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蘭
摘要:隨著教育的不斷深化改革,語文作為我們的基礎學科,從最基礎的漢語拼音開始學起,為學習其他學科知識提供了知識基礎,尤其是我們國家,語文對于我們學生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先把語文基礎打好,才能更好地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又是學習語文的一個重要部分,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有利于發(fā)展小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诖耍疚膶\析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措施研究,供有關人士探究。
關鍵詞:語文教學;閱讀能力;措施研究
小學生處于義務教育的發(fā)展階段,義務教育是我國教育的基礎部分,義務教育的開展對學生后期的發(fā)展起到了基礎作用,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水平對日后在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交往中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隨著閱讀能力水平的提高,不僅有助于小學生認識更多的生僻字,也能鍛煉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此外,從小鍛煉學生的閱覽書籍的能力,對于學生日后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和提升,教師要根據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去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用合適的方式方法和學生一起探究討論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
一、設置閱讀提問,培養(yǎng)興趣,從基礎入手
興趣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必要的存在,在我們學習生活的過程來說都起著一定的作用,興趣是一個人投入到一件事情中的最重要的因素。對于小學生來說,詞匯儲備量有限,對于很多生僻字來說是非常陌生的,閱讀能力也是較為薄弱,因此小學生學語文的興趣對于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可以在學生閱讀前提出一些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去閱讀。也可以從課本中選擇重要字詞來設置問題,從而使學生對課本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小學生的詞匯儲備量相對較少,閱讀能夠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詞匯。
例如,教師在講解一年級下冊的課文《荷葉圓圓》時,可以設置明確的問題:你們對荷葉有什么印象?荷葉的顏色和形狀是怎樣的?等等,讓學生展開思考,引起學生對荷葉的關注,從而進行課文教學,帶領學生閱讀課文。
二、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
環(huán)境對學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語文閱讀需要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無論是利用音樂營造閱讀的氛圍,還是采用全班齊讀的方式吸引大家的注意力,都是在為學生創(chuàng)造閱讀的環(huán)境。在良好的閱讀氛圍下,學生對閱讀內容會產生更大的興趣,不僅對閱讀內容產生更多的想法,還可以促進思考,提高閱讀的積極性。教師可以根據一些課文的內容,選擇其中的故事片段,找到類似的文章,讓學生體會類似片段的閱讀內容,從而感受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情緒以及作者的語言技巧。安靜的閱讀環(huán)境,不但有利于我們學生靜下心來全身心投入到閱讀過程中,并且有助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對語文產生很多的興趣,并且通過閱讀打開語文世界的大門,發(fā)現更多新穎的事物,促進學生思考能力發(fā)展。閱讀環(huán)境是一種外在的表現,良好的氛圍可以為學生提供閱讀的環(huán)境,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學生可以完成充分的閱讀。隨著閱讀的不斷深入,課堂學習的效率也會逐漸提高。
三、教育者可引導學生以閱讀為主,并提供多種方法為輔
閱讀的內容和方法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結合自己的閱讀經驗總結科學的閱讀方法,比如教師要有效指導學生進行一定量的自主閱讀,把握段落整體性。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圍繞文章主線,通過考慮文本的整體性,來思考文章的內涵。想要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閱讀時應該注意側重點,分清教育的主次,而不是一味地只知道教學生學習書本上僅有知識點,閱讀能力的提升,對于學生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以閱讀為主,但是教育方法不能過于單一,要從多個層面入手,培養(yǎng)學生會聽、會說、開口朗讀和書寫的能力,有效提高語文閱讀能力。首先,教師要鼓勵學生學會大膽地開口“說”。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開口,學生大膽地開口表達自己閱讀后的感想以及大聲地朗讀,能幫助學生來集中注意力,還能鍛煉到小學生對于語文字詞的發(fā)音,同時增強記憶力。比如,在《狐貍和烏鴉》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課文的內容讓學生復述之余再發(fā)揮想象,在狐貍將烏鴉的肉騙走了以后,還會發(fā)生什么呢?然后教師引導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在說的過程中,不僅會從課文本身的內容出發(fā),還將故事進行了擴充。無論是復述課文還是續(xù)寫故事,都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方法。
其次,小學生課本內容生動形象,因此教師可以結合繪畫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合理采用繪畫結合的形式,將文字轉換為圖畫,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將文章內容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對閱讀內容有更深刻的了解。
四、結語
總的來說,教師作為專業(yè)教育工作者,要發(fā)展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育。小學生正處于懵懂時期,作為小學教師,不僅僅要給予學生良好的教育,更要懂得鼓勵和正確的引導,教師不僅要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要及時根據實際情況從而改變教學的方法,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教學環(huán)境。教師發(fā)揮教育工作者的專業(yè)性,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平臺,根據學生的需要,為學生提供適宜的教學內容與手段。
參考文獻:
[1]陳香梅.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綜合閱讀能力的探究與實踐[J].課外語文,2017(18):97.
[2]陳綺媚.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措施研究[J].課外語文,2018(1):66.
[3]徐爽.探析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J].新課程(上),2017(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