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君
摘要:在閱讀課堂上,從閱讀素材的選擇、閱讀教學活動的安排到閱讀教學的實施都是老師主導,然后學生們根據老師的指導完成閱讀任務。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的自主閱讀時間較少,老師過度講解閱讀技巧,留給學生自主思考的空間較小,最終導致學生僅掌握閱讀答題技巧,而自主閱讀能力及信息處理能力提升較慢。長期下去,學生們對閱讀的興趣就會逐漸減少,這違背了小學閱讀教學培養(yǎng)初衷。那么,小學階段應該如何實施趣味性閱讀教學呢?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引言:小學階段正是學生性格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階段,老師通過閱讀教學,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技巧,讓他們學會略讀、精讀,從閱讀素材中學習知識,提升文化水平,積累寫作素材,還能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日后終身閱讀打好基礎。對于小學生而言,趣味性的閱讀素材更能讓他們產生閱讀興趣與積極性,本文將探討如何通過趣味性閱讀教學來提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
一、選擇趣味性閱讀內容
小學生對新鮮事物好奇心重,因此,趣味性閱讀往往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進而讓學生找到閱讀的樂趣。但傳統(tǒng)閱讀素材可選擇空間較小,老師主要圍繞課本主題以及閱讀技巧培訓來選擇閱讀素材,忽視了學生的興趣。因此小學語文老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在選擇閱讀素材時,考慮學生感興趣的閱讀素材,在控制難度適中的情況下,盡可能多地從互聯(lián)網、圖書館等多個途徑獲取閱讀素材,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空間。比如說,低年級的小學生喜歡聽故事、看繪本,老師在選擇閱讀素材時,可以挑選包含插圖的書刊,書中的插圖不僅有利于學生閱讀理解,也能讓學生找到閱讀的樂趣。四大名著是我國的文學巨作,也是小學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老師可以用四大名著繪本來教學,繪本可以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相較于傳統(tǒng)書刊更加能夠提高學生閱讀積極性。低年級學生可以自主閱讀繪本,減少閱讀過程中的依賴性,提升結合圖片理解閱讀內容的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閱讀,從而提升學生閱讀想象力、思考能力,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快樂,逐步樹立起閱讀自信。通過長期的積累,還可以提升學生看圖寫話能力。此外,老師還可以通過調查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準備與學生喜愛的動畫人物、體育運動等相關的閱讀素材,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經常推薦有趣的雜志或者素材,通過微信群等分享給學生,讓學生從大量趣味性的閱讀素材中感受到閱讀學習的樂趣,從而提升閱讀積極性。
二、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閱讀課堂與其他課堂不同,需要有安靜的閱讀環(huán)境,學生才能夠靜下心來完成相應的閱讀任務。因此老師應該以學生為主導,課堂上減少講解時間,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閱讀時間,老師負責引導學生閱讀,答疑解惑。積極鼓勵認真閱讀的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不僅是在課堂上,課后老師也可以在班級設立圖書角,在圖書館設立課后閱讀間,讓學生們在課后也能在安靜的閱讀環(huán)境下閱讀。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每日閱讀習慣。比如在閱讀課堂上,老師做好秩序維持,播放舒緩的音樂讓學生進入閱讀狀態(tài)。預留充足的閱讀分享以及討論時間,鼓勵學生們積極交流自己閱讀的感想以及樂趣,老師負責活躍氛圍,提高學生們的交流積極性,提升學生閱讀總結能力以及信息處理能力。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空間,體現(xiàn)了小學語文老師對學生們課堂主體地位的重視,也達到了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學習意識的目標。長期保持良好的閱讀氛圍,可以提升學生們的自主閱讀信心,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閱讀、記錄的習慣。良好的閱讀氛圍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可以讓學生在課堂內外保持注意力集中,投入閱讀過程,積極思考,并形成良好的閱讀互動習慣,拉近師生距離,讓學生在閱讀課堂上踴躍發(fā)言、積極思考。
三、引導學生做好課后趣味性閱讀
閱讀能力的提升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僅僅依靠課堂上的閱讀以及學習遠遠不夠,需要學生們長時間的閱讀積累。在以往的課后閱讀中,學生們以完成任務為主,缺乏閱讀興趣,閱讀積極性不高,閱讀效率低下,未達到課后閱讀的教學目標。老師應該發(fā)揮信息化教學的優(yōu)勢,應用聊天群、翻轉課堂等平臺發(fā)布閱讀資料和視頻,讓學生們在課后也能夠得到老師的閱讀指導。老師在課后指導中應該注重學生興趣培養(yǎng),定期推薦趣味性閱讀素材,如《哈利·波特》一書受到很多小學生的喜愛,老師可以把它推薦給學生們進行課后閱讀。也可以定期組織課后閱讀活動,如每周可以舉行一次閱讀分享會,讓學生們在閱讀課堂上分享彼此的課后閱讀心得。老師可以給學生們準備精美的閱讀筆記本,定期與學生交流讀書筆記以及讀書心得,為學生課后閱讀提供指導與幫助。老師可以構建閱讀素材資源中心,既方便學生獲取更多課后閱讀素材,也能夠讓學生們隨時隨地閱讀,不受時空限制,更高效利用碎片時間。除此之外,可以與家長保持聯(lián)系,引導家長與學生共同閱讀,培養(yǎng)親子閱讀興趣,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閱讀環(huán)境,讓孩子們可以多與家長交流互動,在家提高閱讀質量與效率。
四、學校組織趣味性的閱讀活動
除了老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注重趣味性閱讀引導,校方也應該重視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定期訂購學生們喜歡的書刊,為學生們提供足量、與時俱進的閱讀書刊,讓學生不斷有新書讀,掌握新的知識,獲得新的閱讀體驗。定期組織閱讀活動,如可以設定校園閱讀日,讓學生們通過參與活動,獲得更多的閱讀機會以及閱讀體驗。在校園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設立閱讀宣傳欄推薦閱讀素材,開辟趣味性閱讀教室,等等,都可以讓學生們在課后獲得良好的閱讀體驗。興趣是學生自覺性的起點,是推動學生進行某項活動的內在動力,小學語文教師在對閱讀讀物的選擇方面,要以小學生的興趣愛好作為基點。比如,有些小學生會對一些比較特殊的作品感興趣,如笑話集或者腦筋急轉彎之類,這時候教師可以順勢將《阿凡提的故事》或者《伊索寓言》等書介紹給學生閱讀,這些課外讀物不但妙語連珠,而且包含了很多人生智慧、哲理,對于這些讀物的推薦方面,教師要注意發(fā)揮聰明才智,懂得因勢利導。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兒童喜歡聽故事的特點,從其喜歡的故事入手,推薦閱讀讀物。比如,很多兒童喜歡收集《兒童畫報》隨書附贈的西游記卡通畫,教師可以根據這個特點,讓學生多講一下畫中的故事,這時候每個小學生興趣正濃,很多學生都會選擇去看《西游記》的普及本。小學語文教材中,涉及的課文內容比較寬泛,在對課外閱讀讀物的選擇方面,教師還可以與課堂教學內容相結合,讓學生選擇與之相關的課外讀物。例如,在執(zhí)教《挑山工》這篇課文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泰山神話傳說》《泰山風景》或者與“五岳”相關的地理書籍,幫助學生從人文景觀以及自然景觀方面,綜合性地了解更多的知識內容。
結論:學生們積極參與趣味性閱讀活動,通過活動可以感受閱讀過程中的樂趣,發(fā)覺閱讀素材中的樂趣,從而提升閱讀信心與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李麗.興趣引領閱讀習慣促進提升——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析[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03):184-185.
[2]趙朋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參與興趣提升策略研究[J].中華辭賦,2019(05):151.
[3]陳明明.培養(yǎng)閱讀興趣,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J].中國校外教育,2013(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