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小艷
摘要:在當前國家對信息技術教育如此重視的情況下,我們探討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方式,并如何對信息技術課堂進行教學改革,進而來完善我國所提倡的以學生為中心的要求。首先,回顧我國信息技術教育發(fā)展的過程,在此基礎上分析其進步與發(fā)展。其次,對信息技術教育管理的相關政策及要求進行分析,通過采用微課的教學方式,我們對信息技術教學進行研究,最后通過整合資源對當前信息技術教學發(fā)展現狀進行分析。
關鍵詞:微課教學;信息技術教學;應用探究
當前,我國教育規(guī)模的不斷發(fā)展壯大,進而也導致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所面對的工作內容不斷增多,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教育也不斷提高,信息技術教育也越來越引起廣大師生的注意,當前學校的教學方式也漸漸成為教育領域關注的內容,微課的提出是當前我國信息技術教育課堂的一項重要舉措,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真正的技能知識。本文針對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方法展開分析,分析當前的微課教學模式對教育發(fā)展的影響,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人才,信息技術教學需要打破之前舊的教育理念,追隨時代發(fā)展,為教育注入新的因素。
1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現狀
1.1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的弊端仍然存在
目前,大部分的信息技術教學主要圍繞如何提高學生成績,這便導致很多信息技術教師在講課當中,僅僅只是把教學當做學生以后用來獲得利益的手段,而并非為了學生整體的發(fā)展,更沒有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學生作為受教育的群體,他所應該被鍛煉的是在學習課堂知識的過程中能夠培養(yǎng)自己的發(fā)散思維。如果教師僅僅只是為了迎合考試,而不是去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來進行教學,只是迎合了現在存在很多弊端的應試教育,這帶來的后果就是信息技術教學越來越流于形式。與此同時,學生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很難產生自主學習的心理,且自律性也會越來越受限,久而久之更不愿意主動地學習信息技術[1]。
1.2教育方式存在漏洞
當前,信息技術教學方式上存在很多漏洞需要解決。一方面,教師僅僅只是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日常簽到與排課上,針對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改革沒有深入研究,但這樣帶來的后果就是容易導致信息技術教學思維固化,在教學方式上不會有很大的突破。且當前信息技術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沒有采用健全的發(fā)展方式。例如,教師教授初中學生學習計算機的重組這門課時,僅僅局限在老師自己操作,沒有讓學生有自主操作的機會,這就會給信息技術教學的前進帶來一定的困難,使得整個信息技術教育的管理系統(tǒng)缺乏整體性。另一方面,大部分信息技術教育者在教育層面還未形成規(guī)范的管理制度,只是延續(xù)舊有的管理理論,這為后期信息技術教育信息資源的管理也帶來了一定的難題。信息技術教學管理上也缺乏一定的統(tǒng)籌安排,這對信息技術管理而言是一個很大的損失。當今時代的快速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能否與當前互聯網+的時代進行兼容是一個存在的很大困難。信息技術教育在發(fā)展過程中,如果不能更好的適應時代發(fā)展潮流,這就對信息技術教育體系的發(fā)展與帶來了一定的困擾。5G時代的到來使得信息技術教育管理方式也需要朝著更加優(yōu)質的方向前進,但當前很多信息技術的教育方式都還停留在傳統(tǒng)層面,在對人才培養(yǎng)的發(fā)展過程中相應的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在創(chuàng)新層面的很多規(guī)章制度并沒有嚴格要求,這便導致信息技術教育方式相對單一,這是當前信息技術教育發(fā)展需要考慮到的問題。
2推動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方法分析
2.1充分采用微課的教學方法
傳統(tǒng)的信息技術教育方式大多都是按部就班的按照課本進行講解,即便課堂相對活躍,但也脫離不了課本的局限性,教育方式往往不是以學生為主體,而是以課本或者教師為主導,這不僅不會有利于學生進行思考,還容易導致人才被埋沒。在當前的信息技術教學方式中,要摒棄舊有的教育方法,采用有創(chuàng)新思維的教學手段來進行教學。微課教學就是當前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的一種良好教學方式。在對信息技術有關的知識進行學習時,微課教學可以解決傳統(tǒng)教學法的弊端。微課教學法可以重復播放教師演示的操作,防止學生看不懂操作等問題的出現。在初中的信息技術教學中,計算機的組裝由于受到當前教學環(huán)境的限制,很難實際操作,而微課教學可以將這部分內容進行模擬,從而達到數字化實驗的效果[2]。
2.2做好引導學生學習的工作
微課教學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讓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自行研究和實踐,融入到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狀態(tài)中。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不僅僅只是將專業(yè)的理論簡單地陳述給學生,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可以更好地消化這些理論內容,進而養(yǎng)成愿意去培養(yǎng)自身技能的習慣,提高學生本身的實踐水平,這就需要信息技術教師在進行授課時對學生的實際操作引起重視,教師要做好帶頭作用,積極組織信息技術實踐操作活動,像類似于信息技術技能大賽這樣的比賽可以鼓勵學生多多參與,教師在自己的職業(yè)崗位中要努力做好奉獻、專注以及創(chuàng)新,從而影響學生也參與到其中。其次,教師要將理論與實踐結合,例如,學生在進行信息技術操作時,應當注意的問題是什么?如果碰到難以解決的操作應當如何處理?最后,教師在教學當中要改變傳統(tǒng)的單一授課方式,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提問,引發(fā)學生進行思考[3]。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信息技術教育進行教學改革是一個全新的教育理念,通過引入微課教學法,可以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引入新的微課教學,可以改變我國當前信息技術教育發(fā)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目前我國在信息技術教學發(fā)展中的創(chuàng)新模式研究還在不斷地發(fā)展,雖然有一些已經達到先進水平,但在具體的應用過程當中,我們仍然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
參考文獻:
[1]張彬.微課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應用研究[J].信息系統(tǒng)工程,2021(03):175-176.
[2]馮士海.微課在中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7(23):45-47.
[3]田鈺,胡敏.微課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有效應用分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9(16):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