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夕金
摘要:對初中階段的學生進行名著閱讀教學,一方面能夠使學生對我國的歷史事件以及歷史發(fā)展的進程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認知,另一方面也能夠在典范語句中受到熏陶和啟發(fā),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有一個更加豐富的閱讀體驗,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還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
一、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于名著的閱讀興趣
初中是人一生學習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階段,但是由于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十分深重,導致很多教師和學生都過于看重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對學生進行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和閱讀能力的提升。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育工作者,應當順從時代和教育改革的發(fā)展,采取有效教學方法,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和習慣。而名著閱讀就是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閱讀思維,提高人文素養(yǎng),吸引學生對文字閱讀產生興趣,從而愛上閱讀。
(一)利用名人趣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初中語文教師應當把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貫穿于整個閱讀教學當中。比如教師在對學生展開名著導讀的教學時,可以借助學生感興趣的文本內容,如關于名著作者的趣事,這樣的方式一方面能夠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另一方面還能夠從學生心理出發(fā),尋找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和趣事,使學生被名著內容吸引。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展開《朝花夕拾》的名著導讀時,就可以向學生講述關于這本名著作者魯迅的有趣的事情:“有一次魯迅為某一個出版社撰寫書稿,但是該出版社不付標點符號的稿費,魯迅對這一事情早有聽聞。所以魯迅的整篇書稿都沒有一個標點符號,編輯看到了魯迅撰寫的書稿,要求魯迅將標點符號加上。魯迅則回復說,看來標點符號還是具有很大的作用的,那么既然如此標點符號也要算字數。最終出版社采納了魯迅的意見,將標點符號也折算成字數為魯迅支付稿費。關于魯迅,還有很多很多有趣的事情,就是這樣一個有趣的人物留下了這本流傳至今的名著《朝花夕拾》。在《朝花夕拾》當中,魯迅記錄了自己有趣且淘氣的童年生活,在七年級上冊學習的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是出自這本書,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本名著去窺探魯迅先生的生活吧?!崩眠@樣的方式可以從魯迅先生趣事入手激發(fā)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可以為了尋找更多答案而更加熱情地參與教師課堂教學。
(二)創(chuàng)設懸念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除了利用名人趣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之外,教師還可以創(chuàng)設一些課堂懸念,讓學生對未知的事情產生求知心理,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去思考、去探索、去發(fā)現。例如,教師在為學生展開《格列佛游記》的名著導讀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精心地為學生設置懸念,并對學生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名外科醫(yī)生名字叫格列佛。格列佛有一次出航去太平洋,但是很不幸的是他在出航的途中遭遇了險情,他在海面上漂浮了很久之后才終于到達了陸地。此時格列佛也昏迷了很久,但是當格列佛醒來之后,卻發(fā)現自己被五花大綁地綁了起來。格列佛在昏迷期間發(fā)生了什么樣的事情?他為什么會被五花大綁?在這期間他遇到了什么樣的人?這些人和他又存在著什么樣的關系呢?最終格列佛能否順利逃脫,重新過上平靜的日子?!边@樣勾人心弦的問題,能夠迅速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欲望,使學生主動地進行這本名著的閱讀,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尋找答案。
(三)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時代的快速發(fā)展之下,我國的信息技術也在蓬勃發(fā)展?,F如今信息技術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滲透到了我國的各個領域當中,目前信息技術也在我國的教育領域發(fā)光發(fā)熱。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育工作者,在為學生展開名著教學時還可以積極地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相比較于晦澀難懂的文字來說,學生更愿意看生動形象的畫面。
二、對學生展開科學的閱讀指導
開展名著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刻意引導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有效的閱讀引導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名著內容的語句和語義,同時還可以在閱讀講解中引導學生感悟作者的內心情感變化,以及通過循循善誘的引導,向學生滲透人文元素,這樣學生才能夠真正地自由徜徉在名著當中,感受名著的魅力。
(一)為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閱讀計劃
在任何事情開始之前都需要一份嚴密的計劃,這樣才能夠保證事情的高質量和高效率。在引導學生開始閱讀名著時,教師也應當積極地引導學生制定嚴密的閱讀計劃,這是由于經典名著的文字比較多,篇幅比較長,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名著的閱讀。所以制定合理的閱讀計劃,將看起來困難的大任務分割成一個一個輕松的小任務,能夠有效地消除學生的畏難心理。
(二)教授給學生有效的閱讀方式
初中語文教師在為學生展開名著閱讀教學時,還應當教授給學生有效的閱讀方式。比如精讀法、閱讀法、跳讀法、賞析法、批注法、朗讀法等等閱讀方式,加深學生對于名著的理解,使學生更好地融入故事情節(jié)感悟作者的思想變化和對文本內容的認知。比如當學生在閱讀名著時,看到有詩歌的部分,就可以運用賞析法進行閱讀;在遇到自己無法理解的句子時,就可以利用朗讀法理清自己的思路,加深自己對于文本內容的認知。除此之外,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還可以利用批注法,及時地寫出自己的閱讀心得和閱讀體會。這樣不僅僅能夠使學生更加科學地進行閱讀,同時還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
三、利用實踐活動加深學生對于名著內容的記憶
閱讀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初中語文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閱讀意識和閱讀習慣的長期培養(yǎng),使學生具有長期閱讀的內在動力,這樣學生才會有更持久的閱讀行為習慣。所以培養(yǎng)學生閱讀名著并養(yǎng)成閱讀習慣,同時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運用多樣化的閱讀活動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魅力,另一方面還能夠加深學生對于名著內容的理解和記憶。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名著辯論賽、名著表演賽、名著體會交流等等閱讀活動。這樣通過活動的趣味性、集體性和競爭性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學生閱讀名著的勢頭。同時,開展名著閱讀活動,也是利用孩子喜歡集體活動的天性,對活動內容記憶最深刻和長久,也有助于學生記住名著內容。
四、總結
一言以蔽之,對初中階段的學生展開名著閱讀教學,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最終使學生的閱讀能力獲得大幅度提升。所以初中語文教育工作者應當積極地為學生開展適合學生且有效的名著教學活動,引領學生真正地走入世界的文學經典當中感受文學的魅力,活躍學生的思維,開拓學生的眼界,最終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文學素養(yǎng),使學生獲得健康且全面地發(fā)展。以上是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提出的幾點教學策略,希望能夠為廣大的初中語文教育工作帶來一點微薄的幫助。
參考文獻:
[1] 申小菲.信息化時代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2020(23):229.
[2] 孔素珍.新課程下初中語文課外名著閱讀教學研究[J].課外語文(下),2020(1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