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瑩瑩
摘要:對于小學生們來說,在語文的學習過程當中,最基礎的就是閱讀的學習。隨著學生年級不斷升高,他們對閱讀有著越來越強烈的渴望,當然只有這樣才能夠讓閱讀更加的全面,以此來提升學生們的綜合素質(zhì)。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對低年級的學生進行引導,從而讓他們對整本書的閱讀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和認知并且產(chǎn)生閱讀的興趣,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和互動。
關鍵詞:語文核心素養(yǎng);小學低段;整本書閱讀;方法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其實整本書閱讀主要就是教師引導學生通過一些教學的課例來進行反思,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整體閱讀能力的一個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利用整本書的閱讀方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精神素質(zhì),對他們以后的學習和發(fā)展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低年級的學生正是學習知識的基礎階段和關鍵階段,因此每一位語文教師一定要重視去培養(yǎng)小學生們的整本書閱讀能力,從而讓每一位學生都喜歡讀書,并且善于思考,能夠有創(chuàng)新精神等等,最終促進低年級學生們的生活和學習的發(fā)展。因此本文就語文核心素養(yǎng)引領下小學低年級整本書閱讀方法與策略進行了研究,具體內(nèi)容如下所示。
一、根據(jù)同學們的興趣愛好推薦閱讀書籍
低年級的小學生們他們比較活潑好動,對所有的事情都充滿了好奇心,因此對于一些死板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nèi)容,會有一定的排斥性,反之,他們會對自己比較感興趣的一些話題有著參與力和活力。所以語文教師在進行整本書閱讀的時候,可以去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在課堂上給學生推薦一些他們喜歡的閱讀書籍。其實在實際的語文教學過程當中不難發(fā)現(xiàn),會有一些學生在寫字方面寫得不是很整齊,不過他們卻對閱讀充滿著興趣,有的學生甚至是在閱讀當中沒有出現(xiàn)過任何的差錯。因此教師可以利用低年級學生的興趣特點對學生進行鼓勵和夸贊,然后給他們推薦一些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就比如說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會對童話故事比較感興趣,那么教師就可以在教學當中給他們推薦一些童話故事的書籍,《小狗的木房子》《一只想飛的貓》《神筆馬良》《七色花》等等,這些書籍都會是他們比較感興趣的。當然在整個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在推薦書籍時也要推薦一些正規(guī)出版的書籍,以此來讓同學們形成先入為主的一個意識,同學們會在閱讀童話故事書籍的時候提升他們的閱讀興趣,而且也會讓他們對整本書的閱讀產(chǎn)生一個實際的動力,以此來提高整本書閱讀的效率,從整體上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質(zhì)量[1]。
二、選擇合適的閱讀書籍進行閱讀
在整本書的閱讀過程當中,學生會不斷的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并且還能夠讓他們有著更豐富的體驗。不過在實際的閱讀教學過程當中,會有一部分的語文教師讓學生進行盲目的閱讀,有時候可能會對同學們的閱讀沒有約束,這樣就不能夠讓他們?nèi)ミx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書籍,那么閱讀的教學目標也就無法實現(xiàn)。所以說在進行閱讀時,每一位語文教師還要選擇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并且制定科學合理的閱讀目標和教學方案,正面的去引導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以此來為整本書閱讀打下一個堅定的基礎。其實學校的課程主要有這三種價值,第一種是實用的價值,第二種是訓練的價值,最后一種就是文化的價值,所以說教師在給學生們選擇整本書閱讀時,應該考慮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個是整本書的閱讀,要增加學生的知識技能,第二個就是在進行閱讀時,一定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最后就是要啟發(fā)學生的心理,從而讓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教師應該結(jié)合每一位小學生們的心理特點,然后將語文當中的一些重要內(nèi)容跟整本書閱讀相結(jié)合。就比如說教師在選擇整本書的閱讀內(nèi)容時,可以根據(jù)小學生的發(fā)展的一些特點來進行實際的選取,讓所選的內(nèi)容能夠跟小學生們的實際心理相吻合。教師可以適當?shù)慕o低年級學生選取兒歌或者童謠等,作為整體閱讀的內(nèi)容,在這樣的內(nèi)容當中激發(fā)起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并且引導學生善于去觀察書本里的一些相關插圖,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閱讀時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
低年級的學生,他們由于年齡的特點非常活潑好動,而且對各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所以他們一旦遇到了一些比較新奇的事物就會喜歡跟其他的小伙伴分享。不過在實際的生活當中,很多家長會由于工作的原因,在孩子們放學后沒有時間親自對孩子進行輔導,管理陪伴孩子們的或許只有電子產(chǎn)品,讓他們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當中進行學習,電子產(chǎn)品會給一些學生產(chǎn)生依賴,所以說學生會對紙質(zhì)的書籍產(chǎn)生厭倦的心理,這樣對他們的閱讀也是很不利的。也會有一部分的語文教師在整本書閱讀的過程當中,讓學生只能聽教師的講話,教師會要求學生不要在課堂上隨意交談,這樣會打壓同學們的積極性,當然也會讓學生失去跟其他同伴一起分享的動力,并且降低學生的閱讀興趣。所以說教師要在整個教學過程當中去更新教學觀念,然后鼓勵學生進行實際性的探索,給他們充分的交流時間和空間,將學生放在整本書閱讀的主體地位上,以此來激發(fā)起學生們的閱讀興趣。就比如說教師想要拓展同學們的閱讀范圍,可以推薦一些民間的故事書籍來鼓勵學生在下課回家之后,將其中閱讀的一些故事講給自己的家人聽,然后與家人之間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教師也可以利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開展閱讀分享大會,從而讓同學們將自己閱讀到的一些文章和經(jīng)驗分享給其他的同學。這樣一來不僅激發(fā)了同學們閱讀的積極性和興趣,而且還能夠讓同學與同學之間進行交流,提高他們的自信[2]。
結(jié)語
總的來說,在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下,教師想要更好的去提高低年級學生的整本書閱讀能力就一定要先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的動力,然后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時間來進行交流,以此來激發(fā)起學生們的思維,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zhì),從而為學生以后的閱讀和學習打下一個堅定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玫.淺談小學語文整本課外閱讀教學的方式方法[J].學周刊,2020,(06):114.
[2]吳麗欽.淺談小學生整本書閱讀指導策略[J].黑河教育,2019,(1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