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立娜
摘要:為了實現(xiàn)教育的公平與均衡發(fā)展,學生的名次不再成為唯一的標準,而是將學習能力各異的學生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起來,鼓勵他們相互學習、一起進步。該做法在促使班級變得更多樣的同時,也使得課程教學變得輕松。因為小學生的智力水平各有差異,有些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低于平均水平,導致學生之間差距懸殊,教師往往難以明確日常教學工作的通用標準。
關鍵詞:小學語文;分層教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課程目標以及教學內(nèi)容是高度統(tǒng)一的,身處在同一個班級的小學生均要依統(tǒng)一的標準來加入學習活動中,該方法的缺陷在于忽視了個體差異,違背了新時期的教育要求。為了找到適于當前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方式,把語文課堂變成小學生的主動學習場所,文章就語文分層教學的策略展開了深入的探討,從不同的角度來闡釋語文分層教學的實際應用方法,以為廣大語文教師提供一定的思路。
一、分層教學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
分層教學強調要將學生的個體性盡量展示出來,教師可依學生當前的知識水平以及能力水平、學習潛力等,將學生合理地劃分為不同組水平較為接近的小組,并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所有小組的成員均可在教師科學的分層策略下,形成互相之間的促進作用,而得到更進一步的發(fā)展。分層教學能夠讓能力水平不一的小學生,均找到與之相適應的學習節(jié)奏,讓語文課堂變成每一位學生都感興趣、有收獲的學習場所,進而促使學生占據(jù)課堂的主體權。根據(jù)課堂教學的經(jīng)驗出發(f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可起到下列幾項積極作用:第一,小學語文分層教學的落實能夠提高小學生對于語文課的學習積極性,這是因為分層教學能夠適應學生們的學習差異以及個性化學習特點,進而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小學生更樂于投入語文課堂教學中。第二,分層教學方法可以提高課堂的授課質量以及效率,有針對性地去培養(yǎng)各個層次的學生,讓他們各自在學習中碰到的難題得到解決,通過更個性化、精細化的教學,讓教學效果加倍提升,并提升課堂授課的質量。第三,小學語文分層教學有助于更細致地觀察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心理活動、個人特性、愛好等,進而讓教師更好地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相應的學習目標,逐步提高學生們的自信心,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在個性化的教學中找到自己的興趣點,收獲相應的知識,幫助他們發(fā)揮個人的學習積極性以及主動性,讓學生們均能夠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二、小學語文分層教學的策略
(一)多了解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切實完成教學目標分層任務
基于“生本”理念,小學語文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要切實考量到小學生的具體情況,特別是在班級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比較混雜的情形下,語文教師更要基于分層教學模式而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層次作出合理的劃分,摸透每個層次的學生的實際需求以及進度。對于主動(學習能力較強)、被動(學習能力尚可)、不動(學習能力較差)的三種學生,要根據(jù)他們各自的特點來為其設置相應的教學目標,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育人如種植花木”一般,要先認識到這些花木(學生)的特點,然后依據(jù)各自的實際情況來施肥澆水、培育、培養(yǎng),真真正正做到因材施教。
教學目標的切實分層需要基于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在此思路下,教師即可設定分層的教學目標:第一層應該熟讀古詩,掌握古詩中的生字、生詞,并摘錄出典型的詩句,對詩中的修辭手法作出分析;第二層應該基于第一層,總結古詩中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說明作者對收復失地后各種場景的描述;第三層應該基于前兩層,探索作者所建構的情感世界,與歷史背景結合,體會文章作者在全文的情感以及情緒的變化,同時基于自己的立場,表明自己從古詩描述中收復失地后所得到的啟示。通過此方式,讓教學目標中的具體任務可基于難度系數(shù)而劃分成若干層次,進而幫助具有超前的學習進度的學生縮短反復復習的時間,并讓學習進度較為緩慢一些的小學生一步步地實現(xiàn)目標,慢慢地朝著終極的目標進階。
(二)讓學生得到課堂上的主導權,做好教學分層
分層教學充分尊重了新時代的學生,其教學目的是要讓每個學生的自我學習意識均能夠被激發(fā)出來,讓他們主動地去參加有秩序的學習活動,進而讓學生們的最大的學習潛能發(fā)揮出來。所以,教學內(nèi)容要做好科學分層,小學語文教師唯有做好該步驟,才可以教會所有層次的學習怎么行使自己的課堂主導權,進而讓全班學生均能夠得到學習上的較大的進步。
(三)合理編制學生評價的規(guī)則,讓教學評價的合理分層更好地實現(xiàn)
分層教學的整個教學體系是比較完善的,唯有教學流程的所有環(huán)節(jié)均顯示出分層效果,同時有效地整合起來,才可以讓語文分層教學徹底落實。在一般的教學體系之中,學生評價往往顯露出一定的弊病,就是尺度單一,且唯獨教師才可對學生作出評價,而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充分發(fā)揮出來,如此一來,評價環(huán)節(jié)難以切實地具備實際的教學作用。所以在分層教學這一模式之下,小學的語文教師要能夠基于已經(jīng)編擬的分層方案,來將評價規(guī)則調整一下,讓學生們可實現(xiàn)互評,添加家長評價以及師生互評等多樣的方式,讓學生得到富有個性的評價結果。并且,為了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有較多的小伙伴,教師還要多加鼓勵同層次的學生做好互相的評價,進而讓同一學習水平的學生互相鼓勵,并與其他層次的學生一起探討經(jīng)驗,營造出較好的競爭氛圍。在分層教學的實施過程中,語文教師可多依據(jù)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nèi)容、教學評價的有效分層,來為層次不同的小學生編制出適用其學習的目標計劃,讓所有層次的小學生均可緊隨教學進度,基于個性化實際而成長。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的教學是一項比較復雜的任務,作為小學的語文教師,應當要意識到學生們的層次的差異、個性化差異等,基于實際來采取分層教學的模式,來對學生們實施科學的分層教學,采取目標分層以及教學分層、評價分層等多樣的策略,來幫助學生們更好地掌握小學語文知識,讓層次不一的小學生均可完成學習目標。
參考文獻
[1]李明.小學語文教學中分層教學模式的運用[J].赤子(中旬),2014,(4).250.
[2]趙巖.淺議小學語文教學-分層教學、分類指導[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2,(7).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