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樂
摘要:現(xiàn)如今,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逐漸受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旨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藝術類的課程被提上了教學日程。而音樂教學作為藝術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有效挖掘學生的音樂個性,激發(fā)學生的藝術細胞,進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因此受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點關注。在音樂教學中,合唱教學是其重要的教學內容,也是學生進行歌唱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因此需要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以此來促進教學的多元性,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合唱興趣。
關鍵詞:多元教學;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有效性
引言
合唱是集體演唱多聲部聲樂作品的藝術門類,具有易操作、投資少、意義大的特點,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采用合唱教學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增強班級凝聚力和團隊合作意識,能夠啟迪心智、凈化心靈。在教學改革的大趨勢下,教師開始改進傳統(tǒng)合唱教學模式,并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音樂需求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將自然歌唱融入合唱教學,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問題亟待解決。
1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現(xiàn)狀
小學音樂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重要科目,合唱教學是音樂課堂的重要內容。但當前我國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小學音樂教師的重視程度不高,音樂作為技能科,與數(shù)學、語文等主科相比本身就容易被輕視,因此很多小學音樂教師在開展合唱教學的過程中,主要以應試教育為基礎,不考慮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使得合唱教學失去了實際功能;另一方面是教學機制不夠完善,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不僅教學方式單一、訓練方式不合理,也無法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使得整個合唱教學質量難以提升。
2多元教學方式提升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有效性策略
2.1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
合唱作品中蘊含著充沛的情感,采用自然教學法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情緒和演唱氛圍,促使學生將情感通過歌聲完整呈現(xiàn)出來。傳統(tǒng)的合唱教學方式比較單一,課堂氛圍沉悶,學生缺乏表達意愿。新課標要求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尊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教師需要依據(jù)學情和教學目標,調整創(chuàng)新教學方案,創(chuàng)建多元化多層次的教學方式,打造靈動自然的教學環(huán)境。例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在進行《美麗的黃昏》這首合唱歌曲的學習時,因為這首歌曲強調和聲的意境美,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共同賞析這首歌曲,通過圖片和視頻引導學生理解歌曲的涵義和創(chuàng)作背景,提升學生的審美共情能力,促使學生深入理解歌曲內涵,增加合唱效果。在進行《老爺爺趕鵝》的學習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親手制作鵝、老爺爺?shù)鹊谰?,借助大屏幕、投影儀等布置教學場景,然后將學生分組,一邊播放音樂一邊讓學生根據(jù)音樂內容動作,或讓學生根據(jù)歌曲節(jié)奏,分聲部演奏歌曲,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同時,教師也可以采取聽唱結合、輪唱、角色扮演等形式豐富教學情境,提高教學質量。
2.2優(yōu)化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經(jīng)常聽到有經(jīng)驗的教師說,音樂教學首先要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只有把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才能夠很好地進行音樂教學?,F(xiàn)實生活當中,由于應試教育給學生帶來的壓力,很多學生都希望有一個釋放壓力的機會,那么音樂課就是學生最喜歡的課,因為在音樂課堂上,沒有學習科學文化課程那樣大的精神壓力,他們可以盡情地歌唱,大膽地歌唱情感。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種積極性,讓學生也大膽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來,給教師提出教學建議。在音樂課堂教學當中,教師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自由盡情地歌唱,當學生把一首歌曲唱到非常熟練的時候,然后組織他們進行合唱;當學生合唱的時候音調不一致,不能夠唱出和諧音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讓學生觀看視頻,傾聽合唱音樂,找出自身的不足,找出大家在合唱過程中的錯誤,然后逐一更正,直到唱出優(yōu)美的歌聲。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加強小學音樂教學的效率,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手段。在小學音樂教學當中,教師如果能夠利用視頻的動畫藝術形式,引起學生學習合唱音樂的興趣,然后通過觀看視頻,傾聽音樂,提高合唱藝術的水平,就達到了教學的目的。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這種教學方法,效果非常好。比如《我們的田野》,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聽聽音樂,完全能夠模仿,集體唱出和諧的樂音,這樣教師就輕松達到了目的,同時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合唱音樂帶來的精神愉悅。
2.3開展教學評價,提高學生合唱質量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教學評價的意義,讓學生能夠通過教學評價來反思自身,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在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定期開展教學評價,進而來提高學生的合唱技巧和能力,提高合唱質量。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以兩次的合唱教學為周期,讓學生通過自評、學生互評,然后教師評價來全面了解自己在合唱過程中的表現(xiàn),進而能夠找到自己的合唱缺點,學生可以通過自評和互評來進行對比,從而相互學習,學習對方的優(yōu)點和良好的合唱技巧,從而正確地認知自己,最后來有效地進行完善,從而來有準備地對待下一次的合唱,確保下一次合唱更有質量,更加高效地進行和完成。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的音樂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式的實施,是基于現(xiàn)代教學環(huán)境下和學生發(fā)展需求的一種教學形態(tài),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合唱積極性和主動性,發(fā)展學生的合唱潛能,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促進了學生合唱素養(yǎng)的提升。為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不斷的結合教學實踐進行反思和總結,不斷地依據(jù)教學問題做出有效的調整,進而保持教學活力的不斷注入,發(fā)展學生的音樂個性化,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和提高。
參考文獻:
[1]葉少鳳.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J].學周刊,2020(03).
[2]曹曉英.芻議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21(03).
[3]常濤.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討[J].黃河之聲,2021(19):40.
[4]袁英.教學改革背景下的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研究[J].戲劇之家,2020(24):234.
[5]肖逸婷.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實踐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20(23):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