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
摘要:高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人地協(xié)調觀、綜合思維、區(qū)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它們是相互聯(lián)系的有機整體。目前,國內學者基于生本視角對高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的研究較多,但部分研究將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分開論述,而這不利于從整體上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本文基于生本視角,以地理實踐活動為載體,分析地理實踐活動的短板,探究高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
關鍵詞:高中地理;生本視角;核心素養(yǎng)
引言
隨著新課改的推行及落實,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所受到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的升高,怎樣能夠創(chuàng)建出一個更為高效、科學化的地理教學課堂十分重要。在實際教學實踐時期,一些老師并沒有對品質課堂構建的要點進行實踐及探究,這就使得一些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及欲望比較薄弱,甚至還會拉低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所以,必須要探究在新課改下如何構建高中地理品質課堂。
一、高中地理教學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信息不完整
雖然我國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始終都在不斷升高,且各項知識理論也在不斷更新,但是仍舊會有一部分老師的教學效果比較差,會面臨教學效果低下的困境,不能及時更新知識,自身所具備的教學知識儲備量比較少,這就導致其所講解的教學信息內容完善度較差,各項知識點的權威性也會隨之受到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無法得到保證,學生在學習知識時也會受到一定的阻礙,不能對在教學時期所存在的缺陷之處進行填充。
(二)教師的教學能力有待提高
高中地理課時少,但教學內容多,教師的教學壓力比較大,很少有空余時間從事地理實踐活動的科研。因此,部分教師設計地理實踐活動和開展地理實踐活動的能力比較弱,地理實踐活動難以真正實施。這就要求學校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強化教師的理論基礎,補齊教師在活動設計方面的短板,從而更好地發(fā)揮地理實踐活動在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中的作用。
二、生本視角下高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
(一)以學生為主體。
現(xiàn)階段,我國高中地理教學課堂上仍舊會有一部分老師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過于依賴自身所具備的教學經(jīng)驗,將一言堂教學模式貫徹并落實到實際地理教學活動之中,學生在這種教學氛圍中,并不能自主地參與到其中,同時其自身的精力也不能長時間的集中在一起,這就使得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變差。對此,老師必須要及時改變傳統(tǒng)的地理課堂教學方式,要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構建品質課堂。比如,在講解《環(huán)境與環(huán)境問題》時,老師應當將課堂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依據(jù)其了解的內容講解該模塊知識,也可以采取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討論并評價現(xiàn)階段我國所存在的環(huán)境問題,提出其所認為的解決措施。最后,老師需要對學生的意見及討論成果進行點評,對于學生在課堂上所存在的疑慮點進行補充,一一解答學生的疑問,利用各種方式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加深學生對其知識的理解深度。
(二)創(chuàng)設情境。
地理知識和學生生活的連接尤為緊密,在講解地理知識時,老師可以先把地理知識和學生實際生活進行聯(lián)系,利用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法去引導學生,讓學生可以多去關注日常生活當中所涉及到的地理知識,這樣學生能夠更為深度地了解并掌握地理知識、地理知識的運用技巧,解決生活當中所遇到的各類問題。老師需要正確引導學生,合理使用情境教學法來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分析學生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其所選擇及應用的教學情境必須要和學生自身的生活現(xiàn)狀相貼合。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好地去接觸地理知識,減小地理知識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感,削減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抵觸等心理,避免其產(chǎn)生隔膜等問題,選擇一些實踐價值較強且學生較為青睞的地理知識內容。在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問題時,應當及時改進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教予學生學習的技巧,要遵守授之以漁的教學原則,將重心放置到教學方式的改進及優(yōu)化方面。在開展地理知識教學活動時,要始終堅持以學生學會解決實際問題為核心,防止學生產(chǎn)生應試固化的解題思維??梢宰寣W生在較短的時間內,了解并認知這些較為抽象的地理知識,給學生創(chuàng)建較為寬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都能夠感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擴展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的參與課堂程度變得更高。學生在較為充裕的時間及空間下學習地理相關知識,比如,在講解《降雨的因素》時,老師可以列舉學生生活當中所能接觸到的一些實例,比如燒水時壺蓋凝結水形成的過程等,借助這些問題設置相應的教學場景,不斷地啟迪學生,讓學生可以更好地感知地理知識,對于問題的成因進行更為深度化的認知,利用生活實例幫助學生加深其所掌握的地理知識印象。在創(chuàng)建高中地理品質課堂時,老師必須要優(yōu)化并創(chuàng)新其教學的流程及內容,靈活化的設計教學流程,提高其教學課堂的趣味性以及生活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生本視角下的地理實踐活動不僅可以豐富地理教學形式,提升地理課程的趣味性,還可提升學生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積極構建以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活動,創(chuàng)新培育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方式,根據(jù)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形成過程的特點,科學設計地理教學過程,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在自然、社會等真實情境中開展豐富多樣的地理實踐活動。
參考文獻
[1]陳威.淺探如何構建高中地理低碳課堂[J].天天愛科學,2016(18).
[2]邢彥穎.遷移思維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以“蘭州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方案”設計為例[J].教育革新,2017(06).
[3]高文.探究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下),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