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靖
摘要:亮劍精神源自都梁小說《亮劍》主角李云龍在軍事院校的畢業(yè)論文。亮劍精神是一種勇氣,是一種魄力;是身處困境,風雨直闖、永不言敗的果敢;是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執(zhí)著。本文在多維度探討了亮劍精神在班級管理中的實際運用,以此拓寬班級管理的角度和思路。
關鍵詞:亮劍精神;班級管理;困難;加強
任何一種精神,都是集體孕育的產(chǎn)物,而個體只是其組成的要素及其載體。由此看來,只要是“精神”,它是可以適合各種集體的,只不過其體現(xiàn)的具體形成不同而已。譬如,我以下要陳述的“亮劍”精神,本是一支軍隊的精神支柱和靈魂,可我覺得在班級管理工作中也是可以提倡和培養(yǎng)的。
一、狹路相逢,勇者勝——勝人者力,自勝者強。
“古時俠客相逢,明知不敵,卻要敢于拔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劍鋒所指,所向披靡?!边@就是亮劍精神。李云龍所帶領的獨立團不管是面對裝備優(yōu)良的日軍,還是面對有強大支持的國民黨軍隊,都是擇時擇機,敢于出擊,即使倒下,也要狠狠地在他們對手身上撕下一塊肉。亮劍精神的精髓不在勝人而在自勝。明知對手強大無比,卻仍然可以克服心中恐懼,亮劍決斗,不管結(jié)果如何,從此以后此人肯定是勇往直前,無所畏懼?!澳撤N程度上,學生學習生活的過程和戰(zhàn)場一樣,始終洋溢著一種理想,激情,進取,失敗與成功的因素,洋溢著一種克服種種困難,實現(xiàn)心中理想,達到既定目標的渴求,洋溢著“克堅攻難、勇往直前”的亮劍精神。”
在同學們?nèi)粘5膶W習生活當中,總會碰著這樣那樣的難題。面對難題,最首要的問題就是以何種態(tài)度面對。相當一部分同學都是爭取回避的態(tài)度。比如我自己的班上有幾個偏科非常嚴重的同學,讓我非常奇怪的是這幾位同學每天都是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優(yōu)勢的理科學習中去,反而對自己劣勢的文科從來是不聞不問。在與他們的交談中能感受到他們對所謂不擅長科目濃濃的恐懼和滿滿的疏離。事實上,通過他們有關“文科難學”的抱怨,就知道這個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害怕文科,所以不學→因為不學所以問題愈來愈多→因為問題日益增多,所以就愈來愈怕…從而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敖鉀Q這樣的問題,班主任或者任課老師應該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和勇氣,要讓學生認識到所謂的不擅長科目幾無關乎難度,更無關乎天賦,而是和學習態(tài)度,努力付出,學習方法相關的,將他們的消極心理暗示轉(zhuǎn)換為積極的心理暗示,如在以后的具體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不再告訴自己‘我搞不定’,而是‘我一定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這樣一來就會讓他們敢于直面自己的問題,接著才會著手思考怎么解決這些問題,這對他們是終身受益的。
二、劍指所指,師出有名——志存高遠,有的放矢
古時劍客拔劍,或仇,或恨,或情,或義,或名,或利,一般都是劍出有名。仇恨,情意,名利提供了劍客“亮劍”的原動力,也提供了“磨劍”的原動力。自行走上革命的道路,不管面對何種困難,身處何種境地,李云龍從未動搖革命理想,從未放棄革命追求,勇猛精進,戰(zhàn)績彪炳。由此看來,人原始的欲望往往會激發(fā)人的斗志和恒心?,F(xiàn)在的學生有相當一部分很迷茫,他們不知道將來自己會怎樣,應該是怎樣,這也就導致了他們對現(xiàn)在的學習和生活沒有興趣,對任何事都是漠然處之,也難怪前途都是迷茫的,當然不理解今日努力為何事了。原始欲望的泯滅,使他們失去了原動力,也就沒有了努力和進步。所以想培養(yǎng)出一群有斗志的學生,應該加強理想教育,讓他們確立長期和短期目標,以此來刺激他們的血性,讓他們有了努力前行的原動力,也讓他們明白為何“亮劍”,為何迎難而上。
三、平時多流汗,戰(zhàn)時少流血——水滴石穿,天道酬勤
每位戰(zhàn)場的指揮員都是竭盡全力,想盡辦法減少己方傷亡,增大敵方傷亡。這一目的的達到不僅和暫時的戰(zhàn)略方針安排有關系,而且更是和日常戰(zhàn)士的刻苦訓練,戰(zhàn)術素養(yǎng)的培訓有關系。當趙政委對于李云龍真槍實彈,敢動真格的訓練抱有憂慮的時候,他堅定的表示——只有平日里戰(zhàn)士們多流勤奮的汗水,才能盡可能的在戰(zhàn)時少淌犧牲的鮮血。亮劍精神不等于盲目自大,不等于自動送死。敢于“亮劍”的勇氣恰是來源于自身實力的強大。如果“手無縛雞之力”,連劍都拿不動,何談亮劍。
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培養(yǎng)學生迎難而上,勇往直前的精神。但如果我們只是空談勇氣,不注重學生日常學科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學習方法的掌握,尤其是一以貫之的持續(xù)努力,那我們的學生將會成為腹中空空,目無余子的莽漢,妄自尊大,而長此以往勇氣也好,理想也罷,慢慢也會被一次次挫折消磨,打擊,直至點滴不勝,同學們?nèi)菀自俅畏艞?,班級也會被打回原形,所以在培養(yǎng)學生精神的同時,一定忘了抓緊學生學科知識的學習,還要加強他們因人、因時、因地采取不同學習方法的指導,這既需要班主任的高屋建瓴,也需要任課老師的緊密配合。
四、正人先正己,由己及人——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一支有著強硬作風的部隊,它的精神往往和第一任軍事首長有關,首長的作風,勇氣,能力往往會對這支部隊形成一種難以磨滅的精神影響,從此以后,無論歲月更替,人員輪換,這支部隊的精神已經(jīng)成為永久不會褪色的烙印?!薄啊读羷Α返闹鹘抢钤讫?,雖沒上過軍事院校,也沒有人專門教他如何打仗,可他就是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無不勝,憑的是不服輸?shù)木?。他帶出來的隊伍勇猛善?zhàn),無不讓敵人聞風喪膽!他的兵有這樣的精氣神,主要是因為他本人有這氣質(zhì)!他,就是這支隊伍的靈魂;同樣,班主任也是班級的靈魂。我們也常說‘學生像班主任’、‘什么樣的班主任帶出來什么樣的學生’,那么作為班主任的我們首先要具備這種積極向上、不服輸、敢于‘亮劍’的精神!唯有這樣,帶出來的班級才能不服輸,才具有生命力!”
班級管理是一門藝術,具有一切藝術所具有的特點,譬如它的發(fā)展性,藝術要發(fā)展是要隨著時間,社會環(huán)境,受眾的變化而變化的,這就要求我們要用發(fā)展的眼光來對待這門藝術,再譬如它的兼容性,一門藝術是可以吸收或借鑒其它藝術所具有的特點和長處的,吸收,消化,發(fā)展,創(chuàng)新是藝術煥發(fā)生命力的有效途徑;這就要求我們要用兼容并包的思想以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眼光來借鑒運用其它集體的管理方法,來引導和加強我們的班級管理。
參考文獻:
[1] 都梁《亮劍》[M]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
[2] 王璐《教學中如何幫助學生克服心里難關》[J] 蘭州《科技信息》2011
[3] 都梁《亮劍》[M]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
[4] 伍學芝 《試論班級管理中的“亮劍”精神》[J] 昆明 《學園》期刊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