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芬
[摘 要] 時代的發(fā)展推動著英語課程改革的深化、英語教材的更迭。高中英語新教材自2021年秋季學期開始,在江西省內高一年級學生中推行使用。它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啟發(fā)了教師對初高中英語銜接問題的思考。文章深入分析初高中英語銜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 初高中英語;有效銜接;方法策略
高中英語教材具有綜合性強、專業(yè)性強的特點。而高一學生處于初高中銜接階段,在面對難度較初中有顯著提升的高中英語教材時,存在較多的問題和疑惑。這一階段,高中英語教師應該適時更新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高中英語課程。
一、影響初高中英語課程有效銜接的因素
(一)學生學習心態(tài)的變化
經歷中考后,不少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一部分學生英語基礎較好,對于高中英語課程的認知尚淺,總想著“吃老本”,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容易產生懈怠心理;另一部分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薄弱,而高中英語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有著較高要求,導致這部分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容易出現(xiàn)畏難情緒;還有一部分學生由于自身對于英語學習興趣不高,缺乏英語學習的動力。
(二)英語課程要求的變化
初中英語教材與高中英語教材在對學生的要求上存在較大差距。初中英語要求學生理解和掌握1500~2000個的英語詞匯,熟練使用150~200個的固定搭配。但高中階段,英語教材對學生掌握的詞匯和短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初中階段由于英語教學內容相對較少,教學進度相對較慢,教師的教學重點往往在于提高初中生對詞匯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而高中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則更側重于講解語法知識及梳理課文結構。
(三)英語學習方法的變化
初中英語需要學生深刻理解的內容較少,大部分為英語基礎知識,是學生通過反復背誦及大量練習可以基本掌握的內容。而高中英語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課內知識歸納能力、文本總結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對于剛步入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還沒有適應高中階段的學習內容及能力要求的轉變,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英語學習方法。這些也是較多高一學生在高中英語學習階段難以適應的原因。
(四)考查范圍及形式的變化
初中階段英語考試的題型相對固定,范圍相對局限,考查的內容基本來自教材及指定的課外英語讀物。學生往往能夠通過大量重復的練習取得一定的成績。但是,在高中階段的英語知識考核中,文本閱讀的內容已經不再局限于教材,多來自課外,更多的是對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考查。而且高中英語考查形式多樣,對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這一階段,學生僅使用初中的英語學習方法已經不能夠滿足實際需求,這也是學生學習英語缺乏信心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初高中英語課程銜接的有效策略
(一)教師的積極引導
由于初中英語在課程內容、課程難度以及學習方法上都與高中英語存在較大差異。所以,英語教師應向學生闡明初中和高中英語學習要求的差異,促使學生對高中英語有初步認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學生的畏難情緒。此外,英語教師還可以為學生介紹高考英語題型,推薦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明確高中階段英語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明確學習方向。例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對學生的語言技能(聽、說、讀、寫)及語言知識(語音、詞匯、語法)等方面提出了要求?;诖耍瑢W生能夠明確高中階段英語學習的重點。在之后的學習中,學生會加強對這些板塊的重視,明確自己在這些板塊中的優(yōu)勢和劣勢,為高中三年的英語學習做準備。
(二)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
高一學生對新階段的英語學習較為迷茫。在這一階段,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已有的能力及學生的英語學習目標,為學生制訂切實可行的計劃,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
首先,教師可以布置課前作業(yè),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由于高中階段的英語課程難度較初中階段大幅提升,所以學生通過預習,能對新課內容形成初步認知,減少對英語課程內容的陌生感。不僅如此,預習也可以增強學生聽課的目的性,讓學生“心中有數(shù)”,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其次,英語教師可以培養(yǎng)學生整理筆記、歸納錯題的習慣。由于英語學科具有靈活性強、綜合性強的特點,即使學生對所學單詞和固定搭配短語較為熟悉,但是遇到綜合性檢測時,仍容易出錯。這時,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同時,教師在課堂上也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做筆記的習慣,讓學生更好地抓住英語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最后,教師要鼓勵學生閱讀英語課外讀物。學生閱讀課外讀物不僅可以增加詞匯量,還能提升他們的英語語感和英語閱讀能力。學生長期保持課外英語閱讀習慣,有助于他們將知識融會貫通,將課外英語知識應用于課堂英語學習中。
(三)關注學生心理狀況
高一學生從初中過渡到高中,學習環(huán)境發(fā)生了較大變化,學習內容與學習方式也較初中階段有明顯區(qū)別。對新環(huán)境的不適應及對學習內容產生的畏難情緒,導致部分學生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初高中英語的順利銜接。所以,高中英語教師應及時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幫助學生調整狀態(tài),消除學生的負面情緒。
首先,英語教師要正視學生在初高中銜接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積極調整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生活、學習等方面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其次,英語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關注,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策略。最后,英語教師應該在日常生活及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更多幫助,及時對適應能力較弱的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使學生順利完成初高中過渡銜接。
三、結語
綜上所述,英語教師在幫助學生進行初高中英語銜接時,要著眼于學生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提出切實可行的學習建議,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利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提升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
教育專家張文質說過,教育是慢的藝術。教育是一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持之以恒的過程。所以,教師要對學生多一分耐心、多一分關注,少一些指責和埋怨,教師只有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搭建和諧的師生交流平臺,才能為學生順利地進行英語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曉紅.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反思能力[J].校園英語,2020(45):145-146.
[2]李珍.基于新課標的高中英語高效課堂構建策略[J].智力,2021(12):174-175.
[3]吳娟.優(yōu)化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的實踐與思考[J].成才之路,2018(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