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永紅
摘要:數學文化是在數學學科發(fā)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獨特的文化,其所蘊含的思想和美學對現代數學教學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探討在小學教育中如何滲透數學文化。
關鍵詞:數學文化;小學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2-
從日常生活中的數數到測量,數學在我們日常生活和生產活動中無處不在。在小學數學教學的課堂上可以分別從數學的內容、思想和方法等幾個方面入手,一步步的向學生融入數學文化,讓學生的在數學課堂的學習更加的感興趣,并且能夠掌握基礎的數學知識。
一、把握數學內涵,積極挖掘數學文化
數學這門課程說白了就是為生活服務的,學習數學就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掌握著解決方法才能更好的面對生活。由于當前大部分老師都是為了提高升學率,教學的目的早已經產生了變化,課程上的數學教學都是圍繞著考試的內容來的,家長們也只是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這就造成了老師和家長在教學的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的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并且數學考試的內容只是數學的一部分,如果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缺失數學文化的教學,那么學生就很難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還有一點,就是學生對數學學科的發(fā)展的相關知識較為缺乏。
在小學教學的課堂上,可以帶領學生深入理解一些數學思想解決問題。例如講到對策論思想的時候,就可以帶領學生了解與之相關的背景故事,例如齊威王與田忌賽馬的故事,他們兩個人都有三匹好馬:上、中、下馬,分別進行三次比賽,每賽馬用千金作賭。他們馬的馬力相差無幾,而王的馬等級又更好,很多人都認為王一定會贏,然而并沒有。田忌采用了孫臏的方法,用自己的下馬跟齊威王的上馬比,用上馬跟齊威王的中馬比,用中馬跟齊威王的下馬比,結果可想而知,田忌以2比1贏了齊威王的千金。這邊是數學中常用的對策論思想,對策論思想無論是在解題的過程中還是有在生活生產的過程中,學生都是可以用得到的。
二、聯系生活實際,讓數學與生活相連接
數學雖然只是一種思考或研究的方法,但是其本質對于個人的能力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無論是推理能力、轉換能力等都與數學文化息息相關。但在數學課堂上,死板的數學公式、概念限制了學生數學思維的發(fā)展,學生記住了概念、公式或者是例題而沒有深刻的理解數學文化,學生文化很難在學生的思維上占據一席之地,從而導致學生數學學習能力不行,生活技能差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老師在小學課堂的教學上可以聯系生活,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距離,讓數學不再是那么“高高在上”。
在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的教學課堂上,可以向學生展示生活我們經常會用到的東西,例如圓形的碗、方形的瓦片等等物品的圖片或實物,讓學生了解到圓形、方形等的基礎知識。之后如果需要學習圓的周長和面積等,老師可以拿出一些圓盤的東西讓學生自己計算員的周長和面積,在課堂的結尾同時還可以延伸到一些課外的知識,例如汽車運動的時候,輪胎動起來就是圓形的,為什么汽車的輪胎動起來是圓形的?而不是方形的?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己課后發(fā)散思維,自己去尋找答案。
三、增加數學活動,提升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對于數學的教學來說,一些日常的數學活動必不可少。好的課余活動可以讓學生把學習活動從課堂中帶到生活中,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深刻的體會到數學思維的奧秘,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想。
例如舉辦一些“我所知道的數學家”之類的演講故事或故事會,數學家發(fā)生的那些故事,他的研究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在研究的過程中形成了什么樣的數學思維,他的研究結果對數學的發(fā)展有什么卓越的貢獻之類的,讓學生去體會其中的數學家的人文內涵,融入到數學的學習中來。還可以舉辦一些數學小競賽,學生在很多方面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爭強好勝的心理,老師可以利用學生的整個心理舉辦一些數學方面的經典競賽,例如從1到100的所有數加起來一共得多少,看看最快算出來的學生得多少,再讓學生去驗證大家得出的答案有沒有不同的結果,之后再找機會講述這個“數學王子”高斯的故事,之后再給學生講解高斯求和公式的基本方法。這個整個一套下來,既提高了學生的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也在教學的過程中融入了數學文化,還能夠讓學生牢牢地記住這個知識點,能夠在學生的在考試和生活都能做到舉一反三的教學效果。
結語
數學文化的培養(yǎng)要融入到數學課堂中去,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思想思考問題,用數學的語言去解決問題,還能夠讓學生通過自主的探索和動手實踐去獲得一些基礎的數學知識,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老師的教學方法,如果老師的教學方法對學生沒有吸引力,那么數學文化在小學課堂上的滲透還是有點難的。
參考文獻
[1]石明奎.激發(fā)學習興趣 弘揚數學文化——數學文化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滲透[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1):92.
[2]路修成.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文化興趣[J].中國農村教育,2020(11):74.
[3]肖鵬,劉莉,蔣美麗.“生命課堂”理念下數學文化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20,4(10):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