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英
摘要:語文學科是集語言、文章、古文傳承教學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相較于其他數(shù)理類科目而言,語文學科在應試需求之外,更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以及對語言掌握的熟練程度,所以在語文學科教學中閱讀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影響語文成績的關鍵。所以本文將探討小學語文教學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興趣;策略;學習環(huán)境
語文學科是結合了我國幾千年來的優(yōu)秀文學成果,經(jīng)過幾代人的努力制定出的重要學科,是我國評判學生能力的重要標準。而小學階段是語言學習的黃金時期,這一階段的語文學習效果將會很大程度影響學生未來的語文學習生涯,而閱讀又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所以小學階段教師要將閱讀教學重視起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踐行個性化的閱讀教育理念。
一、挖掘教材重點,銜接課內外閱讀
個性化閱讀屬于新的教學理念之一,許多教師都認為個性化閱讀就是放開學習時間,讓學生根據(jù)自身喜好選擇閱讀內容。但個性化教學并不是完全的自由閱讀,而是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性格特點,并結合課內教材,引導學生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材料。所以在個性化教學的過程中,銜接課內外閱讀也是十分必要的。而課內外銜接閱讀,就是要求教師能深入了解教材內容,在立足教材知識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如何在課外選擇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將課外閱讀同課堂知識相結合,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以五年級上冊的課文《和時間賽跑》做例子,教師在教學這篇課文時,可以采用個性化閱讀的教學方式,首先鼓勵學生要懂得珍惜時間,并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向他們普及要珍惜時間的“理由”,例如為了父母、為了理想等等。而在講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普及一些與時間有關的書籍,例如《金老爺買鐘》《你好!時間》等,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珍惜時間的重要性。同時,在個性化閱讀理念的指導下,教師還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追求,鼓勵學生閱讀不同的書籍,例如喜歡歷史的可以引導其閱讀《資治通鑒》、喜歡科學的可以向其推薦《百科全書》等,讓學生懂得如何利用時間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
二、營造閱讀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在小學階段進行閱讀教學,如何激發(fā)學生興趣也是教學的難點之一。在手機技術迅速發(fā)展的今天,以短視頻為首的碎片化信息文化幾乎占據(jù)了學生的課余時間,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生很難有時間和興趣去進行閱讀,所以營造正確的學習環(huán)境是激發(fā)文本閱讀興趣、同時呼應學生個性進行閱讀教學的重要前提。在學校中,校方和老師可以通過粘貼板報、樹立雕像等方法來營造一個充滿文學因素的學習環(huán)境,也能增加學生閱讀文本的渠道。其實如今的很多學校已經(jīng)意識到了學習環(huán)境的重要性,開始在學校中布置有關于閱讀的元素,但大部分的這些元素中往往太過官方與生硬,脫離學生能接觸到的實際,更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性。
以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為例子,大部分學校在制作這首詩的板報時大多都只是生硬的描寫出《望廬山瀑布》的詩詞賞析以及李白寫詩時的背景,難以引起學生興趣,本就學習壓力大的學生自然生不起閱讀的想法,但若是在介紹詩詞本身之外,多介紹一下廬山瀑布的歷史底蘊、并附加廬山瀑布的藝術攝影照片,就能更好地從學生的個性出發(fā)進行閱讀教學,吸引喜愛景色的學生產(chǎn)生閱讀《望廬山瀑布》的興趣,繼而產(chǎn)生閱讀其他經(jīng)典文本的興趣。所以學校不僅要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更要注重環(huán)境中元素的合理性、實際性、生動性,可以多增加一些例如美食、情感、兵器、軍事等學生可接觸或能產(chǎn)生興趣的元素,以此來響應不同個性學生的閱讀需求。
三、注意教學策略,引導閱讀動力
個性化閱讀的普及不僅是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關鍵,也十分利于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但大部分教師都難以兼顧遵從學生個性以及如何引導學生閱讀,要么使閱讀課程太過松散,無法起到教育意義,要目容易抹殺了學生本身的創(chuàng)造力,使得一些本來喜愛文本閱讀的學生在高壓環(huán)境中也喪失了興趣。所以想在小學語文教育中運用個性化閱讀的教育理念,就需要語文教師在注重分數(shù)轉化率的同時,還要從學生的個性特點出發(fā),在平時的課堂中多與一些學生平日中可接觸到的東西產(chǎn)生聯(lián)結,讓他們對于文學作者或文學作品本身產(chǎn)生類似“感同身受”的感覺。
以《紅樓夢》為例子,教師可以在教學期間講述一下林黛玉悲慘的愛情經(jīng)歷,小學時期的學生本就對愛情充滿好奇,這樣做不僅能加深學生對于《紅樓夢》的了解,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感情觀念,繼而產(chǎn)生閱讀關于愛情這一類文學作品的興趣。
四、結語
小學的語文教育不應只限于關注分數(shù)轉化率,還要注重學生的文學水平與道德素養(yǎng)。而個性化閱讀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增強學生的文學能力,文章作品中獨特的精神意境和其所蘊含的中華品德,也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更加健康積極的人格,更好地做到“傳道、授業(yè)、解惑”。
參考文獻
[1] 林紅.探討如何有效開展小學語文中年級閱讀教學[J].未來英才,2015(16):100.
[2] 林曉.如何指導三年級學生課外閱讀[J].讀與寫,2019,16(26):69.
[3] 王熙月.在閱讀中培養(yǎng)中年級小學生感悟能力的策略[J].讀與寫,2020,17(6):91.
[4] 王小萍.淺談中年級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有效指導[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2):709,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