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五
摘 ? ?要: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習能力、基本技術、項目態(tài)度等進行差異化足球教學,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這樣,才能發(fā)展學生的個性,促使他們提升對足球的興趣。
關鍵詞:差異化教學;足球教學;高中體育
孔子認為:“圣人之道,粗精雖無二致,但其施教,則必因其材而篤焉。”采用差異化教學的方式,能根據學生的興趣、天賦差別等,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促使他們調動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讓足球活動能順利展開。
一、身體素質有差異,調整強度
由于學生的身體素質有差別,大家在體能上的弱點和強項都各有不同,所以教師要基于差異化教學,結合他們的身體素質,采用不同強度的教學策略。如,有的學生體能整體較弱,對于足球技巧一無所知,教師就可以從基礎訓練開始;有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足球技巧,教師就可以讓他們先展示自己的能力,看看他們有什么不足之處,然后進行針對性指導。
教師首先分析了學生的身體素質,按照腿部力量、靈活度、耐力、速度這幾個足球訓練中的重點進行分析,將學生分成“偏弱、中等、較好”這三個檔次,然后分別計算他們的成績,將成績相近的學生分在同一個小組中。如,對于腿部力量較弱的學生,教師設計了相應的訓練項目——“青蛙運球”。在這個游戲中,學生要蹲下身子,以蛙跳的方式進行運球,這樣就很好地鍛煉了他們的下肢部分。對于靈活度不夠的學生,教師設計了“足球賽道”活動,用標桿在地上做出標記,畫出賽道,學生要帶球穿梭其中,躲避各種障礙物,最后看誰先到達目的地。對于耐力不夠的學生,教師設計了“足球長跑”活動,學生要帶球跑出幾百米后,再進行射門。對速度不快的學生,教師則設計了“搶球比賽”,兩人一組,看看誰能用假動作迷惑對方,順利地將球射入對方的球門。這些訓練項目,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差異性,能讓不同運動水平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由于強度不同,所以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都不會感到疲勞,他們能更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教師還要分析學生身體的各個部位,看看他們的腰部、腿部、手臂等各個部分,哪一個部分的力量最強,然后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策略。這樣也能對學生進行差異性教學,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
二、學習能力有差異,調整進度
不同的學生學習能力有所不同,有的學生擅長舉一反三,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也不容易放棄,而是主動尋找解決方案。但是有的學生學習能力卻有所不足,教師教什么,他們再怎么學,也不能靈活運用。對于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教師要采用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對于能力強的學生,多組織他們展開自主訓練,對于能力弱的學生,則采用層層遞進的方式,將有難度的動作分解成若干部分,分步驟教學。
教師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分組,能力較強的學生先組成小組,可以在教學中進行示范動作,又或者展開小組比賽,讓其他小組尋找自己模仿的榜樣。對于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采用示范法,按照足球的技巧進行分組教學,在學生完成了訓練項目后,可以找能力較強的小組進行挑戰(zhàn),看看能否戰(zhàn)勝對方。不同層級的學習小組,并不是固定的,如果能力較弱的小組能戰(zhàn)勝強組,那么,他們就能取代對方的位置,成為示范組。這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激勵作用,激發(fā)更多學生的參與興趣。如有的學生很長時間都無法掌握射門技巧,教師就采用慢動作播放的方式,將該動作分解成一個個細節(jié),讓學生一一訓練,然后再將這些動作整合在一起。學生很快發(fā)現,自己在射門的時候沒有控制好腳的角度,那么射出的球自然會偏離方向,在分解動作訓練后,學生強化了肌肉記憶,再將動作連貫起來,自然能掌握動作要領。
在調整教學進度的同時,教師也可以考慮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擔任隊長,指導那些能力較弱的學生,這樣也能促使他們在相互幫助中提升自信心,進而提高教學效果。
三、基本技術有差異,調整重點
足球訓練對于基礎動作有較高的要求,如果基礎動作掌握扎實,那么后續(xù)訓練的效果也會更好。但是學生之間有差異性,所以他們掌握基本動作的能力也有所不同,各自擅長不同的項目。針對這個問題,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情調整教學重點,讓他們展開分組合作學習,著重調整自己認為困難的項目,這樣就能起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全面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
了解到不同學生掌握的基本技術有所不同,教師首先將足球技巧分成傳球、帶球、過人、射門這幾個部分,然后設定了不同的多媒體課件,對哪一部分感到理解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在課后自主閱讀多媒體課件,解決這些問題,展開翻轉課堂的學習。如不擅長傳球的學生,則要觀察正確的傳球方法,對照自我,超出差距,然后進行改正。傳球的要點是要注意對方的位置,要做好配合,同時還要控制好腳的力度,避免太過用力,球的落點不夠準確。又如在帶球過人這個技術點上,重點有所不同,主要講究的是隨機應變的能力,學生要十分靈活地用假動作欺騙對方的球員,同時還要觀察在合適的位置是否有自己這方的球員,要快速準確地將球傳遞給對方。對于射門來說,主要講究的是出腳的角度,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琢磨分解動作,看看如何能更好地控制腳的位置。在這樣一番訓練中,學生發(fā)現不同的動作都有重點訓練的技術,他們在自主訓練的時候也能找對方向,掌握竅門,提升訓練效果。
在分組訓練的過程中,課堂學習氣氛變得更加活躍,每學生都找到了自己的問題所在,展開了有針對性的訓練。教師還可以設置多媒體課件,分解各個足球技術,讓學生在課余時間也能結合自己的問題,有重點地選擇相應的訓練項目,進而提升學習效果。
四、項目態(tài)度有差異,調整評價
不同的學生參與項目訓練的態(tài)度也有不同,有的學生比較積極,也有的學生總是消極懈怠。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態(tài)度進行評價,進而促使他們激發(fā)信心。對于那些積極自主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大家展開自主評價或者互評,這樣能充分利用他們的自主性活躍課堂效果。對于態(tài)度消極的學生,教師要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因為訓練項目過于枯燥,那么就要優(yōu)化活動設計,如果是學生本身態(tài)度不夠好,那么就要加以引導,讓他們向那些優(yōu)秀的同學學習。
教師發(fā)現有的學生學習態(tài)度不夠積極,他們并沒有認真投入訓練中。教師將游戲融入訓練之后,有一部分學生的興趣得到了激發(fā),但是還有一部分學生并沒有變化。在深入了解情況后,教師發(fā)現,原來這部分學生認為足球太過于“野蠻”,玩足球很容易受傷,還會將衣服弄臟,所以他們不愿意參加。對于這樣的學生,教師嘗試引導,調整他們的態(tài)度。教師給學生展示足球運動員射門得分的熱血場面,讓他們看到全場歡呼的熱鬧場景,看到登臺領獎的榮耀時刻,喚醒他們的熱情。同時,教師也給學生講述女足的故事,讓他們認識到足球其實也是展現國家精神的一種方式。在教師的循循善誘下,學生認識到自己對足球的看法存在偏差,需要調整觀點。此時,教師讓這些學生先試著接觸足球,參與小技巧的訓練,激發(fā)他們的樂趣,然后再鼓勵他們參加競賽活動,從而促使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得到改善。
展開有差異的評價,能深入挖掘學生態(tài)度中的隱藏信息,促使教師能有效地調整教學策略,又或者對學生進行批評引導。這樣就能讓班級的足球訓練氣氛變得更為活躍,有助于調整教學效果。
在高中體育足球教學中,教師要避免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法,而要結合學生的基本情況,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入手分析,嘗試調整教學強度、進度、重點,進行更科學的教學評價,這樣才能起到因材施教的教學效果,用差異化教學促使學生得到全面提升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趙祖健,李亞楠.提高高中足球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9(13):123-124.
[2]李生明.微課在中學體育教育中的應用分析[J].學周刊,2021(32):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