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彩霞
摘要:人們對“活動單導學”的認識與研究,大多是從課程論,特別是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視角與層面來論述和闡發(fā)的,這從學理上講顯然是正確而合乎邏輯的,也是重要的和必要的。但是,如果僅限于此,似乎有可能遮蔽“活動單導學”的核心價值與長遠意義?;A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目的和指向是全面實施和深化素質教育。這就是說,評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成敗得失的標準,只能是素質教育實踐的效果。
關鍵詞:活動單導學;實踐;思考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我們討論“活動單導學”就不能不將之與素質教育鏈接起來考量。就我對“活動單導學”的初步了解與思考,我覺得,“活動單導學”乃是素質教育在課堂教學領域有效實施的成功范式。作出這樣的判斷,主要是基于素質教育是課堂教學改革與實踐的一種應然追求和理想目標,是人的教育在學校教育中重新回歸和返樸歸真,其著力點是關注人,解放人和發(fā)展人。
第一,素質教育的本質——關注人,在“活動單導學”中得到了具體落實。
素質教育是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就理所當然地要關注人。素質教育關注人,不是關注一部分人或一類人,而是關注受教育者的全體,關注受教育者中“每一部分”、“每一個”人。它不管“這一部分”、“這一類”人或“這一個”人的社會背景、實際年齡大小、性別與外貌及智力發(fā)展如何,進而在客觀上無論存在何種有形的或無形的差異,都是素質教育所必須關注的對象。不僅如此,素質教育特別強調教育過程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因而也就特別重視關注受教育者中的弱勢群體,也即重視關注學校教育中的所謂“后進生”或“學習困難生”。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對人的關注,也才真正落到了實處。
第二,素質教育的功能——解放人,在“活動單導學”中得到了充分實現(xiàn)。
素質教育之所以必須是解放人的教育,是因為素質教育特別強調培養(yǎng)人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是有條件的。當然,這個條件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個寬松的教育環(huán)境。在這個環(huán)境里,有一個能讓人的思想和思維自由馳騁的氛圍,有一個允許不同思想、不同觀點碰撞和交流的場所,有一個鼓勵突發(fā)奇想甚至異想天開的集體。如果現(xiàn)實中的教育不能成為解放人的教育,那么它就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
我們說,素質教育的功能——解放人,在“活動單導學”的課堂改革與實踐中得到了充分實現(xiàn),是因為“活動單導學”把“活動”作為它的主題、特色與特質,通過設計和實施“多元活動”來推進課堂教學改革,來實現(xiàn)對“人”(師生)的全面解放?!盎顒訂螌W”著力人性與人力的解放,是通過一個個“活動單”來實現(xiàn)的?!盎顒訂螌W”中的“活動單”從來就沒有一個標準的固定不變的樣式。它的實施者和管理者都非常強調“編制時既要考慮學段特征,又要切合學科特點;既要體現(xiàn)不同課型的要求,又要彰顯教師的教學個性;既要整合三維目標,又要突出認知教學;既要注重整體性,又要有一定的層次性和選擇性?!边@就給其中的“人”,無論是“教師式學生”,還是“學生式教師”以極大和高度的“自由”。這種“自由”不僅是“人”的解放的動態(tài)呈現(xiàn),更重要的是其中的“人”能夠享受到教育的幸福,享受到教育的自由,享受到教育的愉悅,進而實現(xiàn)自我改造,自我進取,自我超越,這是素質教育“解放人”的至上境界。
第三,素質教育的宗旨——發(fā)展人,在“活動單導學”中得到了有效強化。
素質教育作為人的教育的回歸,必然把人的發(fā)展放在特別重要的位置上?!耙磺袨榱巳耍▽W生),為了一切人(學生),為了人(學生)的一切”,應該而且必須成為素質教育的起點和歸宿,應該而且必須成為素質教育須臾不可或缺的指導思想。
素質教育把發(fā)展人作為它的根本宗旨,這實際上涉及的是一個教育的價值取向問題。不可否認的是,在人類發(fā)展的歷史上,無論是以知識為本位的價值取向,還是以社會為本位的價值取向,對于人類社會發(fā)展的特定歷史階段而言,都有其存在的客觀性、合理性和合目的性,因而在推動和促進社會進步和人的發(fā)展上,都發(fā)揮過積極的作用。但是從現(xiàn)在的觀點來看,以人為本、以人的發(fā)展為本位的價值取向,似乎是更高層次、更高目標的教育的價值取向。
我們說,素質教育的宗旨——發(fā)展人,在“活動單導學” 的課堂改革與實踐中得到了有效強化,是因為“活動單導學”始終把促進學生“全面、主動發(fā)展”作為它的根本思想和價值取向。首先,“活動單導學”著力于“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他們不僅從學校層面上,確保開齊、開足教育行政部門規(guī)定的所有課程,而且從具體的學科教學上,努力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全面性和教學內容的協(xié)同性;注意將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目標有機融合,既教書又育人;不僅注意發(fā)展學生的智能,而且重視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美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發(fā)揮各育的整體效應,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fā)展。其次,“活動單導學”著力于“人”(學生)的多元發(fā)展,他們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強化群體培養(yǎng)目標和個體發(fā)展目標的有機整合,進而把“共性發(fā)展目標”和“個性發(fā)展目標”統(tǒng)一起來,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長,重視學生個性愛好的培養(yǎng),使學生多元發(fā)展,“能走的走,能跑的跑,能跳的跳,能飛的飛……”再次,“活動單導學”著力于“人”(學生)的主動發(fā)展,他們不斷強化開放課堂的打造,進而充分地讓學生動眼看、動耳聽、動腦想、動口讀、動手寫、動手做,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學生以“學”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活動中迸發(fā)天性,發(fā)揮靈性,張揚個性,始終把基于生命、順遂生命、成就生命作為課堂教學的基本目標。
參考文獻
[1]裴娣娜.現(xiàn)代教學論[J].教育科學研究,2010(10).
[2]楊向東.課堂評價[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12).
[3]阿楠.有效備課[J].江西教育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