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小麗
摘要:化學實驗屬于驗證、探究物質性質的一個過程,屬于化學學科中的重要學習環(huán)節(jié)。在當前的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對于實驗內容的展開還缺乏相應的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趣味化學實驗的教學應用方式可以通過引入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使其在學科理論內容的學習中具備較好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整體的教學工作獲得較好的質量保障。本文通過探究趣味化學實驗的教學應用方式,對現(xiàn)階段的初中化學教學工作展開不同角度探究,旨在通過相關研究成果促進當前學科教學工作的進一步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化學;趣味化學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0-
一、引言
趣味化學實驗與教材內部的實驗案例具有一定差異性,該方面的教學應用需要教師在教材實驗案例的講解基礎上,通過引入具有趣味性的實驗內容,使學生從不同的視角上觀察物質變變化與化學性質的拓展性應用,以此進一步加深對學科理論內容的理解。在以往的化學課程教學工作中,部分教師僅按照教材的實驗案例進行講解,學生的拓展性思維與學習積極性等方面缺乏較好培養(yǎng)和調動。對此,在后續(xù)的化學實驗示范與教學講解過程中,教師應重視趣味化學實驗的合理應用,使學生能夠在當前的學習過程中具備較好的興趣與積極性。
二、趣味化學實驗的應用價值
趣味化學實驗的核心在于“趣味”二字,該核心內容屬于趣味教學模式的一種拓展性應用。初中階段的化學實驗大都通過客觀、嚴肅的實驗驗證說明和演示,向學生展示相關方面的化學理論知識。對于部分理解能力與觀察能力較差的學生而言,教師通過平鋪直敘的化學實驗展示與教學講解,其難以進行教學進度進行理解和理論應用。從教學的延伸視角上看,初中階段的化學課程大部分理論知識都與現(xiàn)實生活有關,教學人員通過化學實驗的拓展性演示以及趣味性因素的引入,可以使學生從較為通俗的視角上進行觀察、學習和討論,而在趣味性因素的引入下,學生參與觀察、學習和討論的積極性也具有較好保障。因此,在后續(xù)的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趣味性因素的引入與多樣化實驗方式展示,以此使學生在該方面的學習中具備較好的學習積極性。[1]
三、相關教學思路與對策
(一)優(yōu)化實驗教學方案
化學實驗的創(chuàng)設目的在于向學生闡釋相關物質的化學性質與反應特性,或者證明相關化學現(xiàn)象等,屬于重要的教學部分。在初中階段的趣味性化學實驗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轉變以往的化學實驗展示模式與教學模式,通過不同角度的實驗展示與講解,使學生在當前的化學實驗學習中可以基于不同的學習視角進行深入學習。
比如,在“白紙變黑字”的化學實驗中主要應用到的稀硫酸,教師先在一張白紙上用稀硫酸寫下相關文字,隨后向學生進行展示,使學生觀察紙面的相關特征,再通過晾干的操作變出事先寫下的字,使學生基于該項實驗思考其中蘊含化學原理。在后續(xù)的教學講解上,教師首先向學生講解該項化學實驗的所應用到的材料與化學反應。稀硫酸涂抹在白紙上時,由于材料本身是無色透明的液體,在白紙上涂抹難以通過肉眼發(fā)現(xiàn),待稀硫酸因為晾曬失去水分,并碳化紙張,教師事先寫在紙上的文字就會因為碳化而變黑。教師在展示該種化學實驗的同時,使學生思考其中可能運用到的化學試劑與化學反應原理。最后,教師在公布答案時,使學生結合稀硫酸經晾曬蒸發(fā)水分而轉變成濃硫酸這一過程,思考紙張此時因為濃硫酸發(fā)生了什么化學反應。在該項實驗項目中,教師可以結合變魔術的化學實驗展示方式,使學生從具有趣味性的化學實驗中學習相應的化學理論知識。 [2]
(二)基于課內外結合開展實驗教學
在以往的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集中在課堂開展化學實驗教學工作,對于課外拓展部分的實驗內容較少涉及,學生所能夠接觸到的化學實驗內容相對有限。為使學生在該環(huán)節(jié)的實驗學習中具備較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可適當引入拓展性的化學實驗內容,使學生可以從不同的化學實驗中體會到理論內容的廣泛性。
比如,在檢測瓜果蔬菜中的維他命C時,教師可以結合淀粉溶液遇碘變藍紫色,而維他命C與該藍紫色溶液反應會使溶液變成無色(乳白色)狀態(tài)、根據這一實驗原理,教師在開展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可引導學生結合日常生活經驗與所學知識進行化學實驗設計,使其根據基本實驗原理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瓜果蔬菜進行維他命C的檢測實驗。該環(huán)節(jié)的實驗材料準備,教師可事先準備去掉葉片的青菜葉葉柄,隨后引導學生榨取出葉柄中的汁液,隨后將攝取的汁液滴入藍紫色的淀粉溶液中,此時教師可引導學生一邊滴入一邊搖晃,使學生觀察試管中溶液的顏色變化。當溶液重新變回乳白色時,說明青菜的汁液成分中含有維他命C。該環(huán)節(jié)的化學實驗展示,可以引入學生日常生活較常接觸的素材,如不同種類的瓜果蔬菜等,學生在體會所學理論知識的實用性同時,可以在實驗探究、思考與交流中逐步建立起較好的學習興趣。
(三)鼓勵學生自主進行化學實驗探究
在該環(huán)節(jié)的實驗教學工作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基于所學理論內容,嘗試在特定專題的化學實驗中進行實踐學習。
如,教師可引導學生從課外采集花草,在酸堿溶液的實驗中,引導學生基于采集的花草進行酸堿測定。通過該種簡單的化學實驗活動創(chuàng)設,使學生從動手實驗中進行溶液酸堿程度的探究,使其可以發(fā)現(xiàn)化學實驗所具有的趣味性。
結語
綜上,化學學科作為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具有緊密聯(lián)系的課程,在開展實驗教學講解工作的過程中,教師應積極面向多樣化的實驗內容展示,并且注重趣味性因素的引入,使學生可以在當前的實驗內容學習中具備較好的積極性和活躍性。從當代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育要求上看,學生的理論拓展能力、應用能力、觀察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等都屬于重要的培育內容。趣味化學實驗的教學應用無疑在原有的實驗教學基礎上拓展了思路,教師在后續(xù)的實驗教學工作中應重視該種類型的教學方法應用,以此保障學生具備更好的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徐冰猗. 初中化學教學應用趣味化學實驗的分析[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9):1.
[2] 李晨. 初中化學教學應用趣味化學實驗的分析[J]. 中學生作文指導, 2019(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