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在初中時期逐漸形成了自我意識,并且即將經(jīng)歷重要的青春期,因此班主任必須借助適當?shù)墓芾矸椒?,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他們的學習能力和身心健康。文章以九年級學生為例,探討了目標教育和理想教育的開展現(xiàn)狀,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相應的改進策略,以供參考。
關(guān)鍵詞:九年級;目標教育;理想教育;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2)05-0007-04
班主任主要負責班級工作、引導學生的發(fā)展、塑造他們的靈魂,是班級管理的核心人物,培養(yǎng)學生的主要導師。九年級是學生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也是培養(yǎng)學生人格和開展德育的重要時期,逐漸形成自我意識的初中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基于此班主任需要采用有效的方式來管理班級。目標和理想能夠為個人的進步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班主任在班級內(nèi)開展目標理想教育,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的同時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 九年級目標理想教育的現(xiàn)狀
(一)缺乏全員教書育人的意識
目前,一些教師還沒有在教書環(huán)節(jié)融入育人教育,未把兩者作為自身的教學理念,初中思政教育,還沒有形成全員育人的大格局。首先,政治教師和班主任是最主要的思政工作負責人,其他課程教師并沒有積極主動地開展思政教育。其次,教師更傾向于講解和傳播知識,卻沒有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行為習慣。部分教師存在狹隘的思想,認為教學就是講解和傳授知識給學生,存在只教書不育人的現(xiàn)象。再次,部分教師只運用紀律約束,沒有做好思想引導工作。部分初中學校會采用紀律來約束學生,忽視了學生是教育的主體,缺乏“立德樹人”的理念,因此出現(xiàn)了只管不導的問題。部分教師還沒有開展目標理想教育的意識,也缺乏相應的能力,覺得自己只需要在課堂教學中講解相應的知識點,理想教育與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無關(guān),無須承擔目標理想教育工作。
(二)目標、理想教育內(nèi)容陳舊
一直以來,教師在開展目標、理想教育的過程中,大多會以馬克思主義、思想道德等培養(yǎng)初中生的社會理想,學生無法有機地結(jié)合個人目標理想,構(gòu)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任務,沒有為學生提供與他們成長規(guī)律相符的思政教學。部分教師將理論知識的傳授作為目標,理想教育的重點,沒有從個人修養(yǎng)和職業(yè)發(fā)展方面,對學生予以重視,無法引起學生的共鳴,學生難以認同目標、理想教育,無法提升目標、理想教育的有效性。教師在進行目標、理想教育的過程中,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發(fā)展情況,鼓勵他們將理想作為自身努力奮斗的目標,通過刻苦的努力來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標。
(三)單一的教學方式
目前,教師在開展目標、理想教育的過程中,大多會采用課堂講授的方式,理論講解難以有效地結(jié)合實踐教學,存在著嚴重的輕實踐重理論現(xiàn)象。此外,教師在開展目標理想教育的過程中,主要采用理論講授法,很少采用新型的互動交流法和情景模擬法等教學方法,也很少運用現(xiàn)代化的微課和視頻等教學技術(shù),很少開展志愿者服務和社會實踐等活動,此類活動是實施目標、理想教育的重要途徑。單調(diào)的理論教學無法加深學生的認識,無法為學生提供情感體驗的機會,大部分目標理想教育過于形式化,學生缺乏充足的實踐體驗,目標、理想教育難以得到實質(zhì)性的提升。
(四)初中生的積極性不足
隨著社會發(fā)展的多元化,部分學生沒有形成正確的目標理想教育認知,在目標理想教育課堂中,無法在發(fā)展目標時有機地結(jié)合自身的理想,對學習缺乏自覺性和主動性。目前所開展的目標理想教育未能將被動學習的學生引導為主動學習,學生缺乏學習動力,目標理想教育沒有深入學生的內(nèi)心。目標理想教育的實施主體是初中生,同時,教師在目標理想教育工作中還扮演著開發(fā)者和營造者的角色。教師需要在目標理想教育中,不斷地提升初中生的主動性和主體性,引導學生全方位地參與目標理想教育。
二、 如何在九年級開展有效的目標理想教育
(一)了解學生心理
目標理想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班主任需要時刻觀察班級動向,采用談話、交流等方式了解學生的思想。如果發(fā)現(xiàn)有學生存在不良情緒,就需要和學生深入溝通,查找問題原因。初中生還沒有形成穩(wěn)定的理想和目標,父母、教師以及各種外界因素會對他們造成影響,不定期的心理波動也會對學生的情緒造成影響。班主任需要格外關(guān)注思維十分活躍、情緒落差較大的學生。
(二)注重因材施教
在對學生心理予以充分了解之后,班主任需要結(jié)合不同學生的情況因材施教。部分學生很早就具有了堅定的理想,如果此類理想是積極健康的,班主任就需要引導學生為自身的理想而努力奮斗。如果理想脫離了實際,班主任就可以采用榜樣法,幫學生樹立與實際更加貼近的目標,而大部分學生缺乏強烈的理想意識,班主任切勿給予過多干擾,而是需要逐漸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
(三)提高溝通藝術(shù)
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是一門藝術(shù),一次似乎并不重要的交流,卻可以對學生的終身造成消極或積極的影響。班主任在開展目標理想教育的過程中,不能將自己當作道德說教者,而是需要與學生成為朋友,與他們進行平等交流,用情感打動學生,鼓勵學生表達真實的內(nèi)心想法,以此來幫助學生實現(xiàn)對自身理想的深刻認識。要讓他們了解自己的理想需要以自己的發(fā)展目標為依據(jù),而不是以他人的要求為依據(jù)。一次具有藝術(shù)性的溝通可以引導學生朝積極健康的方向發(fā)展,發(fā)現(xiàn)自己努力的目標和動力。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通過具有藝術(shù)性的溝通可以提升目標理想教育工作的效果。
(四)采用豐富的活動
素質(zhì)教育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初中生的精神和意志,班主任需要從這一點入手,以目標理想為主題定期組織學生,開展相應的班級活動。在和諧、積極健康的氣氛中可以促進彼此的了解,他們能夠在相互溝通的同時,做到互相鼓勵。通常來說,學生受到的來自同伴的鼓勵比教師的贊揚具有更大的促進作用,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潛在優(yōu)勢。同時,班主任需要在班級活動中采用不同的內(nèi)容,例如目標理想分享大會、勵志電影欣賞等。在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理想后,班主任還需要通過開展理想成果展示會等形式,讓學生制定適當?shù)亩唐谀繕耍捎脠D畫文章和音樂等形式,集中展現(xiàn)學生的短期目標成果,以此來實現(xiàn)對學生的激勵。
(五)培育良好的學風
初中時期所開展的目標理想教育,需要以班級工作服務的提升為最終目的,而目標理想教育與學生之間有十分密切的關(guān)系,兩者相互促進。良好的學風,可以直接提升目標理想教育的有效性。班主任需要引導學生將理想融入自身的學習生活中,對于學生樹立的成為科學家、藝術(shù)家以及醫(yī)生的理想,教師都需要站在宏觀的角度,鼓勵學生努力學習來實現(xiàn)。學生的這種為理想而奮斗的精神,可以為他們的學習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同時也能夠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如果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理想意識,并建立良好的學風,那么就能夠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可持續(xù)的發(fā)展和提升。
(六)引入新鮮課題
有理想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學生時代是人生精力最旺盛的時期,學生本來就是“活潑”的,教師適時合理引入理想教育,激發(fā)學生的斗志和熱情,可以改變他們的愛動、叛逆,培養(yǎng)其積極進取的精神、做有意義的事情、奉獻社會,為國家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人才。
教師需要根據(jù)理想目標教育要求自身的行為,為學生樹立榜樣,必須要自己先做到才能要求學生做到。最重要的教育任務之一就是理想目標教育,需要將理想目標教育落實到各個教學活動和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具備良好的職業(yè)道德,以教書為基礎,結(jié)合專業(yè)知識,在過程中引導學生實現(xiàn)良好的理想目標。
三、 加強家庭、社會和學校的教育
一個人想要得到健康成長,必須要接受家庭、社會和學校的教育。學校教育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社會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加強思想認識,正確認識目標理想教育
首先,學校需要深入探討和論證目標理想教育的重要性,以相關(guān)研究和討論成果為依據(jù),為教育教學提供相應的法規(guī)和指導,以此來具體化目標理想教育,為正能量教育提供科學的方法和目標。甚至可以從這一契機入手,從理想主義方面對整個中華民族進行提振,重新賦予其生機和激情,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其次,不同地區(qū)的學校在開展相關(guān)活動時,需要因地制宜,開展勵志故事會和課題講座等活動,在為學生提供理想教育的同時,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的學習目標。最后,學生家長需要抓住這一契機,對孩子實施更強有力的目標理想教育。需要重點做好對合格家長的培養(yǎng),因為他們可以實現(xiàn)對孩子學習和思想深度以及認識等的提升和拓展。
(二)加強目標理想的熏陶和教育
大部分教師平時在對學生開展目標理想教育的過程中,存在著力不從心的問題。隨著社會的不斷開放、多樣化發(fā)展,學校家庭和教師采用說教的形式,根本無法深入學生的內(nèi)心,又因中國社會目前受多元文化的影響,面對各種誘惑,有些教師和家長對學生所講授的道理與其自身感受相背,學生無法真正聽進去教師和家長所說的道理。教育工作需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需要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充分發(fā)揮生活教育的作用。生活教育即生活中積極健康、樂觀向上的教育,而并非反面教材。文章所指的目標理想教育也并非空話,而是生活中真實存在的案例,可以觸動人的內(nèi)心。
(三)加強社會文明建設
中國是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國,是由一代代仁人志士前赴后繼、無私奉獻創(chuàng)造而來的。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中國民眾最大的愿望和理想,這鼓舞著后來者奮斗不息。國家的理想和個人的理想歷來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整個社會的精神狀態(tài)和風氣影響著個人人生理想和目標的確立。要讓后代出人頭地,就要打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強化個人的理想教育。
(四)重視家庭教育,以良好的家教種下孩子理想的種子
眾所周知,家庭是人生最早的啟蒙地。家庭教育是“生來就有的”。孩子出生后,家庭教育就開始了,所謂“耳濡目染”,就是指“傳達并教授語言”。家庭是人類生命的搖籃,是出生以來第一次接受教育的地方。家庭教育是人生基礎教育,是人生整體教育的基點。教育專家指出,“‘明德修身’應該是家庭教育的終極目標”“家庭教育的第一任務是教育孩子并教會他們做人”。理想教育應該是“明德修身”及“教育”中重要的內(nèi)容。沒有理想的人生是盲目的人生,沒有目標的人生是空虛的人生。沒有理想,就沒有目標,什么也做不了。相反,只有插上理想的翅膀,人生才有明確的方向,才可以張開翅膀飛翔,去做想做的事情。目前,家庭教育中理想教育不夠。家庭教育強調(diào)了孩子的目標。例如,按時完成作業(yè)、測試成績“達到基準”的要求等。顯然,這是目標教育,他們之間簽訂的只是一個“目標責任”。這樣的目標責任在很多情況下會適得其反,引起孩子的“應試”學習、“應對”學習。目標和理想最大的區(qū)別是前者是最近的東西,是短期的東西,那只是一個“點”,后者是遠大的、長期的,那是一個“圓”。目標教育和理想教育最大的區(qū)別是目標教育是短期目標,理想教育是為長期目標服務的。
四、 結(jié)語
總的來說,對學生開展目標理想教育,可以為他們的學習提供強大的動力,為他們帶來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幫助學生樹立理想,就相當于幫助學生掌握了最佳的學習方法。理想教育可以促進他們的學習和發(fā)展,這種教育策略具有較高的挖掘價值。需要引起社會、家庭和學校等各方面的重視,加強對學生靈魂的塑造,在實施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通過實施目標理想教育來為學生提供強大的學習動力,幫助他們?nèi)姘l(fā)展自我。
參考文獻:
[1]郭涵.理想信念教育和社會網(wǎng)絡:中學教育目標和效果的實證分析[J].青年研究,1996(2):22-25.
[2]趙華.設計目標,精彩人生:初中政治課教學中學生理想教育探析[J].考試周刊,2013(60):124.
[3]零漢碑.樹立理想教育,促進全面發(fā)展:初中班主任管理方法初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4(28).
[4]李莉.實施“發(fā)展目標教育”的思考與實踐:記泰來縣大興綜合中學的“發(fā)展目標教育”[J].黑龍江教育(中學版),2010(9):41-42.
[5]原園.為畬鄉(xiāng)學生發(fā)展插上理想翅膀:寧德市畬族初中生理想樣態(tài)分析及反思[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7(6):182-187.
[6]宗錦蓮.有效教學:目標、要素及理想模型——一種教育社會學的審視[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1(4):33-38.
[7]方國才.學有所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目標和理想——為江蘇率先基本實現(xiàn)教育現(xiàn)代化提供全面而有效的科研服務[J].江蘇教育研究,2008(19):3-7.
[8]屠興軍.以“小”見“大”:創(chuàng)新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方法研究[J].智庫時代,2019(46):194-195.
[9]張治.我的教育理想和理想的教育[J].思想理論教育(下半月行動版),2013(4):16-18.
作者簡介:車玉忠(1978~),男,漢族,甘肅白銀人,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桃林初級中學,研究方向: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