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平
【關鍵詞】高中語文;作文教學;觀察生活;提升能力;讀寫結合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2)91-0065-01
隨著新課改的持續(xù)推進,核心素養(yǎng)也逐步落地生根。語文教學對寫作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就當前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來看,仍然面臨著許多問題。如有的作文教學過于追求高大上,華而不實,脫離學生實際,由此引發(fā)學生寫作時存在內(nèi)容空洞、辭藻華麗、堆砌名人名言等問題;有的作文教學會刻意借助求新求變的寫作手段或者技法進行包裝,忽視常態(tài)化的作文訓練。筆者認為,生活是寫作的本源,作文教學要從教師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熱情,讓學生真正喜歡寫作,學會寫作。因此,作文教學要“接地氣”,教師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1.寫作教學應引導學生觀察生活
作文教學要“接地氣”,是指要貼近真實生活,反映真情實感,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挖掘?qū)懽鼽c。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到目有所視,耳有所聞,心有所感,腦有所想。此外教師還要善于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走進生活。例如,筆者在教授統(tǒng)編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上冊第四單元時,圍繞“家鄉(xiāng)文化生活”這一主題設計學習活動。在寫作活動中,筆者帶領學生深入淮安河下古鎮(zhèn),采訪古鎮(zhèn)的各行業(yè)人物,參觀古鎮(zhèn)的人文景觀,感受古鎮(zhèn)獨特的風俗習慣和歷史文化,以此喚醒學生的寫作靈感,引發(fā)學生對河下古鎮(zhèn)的認識和思考,使學生產(chǎn)生寫作表達的意愿。
2.寫作教學要讓學生循序漸進提升能力
高中作文教學要立足學生學情,圍繞寫作教學目標或訓練重點,形成寫作梯度,并做到有效銜接。在寫作教學的規(guī)劃設計上,高一以記敘文寫作為主,力求學生作文有話可說,重在“寫得出”;高二以議論文寫作為主,力求學生敢于表達觀點,重在“議得出”;高三以綜合性寫作為主,進行升格寫作,重在“寫得好”“議得好”。此外,寫事可圍繞選材、立意、線索和結構、謀篇布局、剪裁等選點;寫人可圍繞外貌描寫、行為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細節(jié)描寫等展開;議論可圍繞概述材料、分析材料、規(guī)范議論、切分論點、行文結構等逐步遞進,呈螺旋上升直至達成寫作教學目標。
3.寫作教學要強化閱讀進行讀寫結合練習
教師要指導學生廣泛地閱讀,特別是經(jīng)典名著,要重視閱讀與寫作的協(xié)同關系,開展讀寫結合訓練。一是從課內(nèi)文本出發(fā)進行寫作拓展,提升學生寫作能力。如教授郁達夫《江南的冬景》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運用所學寫作方法,寫一寫校園的秋景,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欣賞自然的美,寫出有個性的散文。二是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進行寫作思考,將閱讀內(nèi)化為語言積累,拓展閱讀視野,提升寫作能力。如筆者教授《小王子》整本書閱讀時,讓學生運用《小王子》閱讀素材,積累話題素材,進行寫作拓展;教授王開嶺《古典之殤》第二輯群文閱讀時,讓學生圍繞“古典與現(xiàn)代”話題,進行個性化思考,形成獨到見解。
作文教學是一項復雜的工程,任重而道遠。教師只有把握好學生學情,從實際出發(fā),腳踏實地,循序漸進,才能指導學生寫出文風正、文脈清、文氣順的好文章。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