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
[摘要]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引導學生掌握精讀的方法以外,還要促使他們通過拓展延伸的方式輔助展開略讀,進而提升自己的閱讀量。教師要引導學生拓展思考視角,展開個性化理解;拓展閱讀主題,深化思維;圍繞作品文體特點,探究語言風格;閱讀背景資料,提升信息儲備能力。這些方法都能提升學生略讀能力,讓他們在拓展延伸中增長見識。
[關鍵詞] 拓展延伸;略讀文章;小學語文
略讀也叫跳讀或瀏覽,是一種快速閱讀的技能。通過略讀的方式,人們能快速了解文章的大意,它是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閱讀方法。在統(tǒng)編小學語文課本中收錄了不少略讀課文,它們常常具有故事性強、趣味性強、拓展延伸的特點。略讀課文的教學不同于精讀教學,對文章的理解要求較低,學生只要抓住文章的重點和難點進行大致了解即可,不必圍繞具體詞句展開深入分析?,F(xiàn)行語文課程標準提出,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重在考查學生能否從閱讀材料中捕捉有用信息。略讀課文的重點之一是拓展延伸,所以教師在具體教學中可以圍繞這一點,指導學生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入手展開拓展延伸。
一、拓展視角,多元理解
在指導學生略讀的時候,教師要注意引導他們從各種不同的視角入手展開探究,嘗試對相應的主題進行多元化的理解。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人物形象、選材內(nèi)容、表達思想、情感流露、文化呈現(xiàn)等不同的角度展開拓展,學生的閱讀視角更豐富了,他們在自主解讀的時候也能更好地表達個性化想法。
《祖父的園子》《月是故鄉(xiāng)明》《梅花魂》等文章都展現(xiàn)了童年的記憶,同時也體現(xiàn)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深厚情感。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視角入手展開分析,獲得多元化的閱讀感受。如在閱讀《祖父的園子》的時候,教師主要引導學生圍繞“童趣”這個視角展開閱讀。教師引導學生了解作者選擇了哪些具體的生活材料,如何體現(xiàn)出祖父的園子是“我”的樂園這樣的寫作主題,以及怎樣體現(xiàn)出充滿夢幻色彩的童年世界。在閱讀《月是故鄉(xiāng)明》時,教師引導學生從“故鄉(xiāng)情”這個角度入手展開理解,說說作者為何認為“月是故鄉(xiāng)明”,故鄉(xiāng)有哪些事情讓作者感到印象深刻,難以忘懷。在略讀《梅花魂》的時候則主要圍繞“情感的變化和思想的成長”主題展開探究,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我”的精神世界出現(xiàn)了怎樣的變化,思考這些變化因何而出現(xiàn)。這樣每一篇略讀課文的閱讀視角都不同,學生的探究也更為積極、有效。
可以說,教師讓學生從某種角度入手閱讀某單元中的精讀課文,然后再從其他角度入手略讀單元中的其他文章,這樣就起到了單元整合的效果,學生的理解更加深刻、多元化。
二、拓展主題,深化思維
在學生展開略讀的時候,教師還可以指導他們嘗試從主題拓展的方向進行探究。各個單元中的略讀文章一般都起到了讓思維深刻化的作用,學生通過略讀能更好地理解各種精神,補充理解各種思想,獲得新的領悟,這樣他們在閱讀作品時候的感悟也更深刻。
《十六年前的回憶》《為人民服務》《金色的魚鉤》都是體現(xiàn)愛國、愛民主題的作品,但是題材和內(nèi)容都有所不同,教師在引導學生略讀的時候可以讓他們運用拓展主題的方式深化思考。在略讀《十六年前的回憶》的時候,學生發(fā)現(xiàn)作者運用第一人稱,回憶了父親被害的全過程,展現(xiàn)了李大釗對革命事業(yè)的忠誠,體現(xiàn)了作者對父親的敬仰和懷念之情。在閱讀《為人民服務》的時候就要深化這個主題,進一步思考為何要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這對打擊日本侵略者有什么具體的作用。在略讀《金色的魚鉤》的時候則進一步深化下去,思考為何老班長給生病的同志吃魚肉,自己只吃魚骨頭和草根,最后英勇犧牲,思考其行為的合理性。在層層深入的探究中,學生對愛國、愛民的主題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而深入體會了該主題,他們自己的思想也得到了觸動。
若有條件,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自主尋找同主題的作品,并再次展開略讀。這樣一方面能讓學生掌握正確的略讀方法,另一方面也能促使他們深化思考,進一步深入了解相應的閱讀主題。
三、延伸文本格式,感悟語言
在文體格式方面,略讀課文起到了延伸擴充文本格式的作用,有較高的教學價值。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精讀中掌握某種文體的特點,然后在略讀中再次閱讀其他文本,并挖掘出更多的文體特點,展開知識的自主建構。在分析不同文本語言的過程中,學生理解了不同文體的語言特點,在自主創(chuàng)作的時候也會有更深的感悟。
《寶葫蘆的秘密》《巨人的花園》《海的女兒》等都是童話類作品,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略讀的過程中逐步了解童話的特點,并體會童話的語言風格。學生在略讀《海的女兒》的時候首先感受到童話故事都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展現(xiàn)的是生活中沒有的人和事物。但是在略讀《寶葫蘆的秘密》的時候他們又調(diào)整了自己的想法,發(fā)現(xiàn)童話故事的內(nèi)容不全是虛構的,而是適當?shù)厝谌肓松钪械氖录?,并在此基礎上展開想象。在略讀《巨人的花園》的時候,教師又引導學生關注童話的語言特點,學生發(fā)現(xiàn)童話的語言以口語為主,生動形象,能更好地體現(xiàn)人物的特征。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在略讀的過程中總結童話的整體特點,并思考童話和其他文體相比,在內(nèi)容、語言、結構等方面是否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學生將自己總結出的知識點納入知識架構中,從而完成了知識的自主建構。
在結合文體展開略讀,并感悟作品語言的過程中,學生掌握了不同文體在結構、語言等方面的特點,對語言魅力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此時,教師可以將讀寫結合也納入略讀活動中,引導學生結合掌握的語言特點進行創(chuàng)作,在實踐中進一步了解特定文體的語言特點。
四、延伸信息資源,豐富儲備
結合略讀搜索各種信息,這是略讀教學的重點之一。教師可以組織相關的活動,促使學生提升信息搜索的能力。比如先設定某一個閱讀主題,引導學生在課內(nèi)略讀中搜索相關主題的信息,然后再通過課外自主信息搜索的方式儲備更多的信息。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量和信息處理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在學生略讀《北京的春天》《臘八粥》《藏戲》的時候,教師設置了一個閱讀主題——“搜集和民風民俗有關的內(nèi)容”,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略讀內(nèi)容總結各種信息。如有學生在閱讀《北京的春天》時總結了各種和北京春節(jié)有關的習俗,在略讀《臘八粥》的時候發(fā)現(xiàn)文中還有不少和臘八粥有關的信息。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將兩篇文章的信息整合起來,去除掉重復的部分,補充上缺少的部分。而在略讀《藏戲》的時候學生則總結了各種和藏族戲劇有關的信息知識。此外,教師還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展開拓展閱讀,搜索其他相關的信息,如有學生在擴展閱讀中了解了中國其他各地的春節(jié)風俗習慣,還有學生了解了不同少數(shù)民族分別在什么時候過年,是否有自己獨特的年俗等。這樣,在延伸信息資源的過程中,學生的知識儲備逐步變得更為豐富。
在略讀的過程中,學生逐步懂得了如何在浩如煙海的文字信息中快速提取出自己想要的信息。這很好地拓展了學生的知識廣度,同時也為他們以后的自主閱讀奠定了基礎。
略讀課文教學雖然和精讀有所不同,更注重拓展延伸,但是教師也要遵循一般閱讀教學的原則,要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為主,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樣才能更好地展開略讀教學,促使學生積累閱讀知識。