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敏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教師越來越意識到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尤為重要。尤其是對于小學語文來說,跨度范圍大、涉及方面廣,在學生日后的學習工作過程中產生較大的影響,所以應當重視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開展情況。在小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作文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體現著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能力。本文就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以及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策略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有效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2-
關于作文的教育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內容,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以作文為重要載體。因為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對語文的學習經歷了認字、寫字到寫作的幾個階段,由此可見作文的重要性,也在考驗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如何進行有效的作文教育教學,讓學生重視寫作、愛上寫作,是教師應當思考的問題。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
1.1教師的教育教學方式太過單一
我國小學教育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教師的教學方式沒有創(chuàng)新,只靠一種方式進行授課。即使是我國的教育改革一直在向前推進,并且一直重視年輕有才的教育工作者的引進,但是卻忽視了他們的教學經驗還有待豐富。而對于教齡很大的教育工作者來說,雖然他們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實際上的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他們的教學方法還是較為傳統(tǒng)的那一套,形式還是過于單一。學生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習成長,會被束縛住,學習效率低下。學生對作文的學習產生抗拒情緒,怎么去寫,怎么寫好,他們無從下手,更不用說作文在考試中所占的分數比例,稍微發(fā)揮不好,語文總體成績就下跌的厲害。
1.2學生的閱讀沒有及時得到引導
怎么才能寫好一篇作文?學生的腦子里需要有素材,有足夠豐富的知識儲備,并且能夠運用到寫作過程中。所以教師如果想要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就要讓學生從自身提高閱讀量,只從語文課本中是不能汲取到足夠的寫作素材的,學生必須通過課外閱讀去積累語文知識。但是小學生的認知水平仍處在一個不太成熟的階段,知識的接受是有限的,在位置上坐不住、注意力無法集中,同時在手機電腦的普及下,沉浸在網絡世界里,更沒有自覺去閱讀一些課外讀物,寫作素材積累不夠。即便是學生能夠自覺去閱讀課外讀物,但是他們只會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寫作素材不能得到有效積累。教師沒有能夠及時引導學生主動閱讀,沒有及時引導學生選擇對閱讀有效的讀物,所以學生的寫作能力得不到提升。
1.3教學內容脫離實際生活
任何作文的寫作都要素材于實際生活,脫離了實際生活的文章是缺乏活力的。學生寫作的內容過于夸大,忽視了作文需要蘊含的真實性,會編造一些完全不存在的內容,完全脫離了實際生活,這樣不僅觸動不了讀者的內心,更容易引起讀者的反感。編造內容讓學生很少將真情實感蘊含在寫作當中,寫作變得枯燥無味,學生的寫作興趣會逐漸消散,永遠不會因為寫作感到開心與滿足。這樣的不良學習習慣,限制了學生的思路,對編造照搬形成依賴,寫作水平得不到提升。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2.1拓展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方式
一是學校組織老一批的教師學習國家對教育改革中提出的要求,逐漸轉變自身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觀念,并且對新引進的年輕人才進行培訓,普及經驗。二是課堂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已然是一個大趨勢大方向,能夠將豐富的教學資源通過多種形式形象直觀地展現出來,在小學教學中得到廣泛使用。在進行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時,也應該多多應用多媒體技術,把作文要求通過圖片、音頻、動畫等形式結合起來,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2與實際生活有效結合
要想寫好一個作文,首先要對寫作感興趣。在進行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時,大部分學生都恐懼寫作文,其實就是因為他們對寫作沒有提起興趣。所以教師應該如何去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呢?把枯燥乏味的寫作與靈動的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二者是相輔相成、密切相關的。學生能夠深刻地感受生活、體會生活,有一定的感觸,自然而然話術就出來了。
比如在進行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作文《那次玩得真高興》的寫作教學時,就可以設計一個合乎情理的教學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的實際生活與寫作相結合。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一下都什么時候出去玩過,和誰一起玩了,玩的什么,可以是日常課間一次的玩耍,可以是與家人一起旅游等等,大家可以一起交流討論。每個學生實際生活中都有記憶深刻、玩得開心的經歷,只需要將它轉化成文字表達出來,簡單用一些寫作手法去形容自己的開心。通過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學生愿意主動地去寫作,十分有興趣,從而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2.3及時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積累
學生只有主動寫作的想法是不夠的,腦子里有足夠的素材支持自己完成一篇作文才可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自身提高閱讀量,語文知識素材不能只從課本中汲取,學生還要通過課外閱讀去積累語文知識。
比如在進行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作文《推薦一本書》的寫作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在教學之前引導學生積累素材,最好是難度低好理解的書籍,可以是自己喜歡的作者的文章,或者是根據作者所寫的類型,去網上查找相似類型的書籍閱讀。閱讀之后能夠概述書籍主要內容,隨讀隨記錄感受,并且劃出感興趣或者優(yōu)質的句子,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和討論,互相分享。教師還可以選擇一些經典著作,為學生講解寫作手法,供學生學習和參考,完善自身的思路,提高寫作水平。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應該從現狀中吸取經驗教訓,拓展教育教學方式,將寫作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并且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積累,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馬曉蘭.淺談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J].當代家庭教育,2021(33):161-162.
[2]王美琴.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研究[J].新課程,2021(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