達到開展精準管理的目的。初中班主任在展開教學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要結合家校聯(lián)動育人模式,從家校合作的角度出發(fā),結合學生在家在校實踐情況,制度精準高效的教學方案,讓學生明白家校共育對于他們的重要性,同時初中班主任也要采用柔性的教育方法來提升家校共育工作的有效性。
例如:初中班主任在實際的德育教育當中,可以通過家校聯(lián)動的教育方法,針對學生的不同提問給予不同的鼓勵性評價,在初中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和家長不要吝嗇贊美之詞,每個學生都是有自尊心的,學生都喜歡獲得老師和家長的贊美。所以老師和家長一定不要吝嗇自己的贊美之詞,如果缺乏積極的表揚,久而久之學生也失去了努力的動力??傊?,開展賞識教育,班主任結合班級文化,通過家校共育的管理方法展開精準管理。
(二)調整管理方式,保證管理效率
為人師者,要有榜樣的作用,不能隨性而為,作為初中班主任,我們該做的不是掌控學生的“遙控器”,我們要把握好學生的階段成長,在德育教育中高效融合柔性管理思維。在德育教育中,我不斷調整優(yōu)化管理方式,確保管理效率。我優(yōu)化了德育教育模式,提出德育教育守則的管理模式。德育教育守則以小組討論的形式推出,我進行修改把關,一致通過后,張貼于班級內,人人須遵守??此破胀ǖ牡掠逃貏t,卻能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的言行舉止、行為習慣起到提醒、督促的作用,保證了德育教育效率[2]。
在初中德育教育中,我明白,一個有愛又和諧的環(huán)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因此我特別注重布置有愛的班級文化環(huán)境。我結合柔性管理思維,引導學生自己討論并購買他們喜歡的班級裝飾品。于是,班級閱讀角、學習園地、班級榮譽榜、勵志標語、班級窗花、衛(wèi)生角、綠植漸漸地布滿了教室的角落。班級氛圍布置完畢后,學生總是會小心翼翼地保護著班級環(huán)境,讓愛心傳遞。通過構建班級文化的德育教育模式不斷運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文化素質以及道德水平。
(三)分析未來發(fā)展,強調階段成長
班級規(guī)劃要長遠。不管是班級常規(guī)管理,還是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都要把握班級文化的構建,要有長遠目光,踏實耐心地向著目標堅定前行。相信我們的用心經(jīng)營、用情灌溉,終會創(chuàng)造無限美好。身為初中班主任要樹立未來發(fā)展觀念,強調學生階段成長。在德育教育中,初中班主任要充分發(fā)揮自己是啟蒙者的角色,并且在德育教育過程中緊緊圍繞學生是班級的接收者這一角色在教學中,初中班主任應當立足于現(xiàn)在,結合班級文化,分析發(fā)展學生未來發(fā)展。
例如在語文教師教學中,學生會學習到《李時珍夜宿古寺》這篇文章,在德育教育中,可以運用不同學科中學到的知識內容,讓學生們分享李時珍踏上了征途,一路上邊走邊采集記錄各種藥草,歷經(jīng)艱辛,跋山涉水的個人經(jīng)歷。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讓學生去體會李時珍身上不怕吃苦的頑強奮斗精神和只求萬民得福的無私奉獻精神。再把課本延展到未來生活中,還有哪些別的美好品質呢?樂于助人拾金不昧...在不斷的延展教育里,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美德美育,強調學生階段性成長,通過這樣的教育,才能在不斷強化學生未來發(fā)展[3]。
結束語:
綜合上述分析來看,在構建班級文化的德育教育過程中,我們要注重把握德育教育理念,突出德育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把握班級文化的德育教育方式方法,引導學生對德育教育內容進行深入地學習及思考,強化自身對德育教育理念的理解。
參考文獻:
[1]黃美.淺談班級文化建設在德育中的作用[J].科學教育.2003(02)
[2]劉來喜.例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3(42)
[3]宋春光,王建媛.初中德育教育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J].學周刊.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