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海霞
摘要:在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背景下,線上教學成為了一大趨勢,所以在具體學科的教育實踐中,針對線上教育這種方式進行網絡課堂的設計,并積極強調網絡課堂教學提升的方法和策略,這對于全面推動線上教育發(fā)展有突出現(xiàn)實價值。文章分析研究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背景下的初中信息技術網絡課堂教學實踐,旨在指導當前的教育教學。
關鍵詞: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初中信息技術;網絡課堂
結合目前的社會實踐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疫情防控已經進入到了常態(tài)化局面,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教育以及其他行業(yè)的發(fā)展均受到課顯著影響??偨Y目前的教育實踐可知網絡教育已經成為了一大趨勢,所以在教學實踐中需要針對網絡教學進行課堂的設計。網絡課堂和傳統(tǒng)課堂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立足于差異思考網絡課堂教學效果提升的方式,并在實踐中積極的落實相應的內容,這樣,教育實踐效果會明顯提高。總之,關注信息技術網絡課堂的教學改變與創(chuàng)新,這對于信息技術網絡教育實效提升幫助巨大。
一、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要求
網絡課堂是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背景下的重要課堂形式,立足于網絡課堂進行教育教學設計有突出的現(xiàn)實意義。結合目前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進行分析,要全面提升網絡課堂的教學實效,首先需要明確課堂需要強調的具體要求以及標準,這樣,針對性的設計才會更加突出??偨Y當前的信息技術教學,立足于核心素養(yǎng)目標的信息技術教學主要強調4方面的內容:1)信息意識,即在教學實踐中要培育學生對信息的敏感度以及對信息價值的判斷力。2)計算思維,具體指的是在形成問題解決方案的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思維。3)數(shù)字化學習與創(chuàng)新,指個體通過評估并選用常見的數(shù)字化資源與工具,有效地管理學習過程與學習資源,傳造性地解決問題,從而完成學習任務,形成創(chuàng)新作品的能力。4)信息社會責任,指信息社會中的個體在文化修養(yǎng)、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自律等方面應盡的責任。
二、疫情常態(tài)化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網絡教學
在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背景下組織開展信息技術網絡教學,需要對信息技術教學課堂進行設計有分析,要結合具體的要求對教學課堂進行改善和優(yōu)化,這樣,網絡教學的實際效果才會獲得顯著性提升。結合目前的實踐,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背景下,信息技術課堂的組織開展與優(yōu)化提升主要從如下方面進行。
(一)初中信息技術網絡教學組織開展
結合目前的信息技術網絡課堂教學實踐進行分析,教學組織開展主要包括了教學設計、教學實施以及教學評價三個階段,所以具體的教學分析需要從這三個方面入手。
第一是教學設計。結合疫情期間的信息技術網絡教學進行分析,因為教學課堂主要為網絡課堂,所以在課堂設計的時候需要做相應的調整。就現(xiàn)階段的總結來看,設計調整主要包括如下內容:1)教學目標的調整。將信息技術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作為教學實踐中需要實現(xiàn)的重要目標,這樣,教學的方向性和目的性會更加的突出。2)教學內容的調整。結合網絡教學方式特點對原本的教學內容進行分析,選擇更適合網絡教學的內容,這樣,教學內容的具體實施有效性會顯著提升。3)教學考核以及教學評價的調整。在教學目標和模式改變的情況下,教學的考核也需要做相應的調整,這樣,教學與考核的一致性會更加的突出??偠灾虒W設計作為教育教學的重要參考,必須要進行優(yōu)化。
第二是教學組織與開展。結合目前的網絡課堂實踐,立足于教學要求的完成,網絡課堂可以采取兩種方式,分別是:1)網課集中探討方式,即在網絡課堂實踐中,讓學生基于所學內容進行積極的探索與分析,并形成學習報告,老師在閱讀學生學習報告的過程中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并在教學中做積極的調整,這樣,教學的具體開展會更具針對性。2)作業(yè)互動式教學模式。即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利用網絡進行所學內容的傳輸,并布置學習作業(yè)。學生在學習內容掌握的基礎上進行作業(yè)解答,并利用網絡與老師展開互動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達到深入學習的目的。
第三是教學評級與總結。教學總結與評價是教學實踐中不可忽略的內容,立足于網絡課堂的實際情況對教學總結與評價進行分析,這對于解決當前教學實踐中的現(xiàn)實問題有顯著意義。在信息技術網絡教學實踐中,基于網絡教學的而具體開展對核心素養(yǎng)培育實踐效果進行評價,并總結相應的內容,這樣,后續(xù)的教學開展會有更加顯著的進步。
(二)初中信息技術網絡教學課堂優(yōu)化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中,網絡課堂的優(yōu)化對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具體問題來講有顯著的意義,所以關注網絡教學課堂的優(yōu)化有顯著價值。比如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思想轉變不夠徹底,所以教學設計、教學內容等均存在與網絡教學不適應的局面,而且在教學的過程中,核心素養(yǎng)的內容滲透也不夠深入,這種情況會對最終的教學實踐下過產生顯著的影響。再拿學生在學習實踐中的表現(xiàn)來看,不少學生在網絡學習的過程中難以實現(xiàn)自我控制,經常性會出現(xiàn)學習“跑偏”的情況,這種情況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成績提升。簡單來講,當前的教育環(huán)境下,網絡教學勢必會獲得顯著發(fā)展,所以積極的總結網絡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對解決不足的措施以及方法等進行確定,這能夠為實踐工作的具體開展提供顯著指導。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背景下,網絡課堂成為了信息技術教學實踐中非常重要的課堂方式之一。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載體,網絡課堂的建設實效對最終的結果影響顯著,所以立足于網絡課堂建設質量提升的目的,對課堂的具體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在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強調課堂建設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這樣,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實際效果會更加突出。
參考文獻:
[1]施世杰.?防疫常態(tài)化背景下農村中學教學管理"新增長點"探討[J].?福建教育,?2020(28):15-16.
[2]詹繼濤.?基于新冠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的中小學教育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J].?甘肅高師學報,?2020,?v.25(05):114-118.
[3]袁芳芳.?淺談提高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000(004):56-57.
[4]吳少敏.?例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落實[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20(2):0078-0078.
[5]王杰.?淺談初中信息技術教育現(xiàn)狀及對策分析[J].?新課程·中旬,?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